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新秋寺居寫懷詩五首上南平王 一
竹如翡翠侵簾影,苔學琉璃布地紋。
高臥更無如此樂,遠游何必愛他云。
閑聽謝朓吟為政,靜看蕭何坐致君。
只恐老身衰朽速,他年不得頌鴻勛。
竹如翡翠侵簾影,苔學琉璃布地紋。
高臥更無如此樂,遠游何必愛他云。
閑聽謝朓吟為政,靜看蕭何坐致君。
只恐老身衰朽速,他年不得頌鴻勛。
翠竹如翡翠般的影子映入簾幕,青苔好似琉璃鋪成地上的紋理。高臥在此再沒有比這更快樂的事了,遠行又何必去向往別處的風云。閑暇時聆聽謝朓那樣以詩吟政,安靜地看著像蕭何那樣輔佐君主。只擔心自己衰老得太快,到時候不能頌揚您的偉大功勛。
翡翠:形容竹子的顏色如同翡翠般翠綠。
琉璃:一種色澤光潤的材料,這里形容青苔的色澤。
謝朓:南齊詩人,曾任地方官,有政聲,且善作詩。
蕭何:西漢開國功臣,輔佐劉邦建立漢朝。
鴻勛:偉大的功勛。
此詩創作背景或許是詩人居住在荊州的寺院中,當時南平王可能在當地有一定的作為和影響力。詩人在寺院的閑適生活中,有感于南平王的功績,從而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享受和對南平王的贊頌。其特點是意境清幽,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地方官員功績的關注和對自身境遇的感慨。
迢迢別海涯,帆掛杪秋時。
島樹落寒葉,人誰訪祖師。
浪開游象急,天闊過鴻遲。
早晚歸林下,千徒不共知。
峭拔湖心起,湖心四望通。
盤根入巨浸,疊翠點寒空。
勢迥侔蓬島,層危敵閬風。
僧樓籠淡霧,雁塔礙飛鴻。
曉井金沙粲,晴坡瑪瑙紅。
噴云春雨外,照影夕波中。
野蔓垂枯柏,疏鐘匝梵宮。
閑泉澄極頂,幽徑入深叢。
古跡談皆異,秋屏寫未同。
樂游非俗客,靜望屬漁翁。
買去知無價,棲來思豈窮。
翻嗟市朝里,塵土日蒙蒙。
一講更無事,翛然自不群。
閑情江上月,孤跡檻前云。
徑冷秋苔合,杉寒宿鳥分。
濤聲旦暮近,應向出禪聞。
威儀閑淡許誰同,苔徑依然絕履蹤。
霜井濾泉浸曉色,雪房欹枕夢諸峰。
寒生靜榻吟中月,冷答平湖講次鐘。
盡日冥心憶高趣,三生行止道生松。
衲卷殘云,風高絕鄰。
倚天照雪,堪抗要津。
八纮極目兮春山若黛,九野縱步兮汀草如茵。
三十四老未輕識,澟然方外奚相親。
編竹狀玲瓏,庭闈盡處中。
不由經緯力,安有卷舒功。
春晝曾妨燕,寒宵豈隔風。
都堂重獻賦,明處憶牢籠。
涼風吹眾木,羸病轉加前。
伏枕誰相問,中秋月又圓。
清光浮遠嶠,冷色混平川。
不得同支許,乘舟樂浩然。
南國初寒候,扁舟遠客心。
歸人出斷岸,晚翼會疏林。
漁市臨官道,叢祠蔽木陰。
長年多感慨,況此對分襟。
玲瓏巖古寺,冠乎明越境。
海眼通洌泉,天心聳危嶺。
嘗游興未闌,遐想神忽凝。
彼士真覺雄,相鄰不孤迥。
吾愛濟橫流,孰云煩慮屏。
吾愛整頺綱,豈止浮根靜。
棲梧瑞九包,追風駿十影。
顧我不爭衡,與誰閑鬭茗。
乘時既磊落,照世非昏暝。
佇為王者師,三千統摩頂。
穹窿臺岳壓重溟,中起青鴛接福庭。
新好天花對雨墜,清涼甘露隔宵零。
金繩界道連飛布,碧樹周阿繞翠屏。
異日功成解纓去,佇期同擷五芝馨。
華髪如春卉,森森易滿頭。
栽培全仗老,澆灌半憑愁。
世態誰能避,仙方莫漫求。
回觀短折者,欲見更無由。
莆田筆健與文豪,尤愛南山縣詠高。
欲使英辭長潤石,毎逢佳句即揮毫。
清如韶濩諧音律,逸似鸞皇振羽毛。
羲獻有靈應悵望,當時不見此風騷。
今春聞落第,為君心凄然。
束書獨南還,憤氣胸間闐。
跡寄浙河旁,家延南海邊。
遘疾既彌留,一命成棄捐。
囊中無余金,零落空文編。
龜鶴本微類,享壽皆千年。
如何君子儒,三十歸重泉。
天高不可問,為君強問天。
土德衰微后,忠誠道不群。
誓功陳帶礪,霸業擬桓文。
妙略奸雄懾,英聲四海聞。
山旁遺廟在,牢落閉深云。
杉松森森一徑通,六年高院寄幽蹤。
涼移峭壁秋深月,冷映長江雪后峰。
吟次夏云晴影薄,講殘春樹翠陰濃。
四時嘉景真堪愛,曾伴支公數倚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