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懷
客里百無營,一室等方丈。
行藏沙漠邊,志節煙霄上。
歸思入新吟,閑愁付佳釀。
何當把瘦藤,江山樂清放。
客里百無營,一室等方丈。
行藏沙漠邊,志節煙霄上。
歸思入新吟,閑愁付佳釀。
何當把瘦藤,江山樂清放。
客居他鄉無所營謀,一間屋子如同方丈小室。行蹤漂泊在沙漠邊緣,志節卻高入云霄之上。歸鄉的情思融入新的吟詠,閑愁都交付給美酒。何時能拄著瘦藤拐杖,盡情地在江山間逍遙自在。
客里:客居他鄉。
百無營:什么事都不做,沒有營謀。
方丈:原指禪寺的長老或住持所居之處,這里形容屋子狹小。
行藏:指出處或行止,這里指行蹤。
煙霄:云霄,比喻高遠的地方。
瘦藤:指手杖。
清放:指清逸放任,自由自在。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客里”可知詩人處于客居狀態,可能是在漂泊途中,生活環境較為艱苦。當時或許社會動蕩不安,詩人為了某種理想或生計四處奔波,在客居他鄉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的志節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等手法突出詩人內心的追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精神世界和情感表達。
三載薊門逢小至,冬深歲事又催人。
火燒榾柮消寒序,酒滿壺觴勸老親。
北陸星辰回左輔,南郊扈從肅中宸。
儒生幸際升平日,淡味希聲共討論。
涂銀袖里搖雙釧。深藏卻為攀花見。
紅印記綢繆。長新風月愁。
檀郎貪晝寢。不用珊瑚枕。
夢去莫游仙。溫柔更可憐。
高下不驚紅翡翠,
淺深還礙白薔薇。
船頭系個松根上,
欲待逢仙不擬歸。
吾輩迂疏世共聞,難將知己問塵氛。況當遁跡如張儉,誰信談經類子云。
識具古今仍嗜學,交空南北始逢君。芝蘭贈我聯同氣,懷袖三年吐異芬。
碧云蒼霧講堂陰,燕市離群聽雁音。傾蓋一談天下計,開襟真見古初心。
浮沈聲氣交嫌晚,商榷人天道且深。白雪若教容易和,豈煩歲久始追尋。
閩嶠遄征路正遙,徂秋落木晚蕭蕭。
渡頭夜火喧漁市,港口生風報海潮。
自分塵勞應努力,可能遠別不魂消。
鐙殘酒醒月初落,此是天涯第一宵。
十里丹楓岸,三家小麥村。
山多妨極目,秋晚易消魂。
火舉船過埭,人行犬吠門。
窮愁已如許,那更雨昏昏。
任爾青年笑舊寮,胸無愧怍自逍遙。三人二百五十歲,搖曳清風話隔朝。
人稱三絕畫書詩,自喜倪迂與顧癡。付與良朋莫捐棄,秋藏尚有夏行時。
月媚風嬌,正人歸翠榭,夢度藍橋。跨鸞歡倚玉,倒鳳誤吹簫。春情都付與纖腰。沈郎帶圍,和煙也銷。待他日教細認,燭花偷照。
愁悄。思渺渺。團扇未涼,時在郎懷抱。不恨天涯,水遙山遠,只恨無端芳草。草自青青遍天涯,可憐人向天涯老。
單衾寒,細沈沈,蓮漏催曉。
西風蕭瑟動酣歌,酒盡陽關去奈何。
孤棹迥迷楊子渡,片帆遙接洞庭波。
天涯明月鄉心繞,江上青山別恨多。
惟有長亭分手處,相思無那雁書過。
省闊南宮靜,臺階北斗齊。露承金掌近,天傍玉繩低。
院寂人稀語,松高鶴對棲。舊編閒自校,窗火照青藜。
坐漏頻移榻,聽鐘更振衣。月疑開寶扇,云憶閃朱旂。
禮樂今周祀,河山舊漢畿。翠華天北極,遙仰六龍飛。
露筍分朝饌,爐沉換夕薰。地嚴增闃寂,味澹謝芳葷。
澄漢懸珠斗,層霄駐彩云。百辟同明德,千春奉圣君。
忝竊紆朱紱,棲遲記玉堂。鐘陵山上月,重此對清光。
白日看駒隙,青云愧鷺行。所嗟心寸草,何以報春陽。
宮亭彭蠡接揚瀾,
浩蕩橫空六月寒。
試問風波何以險,
老僧只管倚闌干。
芙蓉萬仞插丹梯,海上群峰莫與齊。
九點青煙看野馬,五更紅日候天雞。
云封峭壁松多古,蘚積殘碑字未迷。
冉冉嶺頭笙鶴下,仙壇曾此降金泥。
紫翠中天聳石樓,鐵橋流水幾經秋。
三株樹近天雞報,九疊光生海日浮。
縞鶴振衣橫碧落,金芝敷甲滿丹丘。
仙壇□景依然在,風御何因歷九州。
江路遠,草際暗塵消。
紅藥園深朝墜露,白蘋渚淺夜添潮。
人醉畫欄橋。
若有人兮山阿,樂莫樂兮在薖。
絜余佩兮有蘭,愜余裳兮有蘿。
凌八荒兮騁望,悵山河兮悲壯。
倒天漢兮濯江淮,眇風云兮晤懷。
竹樹兮冥蒙,海月兮朣朧。
君何為兮山中,鴻奔南兮逼輕舟。
歌聞天兮擊中流,氣浩浩兮橫九州。
山冉冉兮生雨,水汪汪兮迷浦。
鴂一叫兮花愁,期美人兮春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