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郎中重使西域次曾學士子棨韻六首
才持玉節出咸京,策馬仍為絕塞行。北闕風云沖劍氣,西河將校仰威名。懸崖古塞千尋險,衰草荒原一望平。多少羌戎爭出迓,使星昨夜到邊城。
□□□□□□□,□□□□□□□?!酢酢酢酢觚S磬,山鳥銜花落石床。澗底風回喧地籟,巖前日出散天光。俗塵不染祇園士,坐學無生與世忘。
才持玉節出咸京,策馬仍為絕塞行。北闕風云沖劍氣,西河將校仰威名。懸崖古塞千尋險,衰草荒原一望平。多少羌戎爭出迓,使星昨夜到邊城。
□□□□□□□,□□□□□□□?!酢酢酢酢觚S磬,山鳥銜花落石床。澗底風回喧地籟,巖前日出散天光。俗塵不染祇園士,坐學無生與世忘。
剛剛手持玉節從咸陽城出發,又策馬前往那極遠的邊塞。京城的風云似乎都在沖蕩著劍氣,西河的將士們都敬仰您的威名。懸崖和古老的關塞有千尋之險,衰敗的野草和荒原一眼望去十分平坦。眾多的羌戎部落爭著出來迎接,使者之星昨夜已到了邊城。(此處因原文空缺無法準確翻譯) 寺廟里傳來齋磬之聲,山鳥銜著花瓣落在石床上。山澗底的風回旋,發出喧鬧的自然聲響,巖前太陽升起,驅散了天光。塵世的污垢沾染不到這佛國的修行者,他們坐著學習無生之法而忘卻世間一切。
玉節:古代使臣所持的符節,用玉做成,象征使臣的身份。
咸京:咸陽,此處泛指京城。
絕塞:極遠的邊塞。
北闕:皇宮北面的門樓,代指京城。
西河:古地區名,不同時期所指地域不同,這里可能泛指西部河川地區。
千尋:形容極高或極長,一尋約為八尺。
羌戎:古代西部的少數民族。
迓:迎接。
使星:使者之星,古人認為使者出行會有星象相應,后以“使星”稱使者。
祇園士:指寺廟中的修行者。祇園,即祇樹給孤獨園,是佛教圣地,后泛指佛寺。
無生:佛教語,指沒有生滅,不生不滅。
明朝時期,對外交流頻繁,朝廷常派遣使者出使西域等地區。這首詩可能創作于陳郎中再次出使西域之時,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使者的贊美和送別之情。當時明朝國力強盛,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聯系。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陳郎中出使西域,前半部分突出使者的威嚴和路途艱險,后半部分描繪佛寺寧靜,展現出不同的境界。其特點是意境開闊,語言優美,在送別詩中具有一定特色,反映了當時的外交活動和文人的情感表達。
樓前木葉下繽紛,樓上長吟獨有人。
勿漫悲秋成楚些,要知達識自天真。
從渠屐著一生幾,莫問錐無今歲貧。
平日相期定何事,君今到岸我迷津。
晚風吹雨過前灣,載酒誰歟起病顏。
政爾交游能不乏,故知酬唱未令慳。
只今沖口從俱錄,異日蕪詞合細刪。
如我論材真款段,兩君駿足本天閑。
度月陰霾增病苦,重陽開霽見秋新。
菌生康樂登山屐,塵敗淵明漉酒巾。
強擬扶持成小憇,路逢借問一何頻。
莫驚老瘦非前日,看即推遷類昔人。
已是霜凝更雨溫,春其漸起但無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自梅花當返魂。
小駐要須窮日日,細尋無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從茲始,并待君詩洗睡昏。
草本荒涼門半掩,故人誰肯為予來。
要師原憲安非病,敢學襄陽怨不才。
春自堂堂花更落,發今種種老其催。
謝安故有東山志,過我題詩拭硯埃。
暑氣侵人抵病中,闕然求舊管城公。
相逢共說山中月,有贈忽來天未風。
君向離騷熟蘭芷,我于爾雅昧魚蟲。
縱令酒盞能頻把,孰若詩筒得屢通。
憶昨寄書今幾日,缺然無地接殷勤。
秋風紅葉堪題句,寒夜青燈憶對君。
三徑吾將歸問路,一尊何日再論文。
番湖政與冰溪接,雞犬雖遙亦共聞。
秋風起我友朋思,倚樹談君語未移。
祇道窮年上湖海,那知今日會茅茨。
病多止酒家無釀,貧乏贏糧甑罕炊。
作底勤渠相勞苦,倒囊共出別來詩。
舊聞良月似春時,真有梅花如許枝。
綠萼深宜翠羽宿,靜香獨許蜜蜂知。
木犀莫道開能再,庭菊無嗟晚乃移。
不是南方地偏暖,寵光潛已落天涯。
問梅頗復恨開遲,及至開時病不知。
何自折來相料理,似憐一見苦參差。
君今政草凌云賦,我又初無卻月詩。
風月孰于風日愈,要須一語為評之。
欲訪臨川苦恨遲,一官窘束費符移。
臺高納日朝尋勝,蕉合生風夜語離。
別后有懷長入夢,向來未識已傳詩。
信知習氣難除洗,可怪深悲墨翟絲。
一見梅花醒病昏,重逢雙璧競清溫。
占風占雨行未已,看水看山心故存。
亹亹愛渠談緒遠,班班覺我髩絲繁。
江天何處不須買,畝蕙畹蘭期并門。
路熟江郊不待尋,每來真得慰余心。
新詩自作彈丸羨,舊帖不教魚蠹侵。
莫嘆高山與流水,難迷美玉及精金。
頻年浪作江湖走,從此冰溪得并吟。
春風吹雨密還疎,門掩荒山數畝居。
換米但須居士??,入都寧倚子公書。
安貧自足容高枕,處事時應念覆車。
所恨卜鄰非二仲,枉教三徑草頻除。
一馬能來破遠愁,送歸還是上扁舟。
鸰原眷眷急難義,菟裘切切將老求。
吾兒可使齊書帙,汝歸仍堪為酒謀。
把玩余齡無幾許,可如罝兔媿江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