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葉子真賢良留題登源先廟
文皇當日伐遼東,授鑰忠勛留禁中。
違命加誣非信史,新詩昭雪有奇功。
陰兵猶可殲兇悖,甘澤還能作歲豐。
他日或提遷固筆,刪修訂實望研窮。
文皇當日伐遼東,授鑰忠勛留禁中。
違命加誣非信史,新詩昭雪有奇功。
陰兵猶可殲兇悖,甘澤還能作歲豐。
他日或提遷固筆,刪修訂實望研窮。
當年文皇征討遼東,授予鑰匙的忠誠功勛者留在禁中。違背命令并加以誣陷并非可信的歷史記載,你新寫的詩為其昭雪有奇功。陰兵還能殲滅兇惡悖逆之人,甘美的雨水還能帶來豐收年景。日后若有人提起司馬遷、班固那樣的史筆,期望能深入研究刪改訂正史實。
文皇:一般指有文德的帝王,這里可能指某一特定帝王。
伐遼東:征討遼東地區。
授鑰:授予鑰匙,象征賦予重要職責。
禁中:帝王居住的宮廷。
信史:真實可信的歷史記載。
陰兵:神話中陰間的兵卒。
甘澤:甘美的雨水。
遷固筆:司馬遷和班固的史筆,司馬遷著《史記》,班固著《漢書》。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可能當時存在對某一歷史事件或人物的爭議,葉子真賢良寫詩為相關人物昭雪,作者次韻其詩,表達自己對歷史真相的看法和對美好事物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在于為被誣陷者昭雪,強調還原歷史真相。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神話與期望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歷史和社會的思考。
十二金釵對對鋪,
三千粉黛膩如酥。
君王莫道六宮丑,
一個西施已壞吳。
花徑塵封,苔枝玉瘦,東風啼遍紅鵑。有芳魂縹緲,來吊春妍。聽徹江城細雨,心酸透、有淚無言。難留住、香消粉褪,薄命如煙。
凄然。美人去遠,便夢到羅浮,蝶也無緣。只蕭條紙帳,依約當年。添盡相思一縷,憑欄處、處處生憐。還癡想,佩環來也,月下燈前。
混混泉流出小塘,村居父老得其詳。
因言此水三冬暖,不似人情一味涼。
看彼波中凝線綠,知他坎下毓硫黃。
每逢勝境留心記,此是遼東第六湯。
半生蹤跡任西東,往事都歸感慨中。
游倦相如空有賦,數學李廣竟無功。
眼逢青處神常告,頭未白時心尚雄。
只覺憂勤難自逸,窮年矻矻似童蒙。
柏莊誰拾燹馀文,櫟社重張劫后軍。九十九峰依舊好,盡攜豪筆寫秋云。
月泉志卷憑誰定,還待當時晞發人。遙憶參軍謝皋羽,西臺朱鳥獨傷神。
隆福寺西新種竹,嘯雨縈煙幾萬條。野夫晝玩興未已,夜半來眠竹畔橋。
茅齋雨過秋云鮮,一飽匡床自在眠。不用經行與檀施,生來元是辟支禪。
藏經閣前四青松,白云頂宿根苔封。自憐霜雪嘗應遍,依舊空山作臥龍。
綠楊斜館曲塵絲,也解將情供別離。欲識此中無染處,白蓮花在放生池。
夾浦芙蓉相映紅,拒霜黃菊又叢叢。總為窮秋費妝點,春來色相已成空。
清晨手寫一函經,舍利毫端已似星。但使有僧能過誦,不妨魚鳥共來聽。
雨云渾似雪云同,
天意人心本自通。
吏役驅驅騎馬滑,
何如欹枕閉門中。
水闊春回接楚湘,
學啼嬌鳥未調簧。
起來卷幔窺紅色,
一抹青山帶夕陽。
十里長亭復短亭,
驪歌一曲曉風清。
春申江水深千尺,
未及卿卿愛我情。
藝雖小道,事亦系人。
茍不造微,焉能入神。
天憐遲莫與清閒,閒上高山看遠山。
世味已如玄酒淡,名場肯復左輪殷。
千爭萬競塵埃里,古恨今愁莽蒼間。
□□誰來問詩叟,應輸老樹識蒼顏。
枝如華蓋聳瀛洲,
永世香風荏苒浮。
特有群仙來弭節,
細聽鳴鳳碧枝頭。
江漢西懸二別孤,更西還匯兩名湖。湖邊獨上孤亭望,吳楚風煙半有無。
蒼茫煙水一憑闌,白苧絺衣五月寒。風熨翠紋如可御,霞蒸丹片若為餐。
水自空濛月自圓,馮陵萬頃泛湖船。中流莫更吹龍笛,湖上驪龍不得眠。
何論海外有仙山,一望滄溟盡大寰。可得便乘黃鵠去,白云深叩九螭關。
五陵游俠少年子,春風日日長安市。錦韉鶴轡青驊騮,蛇弓羽箭千金裘。
尋花折柳章臺路,圍紅疊翠誇豪富。歸來醉臥流蘇幃,醉中猶記朝云詞。
青樓只道春光好,蘭窗雨打梨花老。江頭浪白煙如織,行舟一去無消息。
去年有書在洛中,今年書到上臨邛。蘭缸昨夜生金粟,今日長安問龜卜。
出門不識東與西,游絲落絮隨風迷。
山城夜色滿危樓,地設雄關控九州。
明月迥隨銀漢轉,青天倒映黃河流。
已無羽檄來邊使,喜見龍標在上游。
獵馬不歸村巷靜,時平端慰圣明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