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審知二首 其二
樓前木葉下繽紛,樓上長吟獨有人。
勿漫悲秋成楚些,要知達識自天真。
從渠屐著一生幾,莫問錐無今歲貧。
平日相期定何事,君今到岸我迷津。
樓前木葉下繽紛,樓上長吟獨有人。
勿漫悲秋成楚些,要知達識自天真。
從渠屐著一生幾,莫問錐無今歲貧。
平日相期定何事,君今到岸我迷津。
樓前樹葉紛紛飄落,樓上唯有一人在長久吟詩。不要徒然悲秋去作哀怨的楚辭,要知道通達的見識本就出自天然。隨他一生能穿壞幾雙木屐,別問如今像沒有錐子般貧困。平日里相互期許的究竟是什么事呢,如今你已到達彼岸而我還在迷失渡口。
木葉:樹葉。
繽紛:繁多而雜亂的樣子。
楚些:指《楚辭》中的《招魂》《大招》,句末多用“些”字,后泛指哀歌。
達識:通達的見識。
天真:天然純真。
從渠:任憑他。屐:木屐。
錐無:《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有“錐處囊中,其末立見”,“錐無”表示沒有機會展露才能。
相期:相互期許。
迷津:迷失渡口,比喻迷失方向。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可能是詩人在秋日看到落葉飄零,聯想到自身境遇,友人有所成就而自己仍未得志,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和對友人成就的復雜心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內心世界。
身執略兮入西關,關山阻脩兮行路難。水頭宿兮草頭坐,在野只教心膽破。更鞴彫鞍教走馬,玉骨瘦來無一把。幾回拋鞚抱鞍橋,往往驚墮馬蹄下。
海天潑墨此何時,分枕江流亂豈宜。寒月窺人殊可念,清霜著麥未為遲。難償兩稅孤三徑,已禿千毫怯一詩。寄字從須待鄉客,為傳親健慰離思。
拂溪楊柳縷生金,欄路山礬香殺人。不是沖泥送行客,外頭放過若干春。
十年自汗不曾乾,枕上殘書白首看。莫道無心與君別,樽前更覺別君難。
天涯看薄宦,何以異漂蓬。才豈分符后,名非薦疏中。黃塵霾落日,白羽插春風。聞道漁陽戰,方論衛霍功。
江心古寺金焦如,滄波涌出青芙蕖。千歲鶴歸作人語,九淵龍起聽梵書。山屐時尋謝康樂,丹砂試問陶隱居。自是初心得真覺,閒身去去伴樵漁。
燭影夜侵墻,松桂成行列。鼓絕草蟲鳴,四山露華結。
此日逢初度,長年客帝鄉。兩京叨扈從,四海共安康。振佩趨青瑣,濡毫向玉堂。不須稱壽者,歌此進瑤觴。
蕩蕩清時放逸民,從容畎畝自由身。風清月白原無禁,水釣山耕別有春。獨幸老樗今可免,敢如盡蠖更求伸。平生一日三公意,且得登堂拜老親。
丘山仰德耀,天路下征騑。夢喜三刀近,書嫌五載違。凝情江月落,屬思嶺云飛。會入司徒府,還邀周掾歸。
今為客,昔為客,為客情非一。昔客有其之,今客徒飄泊。依然連路跡,行過千村陌。依然滿路人,問我家何國。
堂堂襄敏公,揚旌上熙河。竹帛有時盡,勛業誰能磨。珍重紫陽翁,一言定群訛。世德遠如此,吾曹當若何。義豐一世師,才識鮮其比。斯文張朱氏,稱許異諸子。不肯趨權門,南走雁山死。嗣子尚勉旃,興大庶有以。弟從尋陽來,四閱槐庭夏。謹重子所優,淑艾吾猶寡。拜官京洛里,歸思康廬下。學力要日新,圣言當具寫。江公與二敏,同葬敷山陰。下有虎豹藏,上有猩鼯吟。頗聞梁柱姿,時受斤斧侵。展轉不成寐,令人若為心。燕公最繁盛,子孫十三支。默數半凋零,坐愈成傷悲。學不足贏糧,貧或無置錐。先君尚有言,孫謀敢忘貽。北風馬猶感,首丘狐所思。雙林去杳靄,荊溪對漣漪。春秋同社人,半是新相知。勛賢拊遺址,終當遂營茲。濂溪周堂長,正學有源派。司直既高明,東湖更孤介。從游欠勇往,思之令人灑。子歸日親炙,一一記言話。陸侯與鄒令,善政時所尊。為我謝契闊,寄言托諸昆。送子華陽道,迤邐白下門。懷言欲贈別,臨別又忘言。
空臺超以曠,而畝未能盈。綴石僅留意,栽花不在名。借池崇地勢,待月望山情。長嘯豐林下,恒思起步兵。
我行訪道真勞哉,豈意萬里逢君來。琳宮誤落丹篆筆,驚起電火龍池雷。龍池雷息丹篆裂,蝕食真銓竊仙骨。投筆歸來帝未知,長揖金華紫薇客。相攜歷井捫箕斗,側身太行一揮手。俯眠蒼茫八極深,始悟丹經一芻狗。舊傳石髓在茲山,惝恍靈光石縫間。可憐中散餐不得,王烈一去何年還。九原劫灰無日起,我獨從君探奇偉。君知混沌非死生,我亦空同無表里。哦詩寄謝山中云,采芝種術非殊勛。太行山傾河絕瀉,此時正到無何野。
一碟花生一捲煙,一杯自足勸清閒。殷勤鳥過窗邊影,懶散人閂屋外蓮。無奈世,總宜船,可能蕩到白云邊?馀懷淡檢纖纖稿,認得悲歡是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