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道中懷古
霸國山河落照余,邯鄲城外又停車。
也知富貴終拋枕,未可窮愁始著書。
宮闕何年消甲盾,風云幾代廢耕鋤。
真嫌酒薄難成醉,那有間情吊望諸。
霸國山河落照余,邯鄲城外又停車。
也知富貴終拋枕,未可窮愁始著書。
宮闕何年消甲盾,風云幾代廢耕鋤。
真嫌酒薄難成醉,那有間情吊望諸。
曾經稱霸一方的國家山河在落日余暉中盡顯滄桑,我在邯鄲城外停下了車。我也知道富貴最終會如夢幻般從枕邊消逝,卻不能在窮困愁苦時才開始著書立說。不知宮殿是在哪一年停止了戰爭,歷經幾代風云變幻,農田也荒廢了。真嫌棄這酒太淡薄難以讓人沉醉,哪有閑情去憑吊望諸君樂毅啊。
霸國:指戰國時趙國,曾是強國。
落照:落日的余暉。
著書:典出《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虞卿在不得志時著書。
甲盾:鎧甲和盾牌,代指戰爭。
望諸:指戰國時趙國名將樂毅,號望諸君。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邯鄲道中,看到曾經稱霸一方的趙國山河如今在落日余暉中盡顯滄桑,聯想到歷史的興衰變遷,感慨富貴無常,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或變革時期,詩人借此表達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興衰和富貴無常。其突出特點是借古諷今,通過對趙國歷史的回顧,反映現實社會的問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兩粵峰巒障暮煙,
問誰旌節駐南天。
山齋已下延徐榻,
江海先回訪戴船。
麟閣勛名題漢署,
龍門聲藉記瑤篇。
懸知匣里生顏色,
夜夜樓頭向斗邊。
乳巖秋日無他作,策杖層層止寥廓。
四顧有誰分野情,一點彤云起深壑。
蘚石遲遲略輕踞,逢個衲僧忽驟步。
頻喚回頭不肯回,及至回兮眉卓豎。
阿喇喇,千里萬里橫該抹。咄。
鴛瓦凝霜,鸞釵亸霧,鏡臺初試朝寒。共傳五紋添線,葭琯陽還。物候撩人處繡,床中刀尺任拋殘。牽情緒,偶離眼底,仍到心間。
驚乍冷,疑乍暖,攪愁思天氣,忒恁無端。豈回登高望遠,先怯雙彎。背寫云箋錦字,偷將紅豆寄郎看。斜陽里,淡煙暮靄,攢上眉山。
路轉平田白
臨溪屢問津
遠天低似水
暝樹立如人
屐響知樵牧
煙花悅隱淪
從今鹿門去
應與德公鄰
韶光難再,任緋桃開罷、黃鸝啼碎。人世繁華誰占得,漫說吹簫都尉。羯鼓三撾,螺卮百罰,依舊騰騰醉。投竿抱甕,妒君此愿先遂。
還想八斗才華,金鏘玉戛,如聽歌鐘肆。記得畫堂紅蠟暖,共瞰魚羹鳩鲙。鱷浦書遙,羊城夢斷,但見盈車鬼。屋梁明月,照人此際難睡。
堪愛仙莊近翠岑,
杖藜時得去游尋。
牛羊數點煙云遠,
雞犬一聲桑柘深。
高下閑田如布局,
東西流水若鳴琴。
更聽野老談農事,
忘卻人間萬種心。
夢中忘卻在天涯,
一似當年錦里時。
狂倚寶箏歌白纻,
醉移銀燭寫烏絲。
酒來郫縣香初壓,
花送彭州露尚滋。
起坐南窗成絕嘆,
玉樓乾鵲誤歸期。
三月宮桃滿上林,
百花千萼費春心。
葉公城外襄河北,
一樹無人色更深。
亭名始見坡公詩,建亭之處人莫知。我于龍洞讀宋刻,亭在山頭與海直。
龍興山東燭龍起,山下沈沈夜未已。波光激射梁梠紅,如見坡詩圖畫里。
獨憐詩和陳海州,陳公名字難搜求。山亭頗似峴山在,湛輩足跡誠悠悠。
聯吟蘇海尚如此,寫照秦山徒為爾。圖中石壁掃煙霾,笑將題筆當摩崖。
看門外、綠陰濃遍。冷雨幽苔,小庭孤院。酒盞全疏,病懷消受恨何限。墜歡休拾,空惆悵、鶯花苑。畫壁唱黃河,誰想便、旗亭人散。天遠。問遠天何處,教我夢魂飛遠。芳洲杜若,可喚取、鷺鷗同伴。但別后、怕去登樓,更怕見、垂楊春晚。記往日相思,不似而今凄惋。
看何處、最銷魂地。一片斜陽,二分荒土。壤色羅裙,峭風吹送北邙雨。畫衫扶醉,能幾日、踏青去。瘦影冷蘼蕪,恨減盡、好山眉嫵。愁緒。剩紅心脈脈,目斷送君南浦。高樓望遠,奈千里、沅湘遲暮。祗今日、蕉萃青袍,問誰采、天涯芳杜。把怨瑟重彈,中有離騷廿五。
又吹盡、西風璱璱。悄倚危闌,怕臨流水。散了萍花,隔江煙靄渺離思。馬嘶病驛,聽四面、角聲起。鬢已不成絲,怎禁得、飄零如此。彈指。望高樓不見,只見暮雅歸矣。哀蟬落葉,問誰慰、那人憔悴。怨玉笛、瘦減蛾顰,定不似、舊時眉翠。記絮冷關河,萬點齊銷鵑淚。
盡銷黯、西風梧院。別緒如絲,亂愁成片。錦瑟塵侵,瘦銅花照冷秋幔。怕黃昏也,早又是、心凄惋。圓月滿空床,忍訴與、姮娥當面。休怨。算紅鴛小病,裊裊藥爐煙斷。江湖載酒,便握手、幾多相見。怎怪得、夫婿工愁,更誰慰、夕陽山遠。莫今夕思量,窗外啼螀聲勸。
山接青齊橫翠黛,
水兼汴泗入洪流。
西風落日憑欄處,
廊廟江湖總系愁。
柳塘花塢矮垣墻
簾捲東風砌草芳
天理流行隨處見
盈虛伸縮可消詳
燕燕歸期淚滿巾,
相逢何必便相親。
重來亦有歌桃葉,
只是煙波不解顰。
歲晚冰雪攢,
眾卉泯無跡。
一自春風來,
是處草痕碧。
桃杏矜艷陽,
倚笑東郊陌。
習經寒與暄,
獨有舊松柏。
甘避踏花塵,
云煙共朝夕。
冰心檀口對斜暉,
綽約豐姿粉黛微。
帶月迷煙誰是主,
背人羞整六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