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季章無愧鄭季奕徐斯遠以仆留智門載酒見過坐中雪作三詩 其三
黃公亭上雪飛時,
去歲相同此賦詩。
邂逅出山還雪作,
端如來赴去年期。
黃公亭上雪飛時,
去歲相同此賦詩。
邂逅出山還雪作,
端如來赴去年期。
黃公亭上雪花紛飛的時候,去年也是在同樣的情景下賦詩。偶然出山又遇到下雪,就好像是來赴去年的約定一樣。
黃公亭:一個亭子的名稱。
邂逅:偶然相遇。
端如:正好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去年在黃公亭遇雪賦詩,今年偶然出山又逢下雪,觸景生情創作此詩。當時可能處于相對閑適的狀態,對自然和時光有著細膩的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輪回,突出特點是借雪這一自然景象串聯起不同時間的記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情感體驗。
谷目多名士,西軒與石門。
族皆通一譜,君獨秀諸孫。
叔季斯人少,耆英幾個存。
可憐同社叟,反袂賦招魂。
人生各有稻粱謀,暫去家庭作遠游。
年事但看翁齒發,天寒深念汝衣裘。
履霜我獨知琴操,立雪誰來問話頭。
但愿茅簷相保守,千書說不盡離愁。
昔我如冰冷,惟公獨歲寒。
杯難洗馬鬣,篋尚寶龍團。
吟筆兄誰和,調琴予忍彈。
蟇陵百余里,欲往愧衰殘。
帝憫龍鐘許放還,夢魂尚記侍威顏。
難陪貢禹王陽后,猶在申公轅固間。
昔領群仙上蓬島,今為居士老香山。
癡年八十官三品,不欠浮名只欠閑。
江北塵高戰鼓酣,惜無赤壁順風帆。
城池險固為樓百,郡邑蕭條有戶三。
明主依然勞圣慮,諸君豈得尚清談。
嗚呼頗牧不復作,誰與兒郎共苦甘。
魁柄推移偶屬渠,可堪一擲付狂疏。
文中子處無熏染,桑大夫邊竊緒余。
癡物汝為何等相,纖兒吾惜好家居。
時人悮把朱崖比,若比朱崖盡欠書。
少日魚同隊,中年雁失群。
寧師楚勝舍,不羨洛機云。
春夢謝池草,冰銜漢合人。
向來麾節處,盡說小馮君。
俱列儒臣侍細氈,各為逐客問歸船。
親賢有詔征劉向,疎遠無人贖史遷。
當日金臺諸客散,暮年鐵壁幾人全。
傷心滴露研朱筆,抱在螢窗雪案邊。
誨子如陶母,持身比伯姬。
攜扶同出峽,僑寄未還枝。
阡有時而表,魂無所不之。
一端差慰意,徐字與楊碑。
向來種花地,曾與五夫鄰。
有客我同姓,見君如故人。
赤身窮至骨,碧眼妙通神。
且問兩元老,何時定秉鈞。
下車不識疾呼聲,郡政清平教亦行。
曹相治齊賓蓋老,何侯在楚厚龔生。
甘棠通國俱懷惠,遺藁因公得記名。
老受一廛無以報,先疇不腆尚堪耕。
祖佐文忠幙,初新肅愍祠。
昔曾瞻古柏,今始識孫枝。
西鄙方頭重,南轅若背馳。
漢朝如諭蜀,草檄舍君誰。
聞道江鄉吹戰塵,叵堪鼙皷震于鄰。
荒城少有飛花處,高冢多無擘紙人。
沙塞榆枯難取火,玉關柳少化為薪。
遙知玉座焦勞處,閑卻龍舟閣水濱。
矯俗非崖異,誅奸似刻深。
世無愛才意,天有不平心。
陋巷貧猶樂,孤墳死尚吟。
絕憐蔚宗史,未及共研尋。
久向優場脫戲衫,亦無布袋杖頭擔。
化彌勒身千百億,問絳人年七十三。
諸老蕭疎留后殿,高僧滅度少同參。
未應春事全無分,醉折緗桃蒲帽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