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秦系山人戲贈
正論禪寂忽狂歌,
莫是塵心顛倒多。
白足行花曾不染,
黃囊貯酒欲如何。
正論禪寂忽狂歌,
莫是塵心顛倒多。
白足行花曾不染,
黃囊貯酒欲如何。
你剛剛還在一本正經地談論禪理,忽然又放聲高歌,莫不是凡心太多、心意顛倒了。你像白足高僧行走花叢而不被沾染,可如今卻用黃囊裝酒,這又是要做什么呢?
禪寂:指佛教的禪定寂靜之境。
塵心:指凡俗之心。
白足:東晉高僧曇始,足白,行泥淖中不污,世稱白足和尚,后泛指高僧。
黃囊:裝酒的袋子。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秦系是唐代詩人,隱居山林,與作者交好。作者看到秦系在禪理與狂放之間的反差行為,便寫下此詩戲贈。
這首詩主旨是對友人行為的調侃。其突出特點是語言風趣,以對比展現友人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唐代文人之間輕松的交往氛圍。
藕絲孔里幾由旬,十七芳華只幻塵。解道梅花如靜女,疏香閣畔認前身。
晨書暝寫遍縑緗,點染丹鉛亦擅場。識取毫端吹欲活,畫叉乞與返生香。
觀香妹子波微步,寫韻仙人體迅飛。要是洛靈諸眷屬,丹楓江上采珠歸。
淚葉飄零歲欲殘,月明空悵畫闌干。春風鬢影丹青見,肯許彈琴近坐看。
一覺游仙雪爪痕,非非想亦畫中論。何當無葉重翻案,更為梅花■愛根。
一生心事吳江葉,得句曾將小篆鐫。鶯脰湖邊消息斷,花枝依舊蘸波鮮。
西湖風景異,因仕住桐川。
太守令求宅,諸生為買田。
冷官清可喜,遠道老堪憐。
何似嚴灘守,投簪二十年。
金雞昨夜到陰山,帶雪鋤冰淚莫潸。無限生人妒死骨,極憐死后似生還。
童男幼女辭寒磧,素幔靈輀向舊關。料得黃壚開口笑,一齊泥首拜龍顏。
白水吞聲各一杯,游魂初下望鄉臺。共歸齊魯丘園舊,但過城頭鼓角哀。
泉底翻能見天日,沙邊何必盡風雷。陽春枯骨多生肉,從此關門日日開。
朝從歲事卜春華,
逗嶺垂檐盡玉花。
溝澮未知盈尺否,
背驢試問舊田家。
蘭楫亂奔流,筍輿出幽徼。
澗路凌高寒,晴空恣雄眺。
越彼停云岡,石勢愈巉峭。
仙源湛水木,萬古藏僻奧。
鬼斧亦何工,玲瓏鑿一竅。
碩人此盤礴,千秋儼遺廟。
仰瞻愧后塵,冥搜托前導。
更窮邃洞紆,忽訝懸崖倒。
群山青蒙蒙,惟聞猿狖叫。
既異少文游,良慰康樂好。
緬想開辟初,矯首發長嘯。
待緝薜荔裳,來臥芙蓉嶠。
為問巖棲僧,荒蘿幾人掃?
一縷情絲宛轉通,
淩波瞥見去匆匆。
輕模柳葉眉邊月,
樓外桃花扇底風。
圣明詔許賦歸來,鸞鶴蹁躚海上回。多□□塵車馬客,幾人閑臥白云偎。
柏府曾沾柱下霜,何緣畫省謬為郎。臨岐欲奏巴人曲,笑指南山晚正芳。
青山海上夢曾疏,焚得銀魚卻遂初。為問漁樵□識否,飄然舊是白尚書。
歌殘汾水雁秋飛,
北望胡塵淚滿衣。
愁對春風吟水調,
六龍西幸不曾歸。
妝束姑隨世,風流亦動人。
等閑擁髻語,千載尚如新。
一路看山來,山盡是君屋。
翚革羅峰巒,清華湛水木。
入君書室中,瑯環徑重復。
滄桑存靈光,變遷忘陵谷。
與君為清游,亭臺藏山腹。
登臨望大墩,蕪城蔽林麓。
炎峰接遠天,夕陽滿平陸。
昨得傳來信,靈輀返故居。
悲深翻作喜,望切轉疑虛。
一棹風煙外,孤魂憂患馀。
生還當此日,歡笑定何如?
天與群芳十樣葩,
獨分顏色不堪誇。
牡丹芍藥人題遍,
自分身如鼓子花。
今日天氣清,聊試登山屐。
共看云外峰,分坐澗邊石。
絕境不逢人,啼鶯似留客。
一聲無處尋,還被青林隔。
朱旂曾閃越城頭,渤海重看政績留。南國雙龍飛電彩,東方千騎擅風流。
嵯峨杰搆靈光殿,縹緲危梯太白樓。后夜胡床明月滿,可容詞客并追游。
江風無賴木蘭橈,濟上逢君興獨饒。一代循良垂琬琰,千秋詞賦勒瓊瑤。
參天松色秦封近,際海棠陰越甸遙。莫笑征途頻系纜,孤云隨處是河橋。
蟋蟋鳴洞房,
梧桐落金井。
為君裁舞衣,
天寒剪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