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偕衡甫少帆三游云巢
滿郭霜林喚野舲,蘆花深處偶然停。
無邊木葉隨時落,不斷山光為我青。
佳節何妨人淡菊,仙寰長許鳥聽經。
遨游三度忘知止,愿老前溪止止亭。
滿郭霜林喚野舲,蘆花深處偶然停。
無邊木葉隨時落,不斷山光為我青。
佳節何妨人淡菊,仙寰長許鳥聽經。
遨游三度忘知止,愿老前溪止止亭。
滿城被霜打過的樹林召喚著我乘坐小船,在蘆花深處偶然停下。無數的樹葉隨著時節飄落,連綿的山色始終為我呈現著青翠。在這佳節,人如淡雅的菊花又何妨,仙境長久地允許鳥兒聆聽經文。三次來此遨游都忘了適可而止,愿在前面溪邊的止止亭終老。
重九: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郭:外城,這里泛指城。
野舲(líng):小船。
仙寰:仙境。
止止亭:亭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題“重九”可知是重陽節時所作。當時詩人可能在閑暇之時,與友人一同出游云巢,被眼前的秋景和寧靜氛圍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心境閑適、超脫。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寧靜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秋景。在文學上雖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的個人情感和審美情趣。
問答眾口徒紛紛,爭入菩薩不二門。
金毛獅子不敢吼,不嘿不見維摩尊。
維摩之尊無異相,潞州傳出毗耶像。
相公村與知非子,掛向壁間看榜樣。
韋平傳慶裔,
方召起隆名。
塞上天聲遠,
帷中廟算精。
眾期調玉鉉,
時忽喪金城。
朝野悲何甚,
邦家重老成。
偃蓋孤松挺北軒,
亭亭雙柏寢堂前。
干霄夭矯蒼龍上,
當戶陰森翠幄圓。
百歲生成猶易枿,
近時栽葺欲誰憐。
居官好惡宜加謹,
詩拙徒思警后賢。
懷德思人始繪容,不緣斯舉理難窮。
兔園何有安民跡,鷲嶺兼無護法功。
名姓不傳勛閣上,儀形徒入梵祠中。
愿更此誤圖公像,公行宜居極樂宮。
因建新堂慕昔賢,本期歸老此安然。
輕陰竹滿窗間月,倒影蓮開水下天。
自向酒中知有德,更于琴外曉無弦。
霓裳百指非吾事,只學醺酣石上眠。
滿腹康時業,丁年未一伸。
方從中洛掾,俄掩北邙塵。
有子賢荀里,登科感孟鄰。
新阡伊闕下,長得塞門春。
風卷蓮香不斷頭,
田田荷影動清流。
紅包密障魚鷹坐,
綠蓋低容水馬游。
時折嫩梢供玉箸,
更裁圓葉代金甌。
何如滿艦傾醇酎,
醉向花前打拍浮。
治道剛明老始閑,
禮義曾著一朝冠。
觀農省歲知民瘼,
退寇安邦建夏桓。
法駕六龍親善御,
吟游五老薄時寒。
清名邁古今人慕,
稷契余風后學看。
直道當年梗,清名萬世師。
身閑心在國,跡退德高時。
警絕新詩雅,飛騰老筆奇。
歸休何所樂,持此造希夷。
濠州抵泗里數百,長淮波平曉如席。鳴鼙解纜楊柳堤,畫船中有東吳客。
君恩得請許歸去,聊治里閭去咫尺。歲窮天遠心欲飛,念之汲汲事行役。
豁如天意適我愿,號令西北起風伯。初時淅淅以鼓動,布帆尚留十幅窄。孤檣得勢安以平,中流激箭巨浪劈。篙橫櫓閣力不用,疾若摯隼增羽翮。瞥然兩岸瞬霎過,木葉馳黃山走碧。
拏舟月余今日快,一樽自歌兩手拍。樽中酒空不自歌,順風好景如之何。毗陵太守同此樂,為言無惜新詩多。
定幕雍容綠水濱,
使軺今喜接光塵。
當年不足稱良治,
此日空慚問大鈞。
鐘鼎已無前飲勝,
笑言應認昔懷真。
開樽莫惜俄歡弁,
數刻相違易愴神。
圣治方無事,
仙游遽不還。
心休黃屋外,
鄉還白云間。
笳鼓凄寒月,
旌旗卷暮關。
孤臣期得殉,
黃鳥愿重刪。
薄袂欹云散,輕盤舞袖低。
簾疎蕩樓閣,塵暗逐輪蹄。
絮亂垂楊道,香流種藥畦。
春窗惱春思,一枕杜鵑啼。
要劇更中外,幾微照古今。
嘉謀增國重,和氣入人深。
龍已須云起,星俄向壘沉。
得名非得壽,天報此難忱。
琳館優閑祿隱郎,
高懷存舊寵吾鄉。
觀梁共且希魚樂,
巢閣終應待鳳翔。
囊疏一時驚栗栗,
殿楹常記日堂堂。
忠言非久回宸慮,
坐見無為拱舜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