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逢閻給舍二首 其一
青瑣同趨日,聲名汝獨先。
別來多歲月,老去阻山川。
杯酒還今夕,風波憶往年。
五云回首處,相對一潸然。
青瑣同趨日,聲名汝獨先。
別來多歲月,老去阻山川。
杯酒還今夕,風波憶往年。
五云回首處,相對一潸然。
當年我們一同在朝廷為官時,你的聲名就已領先于我。分別之后已過多年,年老體衰又被山川阻隔。今晚我們終于得以舉杯共飲,回憶起過去經歷的風波。回首朝廷所在的地方,我們相對默默流淚。
青瑣:漢制,給事黃門之職,每日日暮入青瑣門侍中奏事。后泛指宮廷官署。
五云:指皇帝所在之處,象征朝廷。
潸然:流淚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與閻給舍在安邑重逢時所作。當時兩人都已年老,回首過往在朝廷為官的歲月,歷經諸多變遷,感慨萬千。
這首詩主旨是通過老友重逢,回憶過往,抒發歲月流逝、人生滄桑之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語言打動人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人生的思考。
四十年前此寓居
華顛重宿意何如
不堪潦倒渾無似
謾托狂歌寄我吁
梅花催得歲華闌,
日短乾坤卻老難。
百丈潭頭驚白發,
一爐何處覓金丹。
未逢隴石封君達,
空記嵩山靖長官。
歷把世間芻狗看,
等閒真欲振飛翰。
悲憤填膺,向誰灑、一腔熱血。正倉卒、變起紅巾,金甌瓦裂。鐵騎朝沖津海霧,銅駝夜泣燕山月。奈白云、南望有慈親,頭如雪。
身世感,徒嗚咽。君父恥,無終絕。算煙塵蒼莽,幾人奇節。腳里麻鞋冰雪驟,眼中羽檄昕宵別。望定盟、早慰兩宮心,還金闕。
槎枒枮蘗矗平林,刺眼渾疑戰戟森。朔氣亙天圍大陸,金風掠地戰重陰。覆蕉野鹿年年夢,啼枕吟蛩夜夜心。漏盡木魚聲策策,依然木葉響寒砧。
愁心落雁共橫斜,九月繁霜罨鬢華。淮水尚沈龍虎氣,漢津猶隔斗箕槎。夜闌漁蟹篝中火,日夕牛羊隴上笳。徙倚東籬難撥悶,判將竹葉負黃花。
秋陽黯淡比寒暉,硯匣書床生事微。簾幕霜前新燕去,窗欞日隙凍蠅飛。吹葭自候雷風動,煉石誰支天水違?躍馬揮戈竟何意?相逢應笑食言肥。
棋罷何人不說棋,閑窗覆較總堪悲。故應關塞蒼黃候,未是天公皂白時。火井角芒長焰焰,日宮車輦每遲遲。腐儒未諳楸枰譜,三局深慚廑帝思。
十年戎馬暗青山,自竄江村水島間。錯置漁灣排信地,橫栽虎落抵重關。兵殘蝸角頻搔首,樂闋龍宮一破顏。倚杖步檐還失笑,天街畢昴若為班?
黃葉紛飛溝水頭,白云蕭瑟自高秋。馀年且問雞豚社,故國空馀稻蟹愁。匣里兵符憑語雀,鏡中衰發亂群鷗。荒陂誰惱眠鵝鴨?午夜喧聲似蔡州。
全軀喪亂有何功?雇賃馀生大造中。心似吳牛猶喘月,身如魯鳥每禁風。驚弓旅雁先霜白,染血林楓背日紅。閑向侏儒論世事,欲憑長狄扣天翁。
長吟坦腹笑逶迤,清濁誰量千頃陂。馬櫪可能隤莫齒?鷦棲聊復揀深枝。班荊地上秋風過,仆表花間日影移。要勒浯溪須老手,腰間硯削為君垂。
忘年一傾蓋,適意兩虛舟。
老去翻相失,人生固若浮。
蕭條蒿里餞,零落竹林游。
知與不知者,同時俱涕流。
科甲早巍巍,官曹總帝畿。間嘗森畫戟,畢竟踐黃扉。衣缽傳兒輩,笙歌徹妓圍。百年盈省陌,何翅古來稀。
共政時雖少,同朝日最多。聯鏕趨鶴禁,列饌祝雞窠。平昔顏常好,歸來鬢未皤。飛升尋乃祖,示病笑維摩。
誰把玉鏡臺,掛向碧云天。今年今月今夜,不似鼠兒年。天上樓臺玉矗,地上河山金鑄,七寶合成全。光采不能掩,依舊斗牛間。
且停待,雕檻坐,石床眠。凄風苦雨都過,才放十分圓。誰向樓頭吹笛,知有繡襦甲帳,不怕雪霜寒。起看碧梧影,涼露正娟娟。
日暮倚修竹,散步詠涼天。素娥應是無恨,玉貌似當年。月照闌干花影,花底玉笙雙髻,清福幾人全。云捧夜珠出,置我掌中間。
絳河轉,銀燭灺,未成眠。人生離別何恨,菱鏡有時圓。昨夜雙桐吟雨,今夜兩星添柳,人意判溫寒。千里共明月,持此慰嬋娟。
酹汝一杯酒,還我有情天。大江東去誰唱,莫憶赤烏年。終古明珠一顆,一任東西南北,側面看成全。誰寫廣寒照,人在桂叢間。
月中坐,寧不勝,雨中眠。百年通算,何止千二百回圓。滿地疏疏花影,不似小樓昨夜,吹徹玉笙寒。花與月雙美,掩映竹便娟。
碧海水皆立,月姊自青天。人間今是何世,不似漢唐年。喚醒蟾宮一夢,從此青青桂樹,轉共櫟材全。玉斧爾何物,久置廣寒間。
且容我,閑處坐,醉時眠。藥娥居處宮殿,的的蕊珠圓。世界光明如許,試喚魚龍起舞,清極不知寒。更與乘鸞子,霜里斗嬋娟。
六月荊南蒸暑氣。過了梅天,市上無兼味。白小黃魚稀少至,老饕鎮日涎垂地。
紅糯新炊淘莧滓。蜆醬葵羹,也自饒風致。鼓腹陶然吾足矣,瓜棚之下閒游戲。
浮云何意結層陰,海氣朝來越浸淫。
誰解催花能節鼓,豈逢寒食欲懸鬵!
春衣褦襶還如鐵,島樹槎枒轉似金。
可是大荒猶殺運,難將燮理佐當今?
池上有雛鶴,來從淮水壖。
舊巢離海樹,清唳入吳天。
骨峭翹霜月,翎疏刷野泉。
使君宜得伴,仙格本千年。
眷言佳麗地,花鳥復春時。
堤柳才縈縷,山梅未謝枝。
共違供奉署,不負賞心期。
北寺尋俱遍,東巖勝更披。
畫圖天寫就,杖屨日追隨。
檻暖蜂初趁,簾閒燕屢窺。
乍來耳目換,久坐世囂遺。
斗酒時揮麈,雙柑或聽鸝。
白門官況好,未羨解纓緌。
去年方子就我別,荷風疏疏送馀熱。執手欲話燕路長,低頭倚閭心已折。
今年春風失意歸,別子又見秋風飛。遙知秉燭情相似,欲寄壺觴伴綵衣。
俄聞介壽當茲辰,愿言持此稱千春。山川悠悠隔吳越,雖有懷抱無繇伸。
翻思燕市擊筑時,與子心期豈爾為。陶母廚中正辛苦,區區升斗猶參差。
男兒變化未可料,安能屈首甘常調。由來菽水亦自歡,朱門粱肉徒誇耀。
我懷此意私吐吞,非子莫敢相為論。亦知阿母自圣善,不至河漢吾此言。
倚云山頭卜筑成,千頭木奴繞宅生。陽溪百仞清見底,夾岸朱實丹霞明。
美哉風土神仙居,阿母保之樂有馀。爛柯日月長不老,回看塵土將何如。
堂山高,風木何蕭騷。中有壯士骨,英英不能銷。
昔日陳太丘,于今見其曹。天臺六邑地,淳風轉漓澆。
墓門多遺淚,過客思奠椒。越山南,趨勢如萬蛟。
左蟠右結,匯為土膏。煌煌靈芝秀其苗,千古萬古堂山高。
一九與二九,相逢不出手。
世間出世間,無剩亦無少。
悠悠大象運,輪轉無停際。陶化非吾因,去來非吾制。
宗統竟安在,即順理自泰。有心未能悟,適足纏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遙良辰會。
三春啟群品,寄暢在所因。仰望碧天際,俯磐綠水濱。
寥朗無厓觀,寓目理自陳。大矣造化功,萬殊莫不均。
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猗與二三子,莫匪齊所托。造真探玄根,涉世若過客。
前識非所期,虛室是我宅。遠想千載外,何必謝曩昔。
相與無相與,形骸自脫落。
鑒明去塵垢,止則鄙吝生。體之固未易,三觴解天刑。
方寸無停主,矜伐將自平。
雖無絲與竹,玄泉有清聲。雖無嘯與歌,詠言有馀馨。
取樂在一朝,寄之齊千齡。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無始。造新不暫停,一往不再起。
于今為神奇,信宿同塵滓。
誰能無此慨,散之在推理。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