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澉浦金粟寺 其二
入門不見佛,已悟本無相。
若為是真求,沙界等尋丈。
欣逢兩禪老,妙悟滅心想。
行當求所求,筏喻不言槳。
入門不見佛,已悟本無相。
若為是真求,沙界等尋丈。
欣逢兩禪老,妙悟滅心想。
行當求所求,筏喻不言槳。
進入寺門卻不見佛像,我已領悟到佛本就沒有具體的形象。如果這才是真正的追求,那么整個世界也不過如尋丈般大小。欣喜地遇見兩位禪學高僧,他們精妙的悟境已滅除了世俗的雜念。我應當去追尋我所追求的,就像乘筏渡河,不必再執著于槳的存在。
無相:佛教語,指擺脫世俗之有相認識所得之真如實相。
沙界:佛教語,指多如恒河沙數的世界。
尋丈:泛指長度、距離。
禪老:對老僧的尊稱。
筏喻:佛教以筏喻佛法,言佛法如筏,渡人到彼岸,到彼岸后,筏即可舍棄。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澉浦金粟寺是佛教場所,詩人可能在游覽寺廟時,與寺中的禪老交流,受到佛教氛圍和教義的熏陶,從而觸發靈感創作此詩。當時佛教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詩人或許本身就對佛教有一定的研究和興趣。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佛教無相之境的領悟和追求精神解脫。其突出特點是將敘事、感悟與佛教哲理相結合,語言質樸卻富含深意。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佛教文化的關注和思考。
手編下階除
緣步薋菉葹
貞萋尚如彼
同懷悵何之
南云翔雁鴻
影孤魂亦悲
寂歷風雨夕
誰與慰所思
苦念姜被寒
明冥路已歧
言從古風人
尋繹鸰原詩
庭下竹青青,盆荷水面平。誰言無遠趣,自覺有馀清。影倒假山翠,波光朝日明。漣漪尤綠凈,涼吹夜來生。
衡茅岑寂掩柴關,庭下蕭疏竹數竿。狹地難容大池沼,淺盆聊作小波瀾。澄澄皓月供宵影,瑟瑟涼風助曉寒。不校蹄涔與滄海,未知清興有誰安。
側生炎夏綠陰陰,答遝曾同獻上林。
巴蜀錦封頻送騎,羅浮丹就亦來禽。
香披絳袖窺如玉,宴醉紅云勝賜金。
聞說渡江萍實赤,朵頤休負日邊心。
揮毫起制來東省
躡足修名謁外臺
好著櫜鞬莫惆悵
出文入武是全才
邊徼盡還回紇馬,甲光猶射受降城。
黃沙大磧春應遍,瀚海陰山月自明。
馬革功名垂宇宙,麒麟圖像任丹青。
北天夜夜光搖動,知是明侯大將星。
十月胡風浩浩吹,將營星殞北天低。
玉魚何處蒙恩葬,鐵騎當年仰抹嘶。
萬里長城關外設,三邊戎馬手中提。
云仍孫子多枝葉,主上臨軒又折圭。
皂莢林邊亂石垣,依然卜宅是南村。
比鄰兒女聚觀客,赴市魚蝦先到門。
新火微添蠶起候,圓沙淺印鷺眠痕。
江鄉風景真如畫,并入田園詩細論。
九十韶光,清明過了,一年春色將盡。雨灑芳田,煙霏深院,偏是輕陰惹困。燕子來時候,已辜負、幾番花信。海棠零落閑庭,風飄萬點成陣。
懊惱留春不住,算只有陌頭,楊柳勾引。漠漠情懷,懨懨天氣,況又陰晴無準。多少傷心處,奈歲月、暗催雙鬢。對酒當歌,回頭往事休論。
草折平蕪葉隕林,無邊秋氣入蕭森。黑風羅剎他年劫,白日幽州一霎陰。萬戶野煙懷古淚,孤舟夜雨感時心。絕憐鄰女仳離夢,猶整鉛華望槁砧。
一角孤城幾劫棋,襯農閒話雜歡悲。元戎開府剛前代,節度令封又一時。大澤龍蛇隨水逝,名園狐免背人馳。紫陽鹿洞依稀認,落落儒宗有去思。
月影昭陽古殿頭,蛾眉斂怨扇捐秋。客星帝座當年夢,邊月龍沙往日愁。臺上黃金聞市駿,門前白水任盟鷗。一雞何事啼長夜,風雨瀟瀟遍九州。
塞衣欲綻想春暉,積恨如山祿養微。海上孤鴻方下顧,庭前大鳥未高飛。朅來京洛同游少,空遇邯鄲與夢違。爛爛秋英慵不探,此身已為素餐肥。
山遮水隔,礬弟梅兄,正歲寒相憶。凌波仙子魂一縷,多謝春風招得。攜盤卻立,悄猶帶漢宮月色。料芳心情怨難勝,且莫與彈湘瑟。
護香簾幕重重,惱蝶使蜂媒,頻叩窗槅。天寒夜永,相對處,屏底銀燈閒剔。風鬟霧鬢,縱消瘦依然傾國。試尊前與賦驚鴻,借取陳王彩筆。
此翁仙侶。耐半甌沁雪,松篁如許。往事從頭,依舊茶經配圖譜。師弟傳神畫里,休定認、后游前度。但側耳、便有瓶笙,相和沸疏雨。
云霧。夢同煮。料裊入篆煙,蕩漾心縷。引商刻羽,隔院呼鬟試鸚鵡。幾遍回、甘忍俊,慣消息、腋風脾露。是江表、家世也,曲終善顧。
先春當日探芳芽,
瞬息而今已落花。
碧實有心應見笑,
豈須新艷引流霞。
寄語玉柯賢太守
萬間精舍有詩盟
邇來曾踐斯言否
此事須公劇力成
去日炎威重,歸時秋半過。
林間坐磐石,不覺笑呵呵。
不笑仰山插鍬叉手,不笑地藏博飯栽田。
二勝米料人人有,笑他餓死飯籮邊。
所賴天之靈,今年八月末。
此心隱隱悟,學問從來錯。
混沌何嘗死,就從立根腳。
羅列峰巒萬仞尊,
橫縱畦畛自村村。
諸侯有道人安業,
何用崎嶇閉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