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和李峙青感世八首》 其一
太息中原萬派波,
星霜馳逐易蹉跎。
田間夥計騫鴻鵠,
馬上雄威噴鬼魔。
滄海橫流魚鱉禍,
綠林隨處虎狼多。
吾生不幸膺時變,
痛哭乾坤喚奈何。
太息中原萬派波,
星霜馳逐易蹉跎。
田間夥計騫鴻鵠,
馬上雄威噴鬼魔。
滄海橫流魚鱉禍,
綠林隨處虎狼多。
吾生不幸膺時變,
痛哭乾坤喚奈何。
嘆息中原如萬派洶涌的波濤,歲月飛馳容易讓人虛度光陰。田間的農友胸懷鴻鵠之志,馬上的軍閥卻如鬼怪般囂張。滄海泛濫成災,魚鱉遭殃;綠林之地,虎狼橫行。我生不逢時遭遇亂世,只能痛哭著呼喚這天地該如何是好。
太息:嘆息。
星霜:指歲月,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降一次,故以星霜代指時間。
騫鴻鵠:騫同“騫”,高舉;鴻鵠即天鵝,比喻志向高遠之人。
滄海橫流:比喻政局動蕩,社會秩序混亂。
綠林:本指西漢末綠林起義軍,后泛指聚集山林的武裝勢力,此處暗指為禍百姓的亂軍或盜匪。
膺:承受、遭遇。
庚申年指1920年(民國九年),此時中國正值北洋軍閥混戰時期,社會動蕩、民生凋敝。作者與友人李峙青以詩唱和,“感世”即感慨世道艱難,詩中反映了當時中原地區戰亂頻仍、匪患橫行的社會現實,以及文人面對時變的無力與悲愴。
此詩為感時傷世之作,通過對中原亂象的細致刻畫,揭露了軍閥混戰、匪盜橫行的社會現實,抒發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擔憂與個人生逢亂世的無奈。語言質樸沉痛,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意義,是民國初年社會動蕩的文學寫照。
蘇臺五日楝花香,
東洞庭邊枇杷黃。
為憶赤崖山下樹,
空垂葉露在窮鄉。
病夫慵出長蓬蒿,但見芻薪價益高。
積雨了知寒在候,我方隨事典衣袍。
夜襲來時,小窗外、一天明月。聞警報、暗中辨識,解除緊急。
風露全家餐已飽,流離白了慈親發。論平生、無畏歷多艱,吾何怯。
身在是,心飛越。恥下淚,甘流血。雖千萬人在,吾能往也。
鮑叔從知有老母,非期茍免先為別。且濡毫、鼓吹我中華,中興業。
記否。紅袖。綺筵前。玉指纖纖攏弦。念奴嬌破想夫憐。纏綿。銷魂自去年。
觸起前塵惆悵夢。江南弄。驀地風吹送。棗花香。月影涼。思鄉。夜深人斷腸。
春來病未放清歌,惹得春風不甚和。偶酌燕山一杯酒,滿懷詩興若江河。
老夫不是愛長歌,恐把流光混里過。一嘯胸中無限量,古今天地在包羅。
臥醒還酌兩三卮,趕出胸中無限奇。便笑古今忙腳者,撞來撞去總成癡。
一寸修為一寸天,紛紛誰解此閑年。從今莫說癡兒夢,囚榻安吾日夜眠。
男兒寸寸是剛腸,要把塵腔百慮忘。聊下墻頭一樽酒,不妨獨酌對羲皇。
天地元來只一春,春光到處豈無真。須判努力將心戒,莫作圜中憂世人。
愁來還要酒消愁,到手必須三四甌。醉后吟詩詩罷臥,風流也屬獄中囚。
連年病不似今年,和暖風光我卻眠。春到無詩春自去,而今要補幾千篇。
殘春隱隱恰如新,老眼渾看見未真。更不分天與人異,只疑共是一團春。
陽春幾轉屬艱難,未惜空余兩鬢斑。若把皇家元氣論,入牢強似入深山。
乾剛坤柔,太始判德。
維物賦性,維性生則。
維爾女子,柔順是職。
由庚以茂,或愆是惕。
良金克寶,趨型從革。
慎爾柔儀,以來百福。
林前風景晚蒼蒼,林下懷人路杳茫。
白發流年淹舊業,碧山茅屋臥斜陽。
客邊秋興悲張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何事登樓□□□,幾回搔首□思歸。
岱宗何巍巍,攀云尚可即。滄海何茫茫,乘波尚可適。卓哉鴻儒姿,高深莫可識。疇昔瞻其光,春風凈云日。
劍履玉階晨,天香曳瑤碧。眾星拱北辰,三臺副烜赫。九垓播休徵,一代大宗伯。
溯憶搴旗時,晴光亂矛戟。叱咤風雷興,運用鬼神役。甘露靖蠻煙,真為萬人敵。
功成報至尊,捲甲歸故宅。大哉不言武,收雄握巨筆。入理賾易明,闡義該且實。
百氏窮冥搜,兩間殫組織。立言盡奇變,亦如破城邑。籌深堅必摧,意到疑自克。
鑄字十萬言,言言虎賁屹。盲左與腐遷,鼻孔同呼吸。圣道千年墮,融匯透精一。
熙皞今唐虞,股肱自稷契。永永宜萬年,調和建偉績。
藐余愧蠡窺,顯晦安能測。雞鳴掩翠屏,鶴舞撫瑤瑟。心隨白日馳,發聽清霜逼。
花隕甕頭分,苔深屐齒濕。干將銹蝸涎,雨黑龍吟壁。
回矚后來人,陰森羅玉立。經為家淵源,材為國儲積。睥睨凌千秋,嘯歌暢一室。
未肯老投安,篝燈著周易。羌彼群豎儒,鱗集裈中虱。
吁嗟遼海氓,沙昏□伏櫪。聽風時一鳴,瘦振嶙峋骨。仰秣鸞鳳光,高天胡可接。
烏饑白楊枯,鬼老荒城僻。麒麟乖我憐,拊膺長太息。
鶉頭暖鹔鹴,脫粟甘玉粒。雪竇望晴空,袂掩商飆泣。
長謠托歸鴻,目斷關云白。
視膳子之職,何須自執炊。
閒將心比并,合是手成持。
江閣鶯聲共醉聞,
扁舟東訪洞庭君。
若逢顧愷丹青筆,
寫寄包山一片云。
樓臺寄山巔,屹屹與云齊。
登臨覽昭曠,感慨發悲悽。
西顧隆中廬,北睨漢陰畦。
愿言脫樊籠,超然此幽棲。
炎風禪肅氣,林蟬音漸斷。
伏處嵁巖下,坐待時物換。
依亭樹影高,敲窗葉聲亂。
百昌弗須臾,附贅忽星散。
劃薙見真山,流涸認危岸。
寒蟲訴深宵,哀鴻警清旦。
守默耽澄思,趨華屏外觀。
霍岳緬崢嶸,高撐出天半。
局促乾死螢,埋頭理書案。
一事差可喜,籬菊秋堪玩。
休論玉蕊發唐昌,入眼何能易比量。曉露未收寒露下,無風亦自有幽香。
風前月底盡幽通,影落香濡杖履中。幾度吟來吟不盡,但知老樹更穹窿。
未開宜雨落宜煙,只占山巖已自賢。白石中間寫泉水,何須物外覓花仙。
能與幽芳作主人,西風吹凈世間塵。接?攲倒尋詩處,應在章泉泉水濱。
城中有客占林園,應據枯桐入夢魂。秋日肯忘東里趙,年時曾醉永嘉潘。
彫零四海幾人存,一一皆為我所尊。物色依然賦叢桂,誰知潘鬢老兒孫。
山回溪凈氣尤清,落水聲中反獨榮。日照月移俱可玩,株株根畔古苔生。
去歲西林湖寺中,野僧曾與詠晴風。一時潘蓋姜同飲,今日相望我禿翁。
吟盡清詩花自開,中秋宜共月徘徊。京塵抖擻嵐生潤,忘卻年光過眼催。
待以繁英薦夕餐,分明書室是芝蘭。從來正色黃尤羨,俗眼從他強愛丹。
謾說降龍伏虎,
徒誇對御談禪。
莫怪無門擔板,
佛來也吃粗拳。
古柳半心枯,樓臺瀉碧湖。山花權作侑,溪鳥乍名奴。
鄰叟詢難字,田家掛歷圖。老松饒韻格,屋底近千株。
稍似朱衣巷,兒童問禮詩。一村垂大帶,十里望丹旗。
小榜依蠻市,枯揚引水祠。樹皮如蘚石,老盡寄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