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岱里索題龍舟辭得十二絕 其六
一縷情絲宛轉通,
淩波瞥見去匆匆。
輕模柳葉眉邊月,
樓外桃花扇底風。
一縷情絲宛轉通,
淩波瞥見去匆匆。
輕模柳葉眉邊月,
樓外桃花扇底風。
一縷情絲婉轉相通,在水波上匆匆瞥見那人離去的身影。輕輕描摹柳葉般眉毛邊的月亮,就像樓外桃花扇下拂過的微風。
情絲:指男女間相愛悅的感情。
淩波:形容女子輕盈優美的姿態,此處指在水波上。
柳葉眉:彎曲細長如柳葉的眉毛,常用來形容女子眉毛之美。
桃花扇:傳統的扇子樣式,這里增添一種浪漫、柔美的氛圍。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龍舟活動現場。當時熱鬧的氛圍中,詩人邂逅了一位女子,匆匆一瞥便心生情愫,于是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女子的傾慕。其突出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靈動,以細膩筆觸描繪情感。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個人情感的細膩表達。
小春才過,冬至相催。光陰駒過隙,須鬢雪成堆。
松根石上,槁木寒灰。凍膝擁深霜樹葉,禪心清點野橋梅。
喚起來打,更莫遲回。蟄龍須奮躍,何待禹門雷。
秋氣肅金,秋旸鏖戰。
林間秋葉片片凋零,砌下秋蟲聲聲凄怨。
滿眼聽不聞,滿耳覷不見。
聽得聞,覷得見,聲前句后新羅箭。
由來安澹泊,人嘆歷官遲。兩邑猶思宰,諸生共哭師。
文名如日在,心事只天知。未竟經綸業,傳家有桂枝。
有一物,黑似漆,常在面門出入。
騎聲蓋色,妙密中險崖。倒用逆施,險崖中妙密。
三世諸佛遠之愈親,白牯貍奴得之轉失。
法華不惜眉毛,為汝當陽拈出。
夭夭矯矯,粼粼皴皴,將謂南山鱉鼻,卻是天臺楖??。
有一物,無人識。
或在東南,或居西北。
破草鞋跟踏著,價重千金;折拄杖頭挑來,分文不直。
識不識,吳地冬瓜,鎮州蘿卜。
諸莊收歛,幾樣心腸。
憂風憂雨,憂旱憂荒。
刈禾鐮雖云快利,要用處不犯鋒铓。
策勛汗血,別甑炊香。
飯里有沙如咬著,方知禾熟不臨場。
靈江月,中巖月。
交影松蘿,斷猿啼切。
聲色純真見一邊,騎聲蓋色天然別。
別別,明覺掀眉,長庚吐舌。
風雨憂時夢不成,忍將佞舌博功名。
學如谷永生何辱,節若劉陶死亦榮。
蒼蘚無心同客靜,寒梅有眼照人明。
此邦風物多淳古,曾識濂溪與二程。
租得西山數畝園,
自甘學圃竟窮年。
芟鋤如秉太史筆,
種接應分造化權。
編竹為防鄰犬踐,
蟠花不礙樹禽眠。
圣朝征士惟科目,
束帛無因到爾前。
落寞山家,忙如火急。
趁晴刈茆,帶霜收橘。
山僧冷地思量,盡把家私狼籍。
日日日東上,日日日西沒。
柳殘荷老客凄涼,
獨對西風立上方。
萬井人煙環魏闕,
千年王氣到錢塘。
湖澄古塔明寒嶼,
江遠歸舟動夕陽。
北望中原在何所,
半生贏得鬢毛霜。
咸淳更號,立見升平。兩朝圣化,四海歡聲。
乳竇家貧開宴,用度非輕。
錦云山瀑帽,珠雪瀑懸纓。
步步寒花翠結,關關幽鳥琴清。
排當不知因底事,大眾萬福,慶賀元正。
滄溟深,未必深。須彌險,未必險。
衲僧家險崖機不可挨,深密心不可察。
拄杖子忍俊不禁,試與探測看。
深無半寸,平如鏡面。浩大雷聲,全無雨點。
只好深云龜六藏,佛眼迷蹤尋不見。
尋得見,瑞巖點一杯茶,徐徐向伊道,日暮窮途,家鄉尚遠。
城中惟一寺,
僧老雪盈頭。
曾識神仙到,
仍多諫議游。
鐘聞香火夕,
碑隠桂杉秋。
可惜高堂上,
雙趺石不留。
寒食清明節,人家拜掃時。
紙灰粘蝶翅,啼血染花枝。
追親思遠,寫恨含悲。
不論富貴,大小由之。
唯有林泉衲子,無思無念,無欲無為。
圓蒲靜倚,瘦策閑戲。
燕子自長春寂寂,長歌一曲啰啰哩,不是知音說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