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四首 其一
滟瀲波生不待風,
路難真與上天同。
吞聲到處英雄血,
滴入江東穢史中。
滟瀲波生不待風,
路難真與上天同。
吞聲到處英雄血,
滴入江東穢史中。
波光瀲滟,無需風的吹拂就已泛起波瀾,人生之路艱難,真的如同登天一樣。英雄們忍氣吞聲,他們的熱血,都滴入了江東那一段不堪的歷史中。
滟瀲:水波蕩漾的樣子。
吞聲:不出聲,忍受著不敢表達。
江東:長江在蕪湖、南京間作西南南、東北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來主要渡口所在,習慣上稱自此以下的長江南岸地區為江東。這里可能有特定指代。
穢史:指丑惡的歷史。
由于缺乏具體背景資料,推測這首詩可能創作于社會動蕩、英雄壯志難酬的時期。詩人目睹社會的黑暗和不公,看到英雄們的努力付諸東流,憤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社會的黑暗和不公,突出了英雄們的悲慘遭遇。其特點是情感悲憤,意象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名氣不高,但反映了特定時期人們對社會現實的不滿。
青林依壩隈,翠牖何東開。大澤龍猶臥,長安日自來。濯纓疏郁水,拄笏對朝臺。嘯傲浮云外,雄圖安在哉。
攬轡漳南靜,彈冠薊北遙。驊騮歸別墅,鹓鷺夢清朝。野水疑天咫,秋花憶雪飄。衡門系舟楫,知爾待風潮。
水上誰家月,山中幾度薇。坐憐秋色半,吟待莫禽歸。風定松聲合,云深竹徑微。相過吾所愿,疲病興如飛。
卜筑青門勝,云山紫邏通。蕭條同杜甫,寂寞異揚雄。日月雙飛鳥,乾坤一斷蓬。玉衡如可協,將子共絲桐。
增之太長,減之太短,出群風格。
施朱太赤,施粉太白,傾城顏色。
慧多多,嬌的的。天付與、教誰憐惜。
除非我、偎著抱著,更有何人消得。
江防重要仰唐公,
捍衛鄉閭夙著功。
駐守多勞能殉義,
專祠建立耀城東。
烽火照甘泉,宮車急西邁。
七十禿老翁,抱印趨行在。
八議首懿親,青蒲偶獨對。
呂端不糊涂,沈默姑養晦。
憶昔樂全公,暮為老蘇表。
載其辨奸論,此老一生了。
澹庵夫何如,書有斬檜草。
顧豈無他歟,言大可略小。
簾卷曉寒生怕起。一種分鸞,兩地黃昏雨。為問海棠開也未。章臺有柳君休系。
春夢惜春春幾許。又聽離弦,玉柱鴻聲細。一縷水沉煙萬縷。畫樓十二春風里。
做了三公更引年,
人間福德合居先。
結茅未盡忘君處,
正在嵩高萬歲前。
故人十載臥青丘,不學康浪去叩牛。
何意清朝重耆舊,翻然結綬上神州。
三臺周歷尋常事,數疏低回動紫宸。
卻笑孫弘歸再出,空馀曲學拜平津。
擾擾龍麟轉斗忙,眼看時變鬢成霜。
傷心一領遼東帽,濟物千金肘后方。
老未得閒詩有債,健能行樂酒猶狂。
王孫裸葬莊周夢,生死齊觀念兩忘。
夢回紅玉孤枕,日上真珠半簾。
云彩陰晴不定,柳梢濃淡相兼。
雁柱怨憑曲寄,獸爐愁逐香添。
更倚危樓目斷,卻訴東風淚沾。
全吳館內,破楚門邊,十年事、記冶游作使,與卿并倚吳閶。
清狂簾前壁月,橋頭畫縠,鈿轅畔、游閒公子,紅燭銀箏,醉玉溫香。
平康。況曾經邂逅,枇杷巷口掃眉娘。想那日妖嬈,喚馬藥欄,微雨碧城涼。
難忘。無端一別,腰身瘦盡東陽。奈曉風殘月,夢回酒醒,往事微茫。
堂堂。問江東士女,涂轍誰令我輩妨。料章華才子,也應點、兩鬢吳霜。
名刺消磨短袖中,疏狂直與古人同。
獨來窮巷知何好,深喜青尊且未空。
一夕寒燈疑夢寐,十年長劍哭英雄。
驚烏斷雁休相亂,好聽鄰雞唱曉風。
一燈傳教后,此地又開山。二室三花里,千峰萬木間。香臺攜鶴上,竹院待云還。既了安心義,何須長閉關。
居士住人天,精廬水石邊。傍林開寶界,持缽酌香泉。花發傳燈后,鳥歸鳴磬前。上方留客處,松月共安禪。
殘暑初收院宇清,
碧梧翠竹水窗明。
茅檐對酒能高詠,
不為秋風感不平。
藏地連西南,全蜀藉屏蔽。
維州已歸順,廟謨忍輕棄。
桑榆猶及收,薦賢亟自代。
碧血埋萇弘,誰理西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