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父自太和來相看復回既別有作寄之
一馬能來破遠愁,送歸還是上扁舟。
鸰原眷眷急難義,菟裘切切將老求。
吾兒可使齊書帙,汝歸仍堪為酒謀。
把玩余齡無幾許,可如罝兔媿江鷗。
一馬能來破遠愁,送歸還是上扁舟。
鸰原眷眷急難義,菟裘切切將老求。
吾兒可使齊書帙,汝歸仍堪為酒謀。
把玩余齡無幾許,可如罝兔媿江鷗。
你騎馬前來消解我遠方的憂愁,送別你時你又登上小船離去。兄弟間有著眷念的急難情義,我也急切地有養老的訴求。我的孩子可以整理書籍,你回去還能謀劃美酒。能玩味的余年沒多少了,怎能像捕兔人一樣,愧對江上的鷗鳥。
成父:人名。太和:地名。
鸰原:出自《詩經·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后以“鸰原”比喻兄弟。
菟裘:指退隱者的居處,這里指養老之地。
書帙:書籍。
罝兔:罝是捕兔的網,罝兔指捕捉兔子,這里有忙于俗務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渴望養老、享受閑適生活,但仍有俗務纏身的狀態。成父前來探望,短暫相聚后又分別,引發了詩人的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兄弟情誼和養老之思。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在生活中的情感體驗和內心訴求。
昔年曾過此,猶記暮春時。驄馬重來日,隙駒三載期。云閒經雨岫,花發向陽枝。春草撩詩興,分青入古池。
寶葉山中源悟師,布衲百結面如癡。十年相憶忽在眼,談笑甚似仍耽詩。源公作詩可憐生,亦有謖謖山林聲。見說豐姿委縑素,霜頰黛頂照人明。
絳英綠葉斗炎光,艷色無多出女墻。欲借一枝來照眼,看時恨不在端陽。
約隱情非飾,今歸悔即遲。田園荒欲盡,親友半相疑。杯酒惟黃子,儒門是白眉。可能東郭柳,日往聽黃鸝。
盟誓雖深海變田,沈園春剩柳翩翩。傷心一闋釵頭鳳,故事流傳八百年。
都門楊柳拂離筵,歸路青山水國連。三月春陰垂細雨,幾家寒食起新煙。聽鶯谷口停行蓋,立馬江頭問渡船。此去故園應酒熟,杏花開遍草堂前。
憶昔浮江更涉淮,早秋天氣最佳哉。塞垣榆落蟬初少,澤國蘆疏雁已來。風露入懷詩筆健,關山滿目笛聲哀。南州九月猶絺绤,縱有清樽底處開。塞上秋光冷似冰,當年豪舉氣憑陵。打毬不用炎方馬,按獵初調異國鷹。山寨凄涼聞戍鼓,水村搖落見漁燈。而今病暍茅檐底,追記猶堪洗郁蒸。
官府何由一,當緣晝接頻。貞邪呈水鏡,高下入陶甄。有煬終難蔽,無媒已自親。圣明方久道,豈少腹心臣。
使君排飯宴南溪,不枉從君鳥鼠西。春薤旋澆濃鹿尾,臘糟微浸軟駝蹄。絲絲魚膾明如玉,屑屑雞生爛似泥。白面書生知此味,從今更不嗜黃齏。
露骨江南冰雪肌,斷腸塞上錦繃兒。春酸一點留無住,卻是成陰結子時。玉骨冰清過歲寒,可憐蜂蝶已成團。如何不解相如渴,散盡江南一點酸。
曾謝人間軒冕榮,一瓢何足累高情。已知喧寂相忘久,棄擲元非為有聲。
橋門博士本忘機,柿葉房深隱翠微。好是白云攜不去,朝朝飛上老萊衣。
賣國聲名孰忍當,壯年行止亦疏狂。吟鞭指處吳鉤暗,鐵艦歸時寰海茫。卅載周旋成夢魘,一生功過費平章。回眸青史猶能記,老淚孤臣對夕陽。
平生剡夢十八九,短策還經靜者居。一曲好溪山起處,數聲疏雨雪初來。衣冠顛倒君休怪,筋力過從我有馀。卻笑秋風洛陽掾,得歸猶望食鱸魚。
本來佛法無多子,正覺菩提彈指超。誰信曹溪一滴水,流歸法海作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