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陸明府入覲時有知推入翰林之議
文星光燦紫薇中,閶闔晴閕瑞氣濃。
明世木天今有主,熙朝藝苑獨稱雄。
靈搜海岳千秋業,綺散云霞一代宗。
為問金蓮歸院后,可能垂夢桂花叢。
文星光燦紫薇中,閶闔晴閕瑞氣濃。
明世木天今有主,熙朝藝苑獨稱雄。
靈搜海岳千秋業,綺散云霞一代宗。
為問金蓮歸院后,可能垂夢桂花叢。
文星閃耀在紫薇星空中,皇宮大門敞開,祥瑞之氣濃郁。清明之世,翰林院如今有了合適的主人,興盛的朝代里,在文藝領域你獨稱雄。你深入探尋山海,成就千秋大業,文章如綺麗云霞般絢爛,堪稱一代宗師。試問你手持金蓮回到翰林院后,是否還會夢到桂花叢呢?
文星:指有文才的人。紫薇:星名,常象征帝王宮殿。閶闔:指皇宮的正門。木天:指翰林院。熙朝:興盛的朝代。靈搜海岳:深入探尋山海,形容才思廣泛。綺散云霞:文章如綺麗云霞般絢爛。金蓮歸院:指翰林學士被皇帝召見后,皇帝賜以金蓮燭送歸翰林院。桂花叢:寓意科舉、仕途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處于一個相對繁榮、文化興盛的時期。陸明府可能在文壇已有一定聲譽,且有進入翰林院的趨勢,作者在其入朝覲見時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贊美和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陸明府的才華和在文壇的地位,突出其才高八斗、獨領風騷的特點。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相互贊賞和對才華的推崇。
端谿石硯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
不同凡石追時好,要與日月爭光輝。
韜藏久矣不敢用,惟恐翰墨污染之。
樊子文章有余地,汪汪萬頃誰敢窺。
贈君此硯勿輕棄,經史妙處其發揮。
飛流濺沫滿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璣。
高居占得野塘橫,竹逕桃蹊取次成。
宿靄半兼朱戶濕,好山長傍晚窗明。
風吹酒面春情渺,月落詩腸夜味清。
今日主人歸定否,試聽枝上子規聲。
清姿水石間,相得不可無。
如人飽道義,其色長敷腴。
不受塵土覆,自與人世殊。
我何愛軒冕,冒昧名利涂。
圣人惡潔身,名士多自污。
理亦顧其可,未應如此拘。
往往不知者,假此為穿窬。
吾方存胸中,未敢執一隅。
姑從吾所好,誰能復改圖。
不若歸去來,無愧石上蒲。
把酒送秋去,此懷難具陳。
十年江海夢,一幾簿書塵。
自嘆棲棲者,誰憐落落人。
淵明歸思切,籬菊帶霜新。
閉卻口,時時說。
截卻舌,無間歇。
無間歇,最奇絕。
最奇絕,眼中屑。
了了了時無可了,玄玄玄處亦須呵。
余性寡所諧,平生惟自得。談名頸深縮,論利面作赤。
文不貴雕蟲,詩尤惡鉤擿。粗豪真所畏,機巧非予匹。
所以常閉門,千載求知識。黃卷有可人,為之忘寢食。
亦復愛山水,策杖無與適。看云獨忘歸,聽泉常永日。
內樂萬事休,中虛眾妙入。欲以語斯人,此事吾無力。
道喪亦久矣,無言三嘆息。
愿隨春陽和,不隨秋草萎。
光陰瞬息耳,憂悲亦何為。
蘭蕙生深林,時有朝露滋。
清香隨春風,邈若有所思。
我亦慕明德,杖藜往從之。
林深不可見,相遇終有時。
家世拄杖,佛祖付囑。
溈山寄來,香嚴發哭。
父子投機,陽春雪曲。
不是知音,大難相續。
客里百無營,一室等方丈。
行藏沙漠邊,志節煙霄上。
歸思入新吟,閑愁付佳釀。
何當把瘦藤,江山樂清放。
唐山山下雙溪上,城堞參差圖不成。
已許開簾見山色,何妨欹枕聽溪聲。
疏泉尚想前賢意,美俗猶存太古情。
試向丹樓望原野,青青菖葉正催耕。
死中活,閑云散盡長空闊。
活中死,螺江水流截不住。
兩岸蘆花相對開,漁翁撥棹還歸去。
去去何處,寒梅已綻嶺南枝,漫漫雪覆千峰寺。
一葉飄丹,乾坤獨露。
萬緣泯跡,法界全彰。
溈山水牯牛,大雄白額虎。
河陽新婦子,臨際小廝兒。
雖然借路經過,拶著扶籬摸壁。
今朝臘月十有五,摩那擊動三通鼓。
諸人不是不將來,山僧不是不分付。
麻三斤,柏樹子。德山歌,道吾舞。
此道今人棄如土。
阿呵呵,較些子,發機須是千鈞弩。
我有懶庵兄,夤緣真有在。
從東復過西,兩處成交代。
去矣無遺恨,所欠唯睡債。
難忘手足情,特來為渠賽。
歲窮情錯莫,吾子欲何之。
庾嶺梅今見,端谿石自奇。
瘴深宜飲酒,公退好哦詩。
莫謂無征雁,而忘酌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