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韓緒仲太史招同韓寅仲明府阮唯仲余士翹兩孝廉登浮碇岡改席鼎呂堂并訂南山觀瀑之約
芳林如錦草如茵,萬井煙光物色新。
看竹行廚羹菜甲,回車劇飲薦盤辛。
驚占聚井星為客,競帖宜春日是人。
我欲從君蠟雙屐,枕流漱石莫辭頻。
芳林如錦草如茵,萬井煙光物色新。
看竹行廚羹菜甲,回車劇飲薦盤辛。
驚占聚井星為客,競帖宜春日是人。
我欲從君蠟雙屐,枕流漱石莫辭頻。
芬芳的樹林像錦緞,草地如柔軟的墊子,千家萬戶炊煙裊裊,景色煥然一新。一邊賞竹一邊品嘗用嫩菜芽做的羹湯,回車后暢快豪飲,盤中菜肴味道辛辣。驚喜地發(fā)現(xiàn)客人們?nèi)缤墼谝黄鸬男切牵蠹叶荚谶m宜的日子里相聚。我想跟著您穿上備好的木屐,去枕著溪流、漱洗山石,不要推辭多次前往。
錦:錦緞,形容樹林色彩艷麗。
茵:墊子,形容草地柔軟。
萬井:指眾多人家,古代八家為一井。
菜甲:菜的嫩芽。
劇飲:暢快地飲酒。
盤辛:盤中辛辣的菜肴。
聚井星:比喻客人聚集。
宜春日:適宜出行、聚會的日子。
蠟雙屐:古人出行前會給木屐涂上蠟,這里指準備好出行的木屐。
枕流漱石:指隱居山林的生活。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韓緒仲太史邀請作者等人登浮碇岡、在鼎呂堂聚會,并約定去南山觀瀑。當時可能正值春日,景色宜人,詩人與友人相聚,心情愉悅,于是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描繪了春日與友人聚會的場景,展現(xiàn)了自然之美和友情之樂。語言清新,意境歡快,體現(xiàn)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門掩青山臥,莓苔積雨深。
病多知藥性,客久見人心。
眾鳥趨林健,孤蟬抱葉吟。
滄洲詩社散,無夢盍朋簪。
前宮路非遠,舊苑春將遍。
玉戶看早梅,雕梁數(shù)飛燕。
身輕逐舞袖,香暖傳歌扇。
自和秋風詞,長侍昭陽殿。
誰信后庭人,年年獨不見。
泊雁鳴深渚,收霞落晚川。
柝隨風斂陣,樓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轉(zhuǎn),幽幽岸火然。
壑危通細路,溝曲繞平田。
律儀通外學,詩思入禪關(guān)。
煙景隨緣到,風姿與道閑。
貫花留靜室,咒水度空山。
誰識浮云意,悠悠天地間。
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
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
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
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
一宿西峰寺,塵煩暫覺清。
遠林生夕籟,高閣起鐘聲。
山寂僧初定,廊深火自明。
雖云殊出處,聊與說無生。
共有春山興,幽尋此日同。
談詩訪靈徹,入社愧陶公。
竹暗閑房雨,茶香別院風。
誰知塵境外,路與白云通。
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煙。
瞿塘嘈嘈急如弦,陸行巉巖水不前。
灑淚向流水,淚歸東海邊。
含愁對明月
萬人曾戰(zhàn)死,幾處見休兵。
井邑初安堵,兒童未長成。
涼風吹古木,野火入殘營。
牢落千余里,山空水復(fù)清。
南行無俗侶,秋雁與寒云。
野趣自多愜,名香日總聞。
吳山中路斷,浙水半江分。
此地登臨慣,含情一送君。
瀟灑絕塵喧,清溪流繞門。
水聲鳴石瀨,蘿影到林軒。
地靜留眠鹿,庭虛下飲猿。
春花正夾岸,何必問桃源。
與道共浮沈,人間歲月深。
是非園吏夢,憂喜塞翁心。
細草誰開徑,芳條自結(jié)陰。
由來居物外,無事可抽簪。
歲除日又暮,山險路仍新。
驅(qū)傳迷深谷,瞻星記北辰。
古亭聊假寐,中夜忽逢人。
相問皆嗚咽,傷心不待春。
滄浪渡頭柳花發(fā),斷續(xù)因風飛不絕。
搖煙拂水積翠間,移家深入桂水源,種柳新成花更繁。
定知別后消散盡
山氣碧氤氳,深林帶夕曛。
人歸孤嶂晚,犬吠隔溪云。
杉竹何年種,煙塵此地分。
桃源寧異此,猶恐世間聞。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