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三鄉望女幾山,早歲有卜筑之志
女幾山頭春雪消,
路傍仙杏發柔條。
心期欲去知何日,
惆悵回車上野橋。
女幾山頭春雪消,
路傍仙杏發柔條。
心期欲去知何日,
惆悵回車上野橋。
女幾山山頭的春雪已經消融,路邊的仙杏抽出了柔軟的枝條。心里期望著前去(隱居)卻不知是哪一天,惆悵地掉轉車頭駛上野外的橋。
女幾山:山名。
卜筑:擇地建筑住宅,即定居之意。
心期:心中的期望。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早年有在女幾山定居的想法,當路過此地看到春景,觸發了內心對隱居生活的向往,但現實又讓他無法立刻實現,于是寫下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當時社會環境無明確記載,但從詩中能感受到詩人在人生選擇上的糾結。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與無奈。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
盡橐圖書上玉岑,小齋終日自幽尋。反關已愧鶯遷木,抵掌還聞鶴在陰。俗士天機何淺淺,高人踵息自深深。勞生可愧非吾有,莫負鄒公說本心。
長沙好,好景趁秋來。靈麓初霜嘗美橘,湘江新綠似浮醅。欲去幾低徊。
旴溪水暖楮藤連,練作云衾與老便。補幅全勝羊續布,裹身疑是鄧侯氈。溫欺枲絮娛霜夜,潔與梅花共雪天。要識故人淘瑩意,可貪一暖但高眠。
絳車花擁草煙和,海宇風傳盡舞歌。輔弼星明銷孛茀,岱宗云出灌江河。功銘鼎釜書今續,玉稱身腰發未皤。從此杞人無過計,補天曉看五云多。
密云蒸短夜,繁雨下清朝。不救中田麥,猶沾晚歲苗。度窗才浙浙,浮檻更蕭蕭。咫尺蘇端舍,沖泥未可招。
桃源逃不徹,真境宛在目。要令千載下,知有古風俗。
漏傳長樂未央靜,月瀉甘泉太液秋。夜半樂聲回步輦,喚回三十六宮愁。
一陂潭水繞花身,淥凈分明照得人。最憶蔣陵西曲路,春風相伴兩烏巾。
一年容易又霜飛,搖曳書燈曙色微。數字翻新由我寫,文章落臼讓人譏。清茶有味供消遣,俗眼無能辨是非。不見寒號枝上鳥,殷勤只管勸加衣。
盡日長松亂石間,不知身帶夕陽還。耳邊何用閒絲竹,一路溪聲送出山。
城畔群山亦不遙,縣齋終日對岧峣。登臨白幘還高士,海國青天自暮潮。南浦佩環心欲折,北風樽酒鬢隨飄。朱明石室同游地,松桂因君問寂寥。
居里還同朱壽昌,傳家應自呂榮陽。學仙已悟黃梁枕,事死仍分彩服堂。獨鶴歸來城郭是,三魚躍出井泉香。子孫又為明時用,忠孝須知系典常。
霽曉渡昌峽,蒼山煙霧開。中流萬石斗,隔水一舟來。祠古還依嶂,林幽忽放梅。故鄉知信美,臨眺轉徘徊。
破軍雄鎮北方陰。牢封地戶深。真風高卷鎖猿心。氤氳氣制禽。三田貫,五神欽。元胎體變金。群魔離位九陽臨。功成耀古今。
政績雖殊道且同,無辭買石紀前功。誰論重德光青史,過里猶歌臥轍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