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褚先生海上尋封煉師
潮落風初定,天吳避客舟。
近承三殿旨,欲向五湖游。
不厭烏皮幾,新縫鶴氅裘。
明珠漂斷岸,陰火映中流。
華蓋芝童引,神丹桂女收。
懸知居縹緲,因為識浮丘。
潮落風初定,天吳避客舟。
近承三殿旨,欲向五湖游。
不厭烏皮幾,新縫鶴氅裘。
明珠漂斷岸,陰火映中流。
華蓋芝童引,神丹桂女收。
懸知居縹緲,因為識浮丘。
潮水退落風剛剛平靜,水神天吳也避讓客人的船。近來承受皇宮旨意,打算前往五湖游覽。不嫌棄烏皮幾案,新縫制了鶴氅裘衣。明珠漂在斷岸旁,陰火映照在水流中。有華蓋下的仙童引導,神丹由桂女收取。料想居住在縹緲之處,因此得以結識浮丘公。
天吳:傳說中的水神。
三殿:皇宮。
五湖:說法不一,這里泛指湖泊。
烏皮幾:用黑皮包裹的幾案。
鶴氅裘:用鳥羽制作的外套,常為道士所穿。
陰火:傳說中的海底之火。
華蓋:帝王或仙人車上的傘蓋。
芝童:仙童。
桂女:仙女。
浮丘:浮丘公,古代仙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道教盛行,尋仙訪道之風較濃。詩人送褚先生去海上尋封煉師,可能受此風氣影響,也對仙道有向往,故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送褚先生海上尋仙。突出特點是奇幻浪漫,充滿仙意。展現了唐代詩歌豐富的想象力和對仙道文化的反映,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詩歌題材的多元。
何處足清涼,山南古石堂。
溪沙留虎跡,水影上僧房。
萬景因深僻,無人為發揚。
侵苔寫澀句,筆凍不成行。
流金爍石火燎燔,何地泄此畏暑袢。草堂幸有茆三間,冷浸十畝泉有源。
泉音琮琤下空山,金石戛擊聲潺湲。太華峰頭十丈蓮,吾儂玉井親移根。
開華結實今幾年,紅幛綠蓋風翻翻。卷舒萬柄搖蒼煙,香苞芳萼錦綺緐。
云將急雨珠濺圓,日焙晴酣香勝蓀。龜魚竊蔭鷗鷺眠,勾致屬玉棲雙鴛。
房青子碧甘剝鮮,藕白條翠冰堆盆。嚼之清泠醒醉魂,猶可招邀慰文園。
君胡不聞李謫仙,聲名飄然譽開元。忽傳詔草白蓮序,一掃意到無余言。
又知蘇州韋不凡,風清月曉之江樊。形容委曲識花趣,妙語歷歷成訂論。
我今對花難著句,挹取香氣臨窗軒。俱來亦有二三子,將壇共筑旗同攑。
搜吟速下一轉語,縮手無畏前輩尊。但今取之二老間,勿效碔砆亂玙璠。
少需紅日西沉山,從容特為開芳尊。晚色婉靜更麗娟,詠到東方生曉暾。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拈青玉峽,向焦螟眼中。
撮大地來,如粟米粒。
會則事同一家,不會則知我受屈。
少生四方,游紫之水。
每有良朋,見止遇止。
長哦伐木,求友乎此。
樂以忘憂,云胡不喜。
唐刻文雖泐,梁時寺可稽。
已無金布地,猶有寶名溪。
水媚珠生浦,云低篆繞畦。
夜遙僧定起,璧月在璇題。
詩壇一何峻,尋盟休論且。
弟子性嗜酒,白蓮許入社。
寒水巫陽峽,暮日蒼梧野。
大雅久不聞,今侯真作者。
一別親朋歲月催,衿連袂屬肯俱來。
交情聊敘慇懃意,野?隨宜三兩杯。
新月窺簷頻起顧,清風動竹幾驚猜。
碧云日暮山環合,??立柴扉首屢回。
窗燭銷殘轉寂寥,柴門無復野僧敲。
偶來枕上吟詩就,記向心頭欠筆抄。
鳴竹數聲疑雪片,尋梅清夢到山坳。
世情云雨多翻覆,誰是江湖耐久交。
歸來南橐舊蕭蕭,但有新詩照佩瑤。
峴首溪山歸點染,湘天風月困吟嘲。
輕裘詩帥風流在,岳牧詞臣意氣饒。
見說玉堂須翰手,公當歸侍紫宸朝。
春歸無計堪留連,川原暗綠屯云煙。
涓涓澗谷聲潺潺,夜來急雨春風顛。
天公知我愛山癖,晨光薄林曉日出。
浮陰掃盡山屹立,疊嶂層巒凝黛濕。
此時來訪故人居,膻葷為我開兵廚。
真珠滴槽不用沽,沉酣相忘于江湖。
我不如阮公籍,相逢一醉六十日。
君莫傚陶淵明,欲令明朝重抱琴。
且須相從痛飲師,尊前落魄同襟期。
何如沉沉深夜剪韭共春酌,細誦工部生前相遇銜杯詩。
早耕早布,節物如流春色暮。
金房土瘠無稻田,布耕播種種何處。
一春焦涸旱無雨,麥穗藏頭猶未吐。
麥穗不吐人不憂,粟田再種秋可收。
只愁夏料欠輸納,悍吏坐門官不休。
松蘿影里,積翠堆中。
白云為蓋,流泉作琴。
只影獨標巖上月,不知那個是知音。
耳卓朔,頭蓬松,抬眸鷂子過遼東。
燮燮霜紅不自持,半隨流水半霑泥。
歸巢便覺棲禽冷,覓穴空教返蟻迷。
風徑學花飛上下,夜窗疑雨灑東西。
滿階不聽家僮掃,擬把新詩逐片題。
文皇當日伐遼東,授鑰忠勛留禁中。
違命加誣非信史,新詩昭雪有奇功。
陰兵猶可殲兇悖,甘澤還能作歲豐。
他日或提遷固筆,刪修訂實望研窮。
溪園辟平疇,左右接林麓。
沉沉水浮堰,泛泛潭轉曲。
果木漸成行,臺榭亦營筑。
何時東風來,吹滿枝上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