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雁
泊雁鳴深渚,收霞落晚川。
柝隨風斂陣,樓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轉,幽幽岸火然。
壑危通細路,溝曲繞平田。
泊雁鳴深渚,收霞落晚川。
柝隨風斂陣,樓映月低弦。
漠漠汀帆轉,幽幽岸火然。
壑危通細路,溝曲繞平田。
棲息的大雁在深深的水洲鳴叫,晚霞收起余暉落入傍晚的河川。巡夜的梆子聲隨風消散,城樓在低弦月映照下更顯朦朧。沙洲上的船帆緩緩轉動,岸邊的燈火幽幽閃爍。溝壑險峻處有狹窄小路相通,曲折的溝渠環繞著平坦的田地。
泊雁:棲息的大雁。渚:水中小塊陸地。
收霞:晚霞消散。晚川:傍晚的河川。
柝:巡夜用的梆子。斂陣:消散。
低弦:指下弦月,月亮呈半圓形,弦在下。
漠漠:形容景色模糊。汀:沙洲。
然:同“燃”,燃燒。
壑:山溝。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描繪的寧靜鄉村傍晚景色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旅途之中,于鄉村停歇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記錄眼前所見之景。
這首詩描繪了鄉村傍晚的寧靜景色,展現了詩人細膩的觀察力。詩中畫面感強,動靜結合,體現了詩人較高的寫景技巧,在自然景色描寫方面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一水能通貫月槎,九秋偏贈傲霜花。瓊枝濯濯深含露,紫艷叢叢細吐霞。開傍松軒成晚節,分來蓬島是仙葩。試論禁苑追陪日,何似園林樂事賒。
一亭如甕大,自可著閒身。白首幾時客,青山有限人。到秋蓮實老,得雨芡花新。莫謂無心事,朝朝送日輪。
石田仙人玉為節,繡衣秋映琪花雪。袖揮驪珠五十六,飛到淮南是明月。淮南高士王方平,雙騎蒼鹿吹瑤笙。臥看明月在窗戶,桂樹云影秋冥冥。昔我乘槎斗邊去,親飲仙人玉杯露。丹成一別三十秋,東望玄洲隔煙霧。手攀桂樹白發新,方平觴我脯麒麟。飲酣語舊逸興發,笑傲滄海生微塵。金雞呼日扶桑曉,三山如黛潮聲小。明當握手共掀髯,日觀層巔一長嘯。
江漢潛龍睡不醒,武昌官柳又青青。魴魚尾映霞天赤,與酌滄波酹酒星。
事與心違久避名,忽思南海看升平。遠乘范蠡扁舟興,殊勝王猷雪夜情。江上青山留不住,沙頭白鳥故相迎。同年知己多零落,執手離亭百感生。
群山肅立如恭朝,少焉月出蒼旻高。碧空九域洞肝膽,流光飛霰分毫毛。二三子醉意未愜,蟾蜍扣戶如邀招。長坪萬丈展平海,于中簇簇生蓬蒿。攜杯藉草興曷極,秋蛩雜遝排笙簫。桂花白色如月色,月中隨墮隨風飄;宕蕩迷蒙不可見,但覺香涌如奔潮。坪東少年愈狂逸,吉他歌曲紛鳴嘈。遠聲微笑聽不足,相呼一語同吾曹。快撥驚雷滾天宇,指如陣馬馳弦槽。使我舞蹈不自識,一杯咽盡東溟濤。推琴昂首撇然去,不通名姓為期交;相逢一樂意已足,安用俗態相煩囂。夜深月色愈深烈,秋風婉轉吹蕭騷。相扶歸去清衾底,短夢應入廣寒遙。
四座花香氣自溫,雙柑斗酒跡猶存。故園木客留遺族,本地慈姑蓄子孫。滄海橫流長一醉,上天下澤遠相吞。豈知盤古開神斧,事火咒龍齊物論。
白鷺從師日,高涼發軔時。正當供子職,勿負故人期。志在青云遠,心清白日遲。少年宜努力,勉汝強題詩。
唐虞世遠已堪憐,況值干戈十八年。民慍不知誰為解?煩君共我理薰弦。高山流水幾知音,靜聽君彈感慨深。縱使鐘期如可鑄,更從何地得黃金?
蜂蝶穿籬擾,蟲魚蝕砌高。閉門沉杏雨,開閣剪松濤。林葉明紅燭,江花醞碧醪。此中堪累月,作記擬東皋。
貂裘客,嘉慶卷簾看。好景畫圖收不盡,好題詩句詠尤難,疑在玉壺間。
天子十四載,昭陽紀靈辰。間翁壽百歲,弧筵啟青春。孫子天上歸,板輿奉慈親。扶攜獻春酒,盛事傾海濱。我明始馭宇,元氣會九垠。歷歲三十馀,六合熙同仁。翁實生此時,所得固已淳。葆真遺世網,委順隨化鈞。自從結發來,白首如一晨。譬彼凌寒松,本異凡卉倫。動息有至理,往來無雜賓。閒居談往事,聽者疑古人。嘗言十六七,文皇當北巡。金輿映朝日,目睹天人真。自攀鼎湖龍,五拜重光新。雖微海田變,冠蓋幾湮淪。念此勸翁飲,無負尊前身。南山晚更綠,時菊長精神。悠然東籬下,想見無懷民。愿得假羽翼,杖幾承清塵。作詩預為壽,轉盻鶯花瞵。從今歲一篇,積卷如車輪。
交睡春塘暖,蘋香日欲曛。嫩憐黃似酒,凈愛白如云。擊亂思常侍,籠歸憶右軍。滄波堪遠泛,莫入野鳧群。
一身將百指,就食家浮游。清霜木葉黃,弊笥無完裘。平生三釜心,山阿種松楸。圓枘運方穿,命不與己謀。盥濯朱墨手,清江操鈞舟。擇友得石交,心腹管城子。可憐老而禿,我窮正坐此。玲瓏玉其音,六學有妙理。抱此為身媒,前賢恐不爾。翩翩肉食飛,書生懦于武。東風黃鳥鳴,白露寒蟬悲。去日何太短,種種發欲疏。人言了婚嫁,此事今何如。欲耕無一廛,兒女牽人衣。蠶以繭自纏,深念難為娛。跣行我足傷,涉世無夷路。三復貝錦詩,讒口古亦惡。兒女附耳言,譽喜訴其怒。勿用驅青蠅,玉質自如故。竹間有數椽,讀書樂未央。稻粱自為謀,風散鴻雁行。叔氏從我來,季子天一方。人生手足愛,念之攪中腸。誰不思息肩,我豈樂異鄉。何時一青燈,夜雨同對床。
下泓堪浴上堪煎,陰火熬成未必然。海底日升波自沸,偶分一眼作湯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