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吳仲登三絕
芰荷如屋藕如船,聞道江山似輞川。中有平章云月手,殷動招我爾來前。
案上如山一束書,青燈歲月已無馀。從來筆同天人事,佛祖如何以貨居。
屈指何人共此行,涼風佳月可憐生。天教兩足為吾用,城市山林勿與爭。
芰荷如屋藕如船,聞道江山似輞川。中有平章云月手,殷動招我爾來前。
案上如山一束書,青燈歲月已無馀。從來筆同天人事,佛祖如何以貨居。
屈指何人共此行,涼風佳月可憐生。天教兩足為吾用,城市山林勿與爭。
第一首:菱葉荷葉大如房屋,蓮藕粗如木船,聽說那里的山水如同輞川般秀美。其中有擅長描繪云月的高手,懇切地招手讓我到他面前。第二首:書案上堆積如山的一摞書籍,青燈相伴的歲月已所剩無幾。從來文筆關乎天地人事,佛祖又怎會以財物自居?第三首:屈指細數有誰能共此游,涼風明月實在可愛。上天讓雙足為我所用,城市與山林不必相爭。
芰荷:菱葉與荷葉。《楚辭·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輞川:唐代詩人王維的隱居之地,以山水清幽著稱,此處借指吳仲登居所環境優美。
平章云月手:指擅長鑒賞、描繪云月之景的人,此處贊譽吳仲登有雅致的審美能力。
殷動:懇切、熱情。
青燈:油燈,因燈光青熒而得名,常指清苦的讀書或修行生活。
可憐生:可愛、可喜,'生'為語助詞,無實義。
城市山林:指雖處城市卻能保持山林般閑適心境的生活狀態。
此詩為酬答友人吳仲登之作(題中'再答'可見是二次回應)。吳仲登或曾以詩邀請作者共游或分享隱居生活,作者通過三首絕句回贈,既回應友人盛情,也借景抒懷,表達對自然與書卷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從容自適心境的追求。具體創作時間雖無明確記載,但結合詩意可推為作者晚年或心境較為閑適之時。
《再答吳仲登三絕》以三首短章回應友人,內容涵蓋自然景致、讀書歲月與共游之約,語言質樸而意蘊悠長。通過對'輞川'般山水的向往、對青燈書卷的珍視,以及'城市山林勿與爭'的豁達,展現了作者淡泊自守、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是宋代酬唱詩中兼具生活氣息與哲理意味的作品。
上玄大帝降坤維,箕尾為臣副圣期。
豈比赤光盈室日,全同白象下天時。
文經武緯包三古,日角龍顏遏四夷。
今日降神天上會,愿將天福比須彌。
為郡無如王使君,一家清冷似云根。
貨財不入崔洪口,俎豆嘗聞夫子言。
須發坐成三載雪,黎氓空負二天恩。
不堪西望西風起,縱火昆侖誰為論。
嵐嫩風輕似碧紗,雪樓金像隔煙霞。
葛苞玉粉生香垅,菌簇銀釘滿凈楂。
舉世只知嗟逝水,無人微解悟空花。
可憐擾擾塵埃里,雙鬢如銀事似麻。
竹如翡翠侵簾影,苔學琉璃布地紋。
高臥更無如此樂,遠游何必愛他云。
閑聽謝朓吟為政,靜看蕭何坐致君。
只恐老身衰朽速,他年不得頌鴻勛。
異香滴露降紛紛,紫電環樞照禁門。
先冠百王臨億兆,后稱十號震乾坤。
羲軒之道方為道,草木沾恩始是恩。
今以??才歌睿德,猶如飲海妙難論。
穿鑿堪傷骨,風騷久痛心。
永言無絕唱,忽此惠希音。
楊柳江湖晚,芙蓉島嶼深。
何因會仙手,臨水一披襟。
魄懾魂飛骨亦銷,此魂此魄亦難招。
黃今白玉家家盡,繡闥雕甍處處燒。
驚動乾坤常黯慘,深藏山岳亦傾搖。
恭聞國有英雄將,擬把何心荅圣朝。
井梧黃落暮蟬清,久駐金臺但暗驚。
事佛未憐諸弟子,談空爭動上公卿。
合歸鳥外藏幽跡,敢向人前認好名。
滿印白檀燈一醆,可能酬謝得聰明。
千巖萬壑路傾欹,杉檜蒙蒙獨掩扉。
??藥童穿溪??去,采花蜂冒曉煙歸。
閑行放意尋流水,靜坐支頤到落暉。
長憶南泉好言語,如斯癡鈍者還稀。
茂祉遐宣勝事幷,薰風微入舜弦清。
四洲不必歸王化,一統那能計圣情。
合合鼓鐘膏雨滴,峨峨宮闕瑞煙橫。
西逾昆岳東連海,誰不梯山賀圣明。
詩在混茫前,難搜到極玄。
有時還積思,度歲未終篇。
片月雙松際,高樓闊水邊。
前賢多此得,風味若為傳。
不是龔黃復育才,即須清苦遠塵埃。
無人與奏吾皇去,致亂唯因酷吏來。
刳剝生靈為事業,巧通毫譖作梯媒。
令人轉憶王夫子,一片真風去不回。
雨氣蒙蒙草滿庭,式微吟劇更誰聽。
詩逢匠化唯貪住,日覺恩深不易銘。
心苦祗應消鬢黑,夢游頻入倚天青。
從茲還似歸回首,唯祝臺星與福星。
金湯里面境何求,寶殿東邊院最幽。
栽種已添新竹影,畫圖兼列遠山秋。
形容豈合親公子,章句爭堪狎士流。
虛負岷峨老僧約,年年雪水下汀洲。
遠人玉帛盡來歸,及物天慈物物肥。
春力遍時皆甲拆,王言聞者盡光輝。
家家錦繡香醪熟,處處笙歌乳燕飛。
為報蜀皇勤禱祝,圣明天子古今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