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氏母挽詞二首 其二
小徑幽幽竹繞門,
閨樓終日總無言。
若教誦得維摩句,
應愧平生費討論。
小徑幽幽竹繞門,
閨樓終日總無言。
若教誦得維摩句,
應愧平生費討論。
幽靜的小徑旁翠竹環繞著門扉,閨樓中的人整日沉默無言。如果能領悟維摩詰的妙理,應該會為自己平生那些無謂的討論而感到慚愧。
維摩句:指維摩詰所說的佛法妙理。維摩詰是佛教中一位在家的大菩薩,以智慧辯才著稱。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題可知是為盧氏母的去世而作??赡墚敃r作者對生死、人生等問題有所思考,借挽詞表達對逝者的追思和一些人生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盧氏母的形象,引發對人生和佛法的思考。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作者在挽詞創作上的獨特視角。
袖中彩筆向誰驕,
詞賦公家有十杓。
花縣客來曾種玉,
鳳樓人去憶吹簫。
圖書半篋歸裝冷,
風雪彌天旅思遙。
行過漢娥留佩處,
知君惆悵一停橈。
散步城南興未厭,太平風景藹閭閻。
歌聲笑語家家沸,月色燈光處處兼。
玉燭春調元有自,金吾夜禁不須嚴。
醉欹烏帽東風軟,火樹銀花壓四檐。
山城忽忽欲昏黃,
又了浮生半日忙。
侍妾不須燒絳蠟,
讓由明月入回廊。
虬龍未必要呵禁,
久暍無緣便陸沈。
未遂明農歸老計,
且寬憂國愿豐心。
披襟雅稱琉璃簟,
散發何銷玳瑁簪。
只怕門前多褦襶,
文書銜袖苦相尋。
一枕清風靖館深,
滿庭公檜郁交陰。
此時真境誰人見,
月在泥丸日在心。
抖擻疾風前,便一聲去休,襟淚凄滿。隔溆數危檣,層樓望、離愁暗縈難剪??绦膿挥埃鶃碚谒枵鍦\。夢魂未怯東去浪,飛越漚花羽片。
情知鏡里征途,尚接葉裁鱗,通波敘燕。寒港壓疏蓬,和煙重、星火墜歡侵遍。翻云掠雨,賺將朝暮成愁怨。了時除卻千山路,偏又青驄嘶遠。
通明殿上紫芝仙,
乞得閑身下九天。
今日都門臨祖處,
幾人驚嘆著鞭先。
孰知詩窮人,而我乃妄學。
殷勤平生友,饋我破瘕藥。
百年燈落爐,萬事風隕雹。
誰能強自苦,清坐亦差樂。
鵠立鵬摶五十春,
玉階搖佩上星辰。
黃扉大業關元化,
白首孤忠動鬼神。
壽亞潞公凡幾歲,
名齊溫國竟誰人。
紛紛寒士歌恩澤,
厚祿千鐘祇自貧。
采得明珠可報君,
便歸泉下逐鴦群。
長歌直入桐柑里,
一片哀心徹白云。
鶯聲不散柳含煙
寒食家家送紙錢
心折此時無一寸
杏花零落寺門前
讓卻臚傳第一人
五云偏奏語溪濱
恩遷九列邀前席
威肅千官望后塵
玉署方驚豸繡異
金門又羨鳳毛新
書生榮遇誰堪并
何待懸車始乞身
爛漫女蘿草,
結曲繞長松。
三春雖同色,
歲寒非處儂。
大雅久不作,清狂君得之。
江淮枳棘叢,徒手難為披。
假道求芳澤,出門悲路歧。
路歧尚可言,飄風復增欷。
愿言采秋菊,遐寄長相思。
濱海難為致,躑躅當語誰。
區區一寸心,日暮相與期。
縹緲危譙面面山,朝來云作雨潺潺。忽然風卷歸何處,百里陰晴反掌間。
嵩少猶藏薄霧中,前山迤邐夕陽紅。高樓一閉三十日,遙憶巖頭種藥翁。
伊闕遙臨鳳闕前,龍門女幾氣蒼然。唐朝御路依稀在,猶想東巡塵暗天。
天壇王屋北侵河,高比嵩丘一倍多。小有清靈今尚在,俗緣深重奈成魔。
前朝宮闕倚芒山,殿閣層層半嶺間。猶恐北來岡阜淺,太行東抱故孱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