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山西谷 其一
蒼蒼惟一色,不辨云樹峰。
浩浩惟一聲,不辨風泉松。
入谷幾千曲,穿云將萬重。
時時亂石間,洄潭卷天容。
尋源不得源,詎惜勞雙筇。
山荒人跡絕,猿鳥俱鴻蒙。
誰知萬壑響,出自微泉淙。
萬泉之上游,關鍵萬峰中。
出入石府藏,詎非龍所宮。
空翠風不卷,氣與諸天通。
蒼蒼惟一色,不辨云樹峰。
浩浩惟一聲,不辨風泉松。
入谷幾千曲,穿云將萬重。
時時亂石間,洄潭卷天容。
尋源不得源,詎惜勞雙筇。
山荒人跡絕,猿鳥俱鴻蒙。
誰知萬壑響,出自微泉淙。
萬泉之上游,關鍵萬峰中。
出入石府藏,詎非龍所宮。
空翠風不卷,氣與諸天通。
蒼蒼茫茫只有一種顏色,分不清是云、樹還是山峰;浩浩蕩蕩只有一種聲音,辨不出是風、泉還是松濤。進入山谷要轉過幾千道彎,穿破云層仿佛要越萬重山。時時在亂石之間,回旋的深潭倒映著天空的容顏。尋找源頭卻找不到源頭,怎會吝惜雙竹杖的辛勞。山間荒涼人跡斷絕,猿猴飛鳥都處于混沌自然。誰能知道萬壑的轟鳴,都來自細微泉水的淙淙。萬泉的上游,關鍵藏在萬峰之中。出入石穴般的藏所,難道不是龍的宮殿?空明的翠色風卷不走,氣息與天空相通相連。
蒼蒼:深青色,形容山色蒼茫。
詎(jù):豈、怎。
雙筇(qióng):兩根竹杖,代指登山的辛勞。
鴻蒙:混沌未開的狀態,此處指原始自然的氛圍。
淙(cóng):形容泉水流動的聲音。
諸天:佛教指多層天空,此處泛指高遠的天空。
此詩應為作者游歷華山時所作。華山以險峻奇絕著稱,西谷人跡罕至,保留原始風貌。詩人深入谷中,通過細致觀察與感受,記錄下西谷的蒼茫景象與自然玄機,反映其對山水的熱愛與對自然規律的思考。
全詩以游蹤為線,描繪華山西谷的蒼茫景色與幽深環境,通過視聽交融的描寫展現自然的原始與神秘。詩中‘萬壑響’出自‘微泉淙’的哲思,深化了對自然規律的領悟,語言質樸而富有畫面感,是山水詩中描繪奇景與哲理結合的佳作。
九劍盈庭酒滿卮,
戍人歸日及瓜時。
元戎靜鎮無邊事,
遣向營中偃畫旗。
憶作同門友,承明奉直廬。
禁闈人自異,休浣跡非疏。
珥筆金華殿,三朝玉璽書。
恩光榮侍從,文彩應符徐。
青眼真知我,玄談愧起予。
蘭卮招促膝,松砌引長裾。
麗日流鶯早,涼天墜露初。
前山臨紫閣,曲水眺紅蕖。
誰為音塵曠,俄驚歲月除。
風波移故轍,符守忽離居。
濟物陰功在,分憂盛業余。
弱翁方大用,延首遲雙魚。
晚沐金仙宇,迎秋白帝祠。
軒裳煩吏職,風物動心期。
清鏡開塵匣,華簪指發絲。
南宮有高步,歲晏豈磷緇。
南館垂楊早,東風細雨頻。
輕寒消玉斝,幽賞滯朱輪。
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國春。
含情非遲客,懸榻但生塵。
柏寢閉何時,瑤華自滿枝。
天清凝積素,風暖動芬絲。
留步蒼苔暗,停觴白日遲。
因吟茂陵草,幽賞待妍詞。
碧落風如洗,清光鏡不分。
弦歌方對酒,山谷盡無云。
振臥淮陽病,悲秋宋玉文。
今來強攜妓,醉舞石榴裙。
東風朝日破輕嵐,仙棹初移酒未酣。
玉笛閑吹折楊柳,春風無事傍魚潭。
雨余芳草凈沙塵,水綠灘平一帶春。
唯有啼鵑似留客,桃花深處更無人。
萋萋麥隴杏花風,好是行春野望中。日暮不辭停五馬,鴛鴦飛去綠江空。
忘懷不使海鷗疑,水映桃花酒滿卮。亭上一聲歌白苧,野人歸棹亦行遲。
右職移青綬,雄藩拜紫泥。
江回玉壘下,氣爽錦城西。
皋鶴驚秋律,琴烏怨夜啼。
離居同舍念,宿昔奉金閨。
女幾山頭春雪消,
路傍仙杏發柔條。
心期欲去知何日,
惆悵回車上野橋。
翡翠無窮掩夜泉,
猶疑一半作神仙。
秋來還照長門月,
珠露寒花是野田。
殘暑三巴地,沉陰八月天。
氣昏高閣雨,夢倦下簾眠。
愁鬢華簪小,歸心社燕前。
相思杜陵野,溝水獨潺湲。
曉風山郭雁飛初,霜拂回塘水榭虛。
鼓角清明如戰壘,城下秋江寒見底,賓筵莫訝食無魚。
萬里永昌城,威儀奉圣明。
冰心瘴江冷,霜憲漏天晴。
荒外開亭候,云南降旆旌。
他時功自許,絕域轉哀榮。
玉塞含凄見雁行,北垣新詔拜龍驤。弟兄間世真飛將,河源收地心猶壯,笑向天西萬里霜。
倚天長劍截云孤,報國縱橫見丈夫。五載登壇真宰相,料敵知機在方寸,不勞心力講陰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