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松門太史以詩送其里人紀貞石司訓歸善并以見懷賦此附謝
金風颯颯送霜砧,萬里停云思不禁。
北闕豈煩明主夢,西方猶有美人音。
看君劍佩星辰近,老我山林歲月深。
珍重交情足千古,卻從天外問遺簪。
金風颯颯送霜砧,萬里停云思不禁。
北闕豈煩明主夢,西方猶有美人音。
看君劍佩星辰近,老我山林歲月深。
珍重交情足千古,卻從天外問遺簪。
秋風颯颯傳來搗衣聲,相隔萬里對你的思念止不住。你不必煩勞君主掛念,我還能收到你從遠方傳來的消息。看你在朝廷與星辰般的權貴接近,而我在山林中已度過漫長歲月。這份珍貴的友情足以流傳千古,你還從遙遠的地方問候我。
金風:秋風。颯颯:風聲。霜砧:寒秋時搗衣的聲音。
停云:出自陶淵明《停云》詩,有思念親友之意。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這里代指朝廷。明主:賢明的君主。
西方:這里指友人所在的方向。美人:代指友人。
劍佩:官員的服飾,代指在朝為官。星辰:喻指朝廷中的權貴。
山林:指隱居之地。
遺簪:比喻不忘故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詩人在隱居山林時,友人鄭松門寫詩送紀貞石歸善并表達對詩人的懷念,詩人便寫此詩附謝。當時詩人可能已遠離官場,安于山林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感激與思念,以及對友情的珍視。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展現不同生活狀態。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深厚的情誼和高雅的文學交流。
春色三分二,
人生七十稀。
蝶魂歸蟻冢,
花瓣泊魚衣。
繩床冰簟覓寒衣,
帆影沾霜夾雁飛。
兩岸蘆花如白草,
行人疑自塞垣歸。
睿情欣逸賞,
臨泛入淮淝。
棹聲喧岸度,
帆影出云飛。
清流含日彩,
奔浪蕩霞暉。
還如漳水曲,
鳴笳啟路歸。
古樟輪囷異枯柏,植根江岸無水石。
風霜盤亙不計年,枝干扶疏詎論尺。
望中轉柁愁易過,道旁掉臂真可惜。
其下蕭瑟楓林青,其側參差茅宇白。
十年躍馬桑乾東,雙松詰曲慈仁宮。
紫鴿翔舞避偃蹇,蒼龍蜒蜿回虛空。
今來荒野忽有此,數畝陰雪爭天風。
當時萬幕駐金甲,大樹颯沓開神功。
勿言將壓煩榱棟,傲睨高原川谷重。
寒翠寧因晚歲雕,孤撐不畏狂瀾送。
地近軍城耀水犀,天開阿閣巢云鳳。
自古全生貴不材,樟乎匠石憂終用。
傭書人易老,渾不似,舊昏晨。憶村舍行吟。親庭負米,大好青春。心驚。絳帷都講,乍傳來、花樣忒翻新。了得拜經心愿,無妨昨暮兒嗔。
前塵。十上竟題名。三策對天人。客來咨往跡,歲華去矣,夢影都湮。冥冥。蘆簾得伴,守丹鉛、白首隱青門。櫻筍恰宜進酒,笙簧付與迎賓。
筱屋楓林下,柴門芡浦旁。先鳴雞腷膊,徐上日蒼涼。服藥貧寧輟,觀書老有常。仍須教童稚,世世力耕桑。
生理嗟彌薄,吾居久未完。蝶飛窗紙碎,龜坼壁泥乾。小雨牛欄濕,微霜碓舍寒。晚禾蟲獨少,鄰里共相寬。
地爐借子畫寒灰,
已遞新詩過越臺。
小甕初香猶待熟,
南枝正發未全開。
去年春比今年蚤,
前浪人驚后浪催。
邂逅故鄉如夢耳,
幾時松菊見歸來。
庭前有高樹,
葉落馀空枝。
兒童夜半起,
開戶打鴉兒。
秋生眉睫,雪積顛發。
見偏正之往來,得離微之出沒。
閒閒霽雨之云,爛爛濯波之月。
相隨來也入諸塵,妙觸門門自超越。
月色波光照眼穿,
橋名依舊說升仙。
何年烏鵲重填岸,
引得人登大愿船。
著起春衫帶小冠,
輕鞭瘦馬雪泥乾。
二十四番春正好,
鶯花乞與眼前看。
一番搖落謝芳馨,
如此江山恨獨醒。
賴有遺民唐玨在,
荒陵蔓草哭冬青。
淅瀝蒹葭雨,
依微楊柳煙。
翅薄輕紗過,
晴隱硝珠圓。
寧當狎雌縶,
莫受蛛絲纏。
與物本無患,
陳生有遺篇。
澤國風光別,
殘冬天氣柔。
水平鳴槳滑,
山近捲簾幽。
得句呼兒寫,
開尊與婦酬。
青林掛紅日,
留我一停舟。
有恨無人可話心,
閑吹柳絮度青林。
偶然省著前年事,
仰面聽鶯墮玉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