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長孺集句四首 其二
鶯聲不散柳含煙
寒食家家送紙錢
心折此時無一寸
杏花零落寺門前
鶯聲不散柳含煙
寒食家家送紙錢
心折此時無一寸
杏花零落寺門前
黃鶯的啼鳴未散,柳絲含著輕煙;寒食時節,家家都在焚燒紙錢。此刻心碎到極點,仿佛寸寸斷裂;零落的杏花,散落在寺廟門前。
寒食:傳統節日,在清明前一二日,有禁火、掃墓習俗,多與悼亡相關。
心折:形容極度悲傷,心似被折斷。
零落:稀疏、散落,此處指杏花衰敗凋零之態。
寺門前:點明場景地點,或與逝者長孺生前活動相關。
此詩為悼友之作,當創作于寒食節前后。長孺或為作者故友,作者見寒食家家送紙錢、杏花凋零之景,感懷友人離世,故集前人詩句成篇,以表哀思。
詩借寒食時節典型場景,通過集句手法自然融合景物與情感,以樂景襯哀情,真摯表達對長孺的深切悼念,語言質樸,情感沉郁。
賜履圣賢地,專征翰墨場。藜然本非照,昏幽自蒙光。醍醐有真液,薝卜無別香。座當百尺樓,馀子但廡廊。譽毀不可劫,造物能雌黃。簡編熟古人,見公蓋未嘗。彭黥非韓敵,或可噪其旁。公有八纮罝,就獵庸何傷。
花落輕寒酒熟遲,醉眠不及落花期。愁人相憶春山暮,煙樹蒼蒼播谷時。
涼雨霏霏肅徑沙,芰荷無數擁煙霞。幽人不受市朝挽,竟日池邊藉落花。
家在蓬萊山下住,乘風時到塵寰。雙鳧偶墮網羅間。驚容凝粉淚,愁鬢亂云鬟。人世風波難久駐,云霞終反仙關。虛無仙路擁歸鸞。卻隨煙霧去,長向洞天閑。
烏不前,兔不后,幾人于此茫然走。祇有阇黎達本源,結舌何曾著空有?
鐘陵未命千里駕,洞庭亦系沙邊舟。閉門讀書臥歲晚,世事敢云風馬牛。
二十年來事萬更,梟材狐?各縱橫。諸公赍志誠難瞑,后死投艱自可驚。徑絕云通容有日,海枯石爛總無名。須臾共影熒殘夜,可有孤光作啟明。
國風久淪亡,毛鄭紛六鑿。譬如秋水篇,破壞向與郭。千年見淵明,五字配前作。誰傳古人訣,定自顧方略。
流蘇兩兩掛船頭,繡額珠簾不上鉤。《金縷》緩歌家宴靜,午前先入里湖游。
打透都關鎖,天然會大同。龜毛元自綠,鶴頂本來紅。可道非常道,行功是外功。些兒真造化,恍惚窈冥中。
朝登北邙坂,暮抵樂游原。燐火翳復吐,髑髏夜呼冤。不見昔時主,但見陵與園。銀鳧已羽化,石馬猶草根。向來爭天子,一口吞乾坤。誰知百年后,不免遭樊溫。寶玉頻發掘,朽骨無精魂。景昭去何處,芳草悲頹垣。縣官供衣食,當時多子孫。
鼓鏞作宮庭,缶盎不能聲。仙圓起瀕死,乃欲進豨苓。淫書有痼疾,展卷自弱齡。俗學或攘之,正憂荊棘生。孔顏共一世,馀事不芥蒂。跪求直指處,遂了不朽計。自今面其真,向來獨喜似。
平生一語事誠忘,鳧鶴不知誰短長。跬步秋園作殊域,從他白眼嘲裙襠。
開時不與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墜。日長無緒,回廊小立,迷離情思。細雨池塘,斜陽院落,重門深閉。正參差欲住,輕衫掠處,又特地,因風起。花事闌珊到汝,更休尋、滿枝瓊綴。算來只合,人間哀樂,者般零碎。一樣飄零,寧為塵土,勿隨流水。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貯得,離人淚。
霓作衣裳冰作面,鉛華不涴天真。臨風幾待逐行云。自從留得住,不肯系仙裙。對客揮毫驚滿座,銀鉤蠆尾爭新。數行草圣妙如神。從今王逸少,不學衛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