憶龍山院兼簡蟾上人
幽景遠囂俗,重來興未窮。
鐘聲翠微里,剎影碧溪中。
地冷庭松瘦,門閑野徑通。
幾因深夜話,密雪下寒空。
幽景遠囂俗,重來興未窮。
鐘聲翠微里,剎影碧溪中。
地冷庭松瘦,門閑野徑通。
幾因深夜話,密雪下寒空。
清幽的景色遠離喧囂塵俗,再次來到這里興致依然無窮。鐘聲在青翠的山色里回蕩,寺廟的影子倒映在碧綠的溪水中。此地寒冷,庭院中的松樹顯得瘦勁,門戶清閑,野外的小徑相互連通。多次在深夜與你交談,寒空中紛紛揚揚飄著密雪。
囂俗:喧囂的塵世。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剎:佛寺。
簡:書信,這里作動詞,意為寄信問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曾到過龍山院,與蟾上人有過交往,在某時再次回憶起龍山院的經歷和與友人的相處,于是寫下此詩寄給蟾上人。當時社會可能較為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去欣賞自然美景和享受與友人的交流。
這首詩主旨是回憶龍山院的經歷并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寫景生動。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珍視。
劍色豐城閟,書香茂苑長。題銘符季子,樹碣副中郎。閣翳新玄草,齋繁舊白楊。明珠遺集遠,光照玉涵堂。
朔野方赤地,河堧但黃塵。秋霖暗豆莢,夏旱臞麥人。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時珍。青斑照匕箸,脆響鳴牙齦。玉食謝故吏,風餐便逐臣。漂零竟何適,浩蕩寄此身。爭勸加餐食,實無負吏民。何當萬里客,歸及三年新。
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終歲風塵里,何年滄海潯?洞寒泉滴細,花暝石房深。青壁須留姓,他時好共尋。
橫塘路。還是戲蝶穿花,亂鶯辭樹。年年香陌東城,斷腸總在,天涯盡處。黯吟佇。惆悵謝堂棲燕,舊窺簾戶。衣篝尚惜殘薰,乍寒乍煖,春禽弄語。容易韶光輕老,海棠如繡,楊花飄舞。年少墜歡題箋,紅淚應故。傷高縱目,愁誦蘭成句。憑誰問、凌波縹緲,雙鴛嬌步。夢逐行云去。恨春掇送,無聊意緒。霜發緣千縷。沈醉醒、瀟瀟黃昏疏雨。小園竟日,一池萍絮。
夜床輾轉恨明遲,曉發梳寒倚竹扉。樹影紙窗風作色,蛩聲壁罅月流輝。三杯白酒窮年客,滿篋紅塵隔歲衣。遙想白鷗江上路,蓼花楓葉雨霏霏。
妙為文字吾雄甲,精切于今孰與儔。說著奉常虞博士,恨渠猶不見崖州。
皇子陂頭好月明,忘卻華筵到曉行。煙收山低翠黛橫,折得荷花遠恨生。
古來宰相神仙,有誰得似東泉老。今朝佳宴,楊枝解唱,花枝解笑。鐘鼎山林,同時行輩,故人應少。問功成身退,何須更學,鴟夷子,煙波渺。我自深衣獨樂,盡從渠、黃塵烏帽。后來官職清高,一品還他三少。不須十載光陰,渭水相逢,又入非熊夢了。到恁時、拂袖逍遙,勝戲十洲三島。
立世守茲道,毅然生死間。奄去同其盡,榮辱豈相關。若人固可悲,吊溺吾所艱。蕭瑟見遺墨,風雨慘容顏。秦唐去我遠,二李無時還。世傳斯有在,邈哉不可攀。
一牛西崦又東皋,獨宿中年共作勞。世事略如云變滅,人生未抵玉堅牢。山林性氣與時背,霜雪髭須得酒豪。野屋難為春帖子,自研冰雪寫離騷。
怪石兩分自中斷,形勢巍峨色璀璨。令公試劍劍有神,應讖他年平內難。鋒铓不鈍耀雪霜,匣藏三尺紫電光。若教砥礪剸犀兕,空使李廣彎弧長。
露浥煙融。是玉盤迸淚,染出春工。亭亭佩環無語,太液西東。閱盡蒼涼天水,殢人想、顰綠羞紅。王孫舊身世,亂剪冰綃,彈滿鮫宮。白頭簪未許,甚遺芳卷里,傾國偏逢。翠銷陳淺,微步難認仙蓬。夜夜思君北渚,伴月明、還繞湘叢。江南斷腸后,夢落空洲,一笛蘋風。
綠野承先世,蒼生付象賢。恩波填越海,涕淚咽吳天。薤露丹旌外,松風素旐前。袛應門下客,長廢蓼莪篇。
尋山到山寺,得意卻忘山。巖樹坐來靜,壁蘿春自間。樓臺星斗上,鐘磬翠微閒。頓息塵寰念,清溪踏月還。
檳榔池上芭蕉雨,更種垂楊十六株。中有玉堂蕭散吏,檢書正對《輞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