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華陽歌
明代華亭高檢討,磬山之石為筆山。
第八洞天睹彷佛,群仙門辟群峰閑。
大茅最高屹南立,中茅小茅西北環(huán)。
上館洞西大茅對,中館下館尋松關。
東西楚王澗相隔,合流洞水疑琤潺。
積金峰小實磊砢,龍池晰蜴飛應還。
上洞下洞極蚛蛀,七八洞透兼升攀。
豈惟泉東崖若劈,深入幾步窮源艱。
橫瓦三寸高及半,陽陰僅寸羅孱顏。
最高之陰白玉片,晃朗叆叇心為閑。
數傳未落廣濟庫,吳鎮(zhèn)非我圖猶慳。
試摩長史左紐檜,采藥便踏秋苔斑。
明代華亭高檢討,磬山之石為筆山。
第八洞天睹彷佛,群仙門辟群峰閑。
大茅最高屹南立,中茅小茅西北環(huán)。
上館洞西大茅對,中館下館尋松關。
東西楚王澗相隔,合流洞水疑琤潺。
積金峰小實磊砢,龍池晰蜴飛應還。
上洞下洞極蚛蛀,七八洞透兼升攀。
豈惟泉東崖若劈,深入幾步窮源艱。
橫瓦三寸高及半,陽陰僅寸羅孱顏。
最高之陰白玉片,晃朗叆叇心為閑。
數傳未落廣濟庫,吳鎮(zhèn)非我圖猶慳。
試摩長史左紐檜,采藥便踏秋苔斑。
明代華亭的高檢討,用磬山的石頭作為筆山。仿佛看到了第八洞天,群仙之門打開,群峰悠然。大茅山最高,屹立在南方,中茅山和小茅山在西北環(huán)繞。上館在洞西正對著大茅山,中館和下館要穿過松關去尋找。東西楚王澗相互隔開,合流的洞水潺潺作響。積金峰雖小卻山石眾多,龍池里的蜥蜴或許能飛回來。上洞和下洞布滿蛀痕,七八個洞相互連通還需攀爬。不僅泉東的山崖像被劈開,深入幾步探尋源頭都很艱難。橫瓦高三寸,高有半尺,陰陽之間僅一寸,羅列著險峻的山石。最高處的北面有白玉片,明亮而云霧繚繞,讓人心神閑適。多次流傳卻未落入廣濟庫,吳鎮(zhèn)的畫即便不是我的,圖還是難尋。試著撫摸長史的左紐檜,采藥時便踏著秋天的苔斑。
華亭:今上海松江區(qū)。高檢討:指高啟,曾任翰林院國史編修等職,“檢討”為官名。
磬山:山名。筆山:文人案頭的筆架。
第八洞天:道教稱天下名山中有十大洞天,第八洞天可能指某一特定的道教圣地。
大茅、中茅、小茅:茅山有大茅山、中茅山、小茅山。
上館、中館、下館:可能是山中的館舍。
楚王澗:山澗名。
積金峰:山峰名。磊砢:形容山石眾多。
龍池:池名。晰蜴:即蜥蜴。
蚛蛀:像被蟲蛀的樣子。
橫瓦:可能是形容山石的形狀。
孱顏:形容山石險峻。
叆叇:形容云霧繚繞。
廣濟庫:可能是一個收藏地。
吳鎮(zhèn):元代畫家。
長史:可能指曾任長史一職的人。左紐檜:一種檜樹。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山林時有感而發(fā),當時社會環(huán)境或許相對穩(wěn)定,詩人有閑暇去探尋山林之美,在游覽過程中被山林的景色所震撼,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以山林景色為主題,描繪了小華陽一帶的山川風貌。其主旨在于展現(xiàn)大自然的壯美與神秘,突出特點是對山林景色的細致描繪。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為研究當時的山林文化和詩人的創(chuàng)作風格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狂颶飛揚徹骨寒,阿誰發(fā)指不沖冠。
休云寧越堪鞭韃,共道周興肆酷殘。
含怨已多聞鬼哭,擇肥而噬任狼餐。
即今重見摸金尉,睡夢家家席不安。
謝客憐高會
西池春草生
誰知深洞里
還共聽新鶯
舊夢紅橋已十年。好花時節(jié)暮春天。斷魂人倚畫簾前。
柳色眉彎雙葉小,二分愁思一分煙。旗亭嬌唱昵人憐。
誠然吾亦愛吾廬,
種樹蒔花趣覺余。
謀醉酒資人間字,
課兒手寫父遺書。
披吟自拙謀生計,
衫履無華稱索居。
解得春風無限樂,
管教塊壘自消除。
玉友。平生舊。相與忘形偏耐久。醉鄉(xiāng)徑到無何有。莫問區(qū)區(qū)升斗。人生一笑難開口。為報速宜相就。
花好。被花惱。庭下嫣然如巧笑。曾教健步移根到。各是一般奇妙。賞心樂事知多少。亂插繁華晴昊。
酒美。直無比。小甕新醅浮玉蟻。空傳烏氏并程氏。不數云安麴來。十花更互來相對。常伴先生沉醉。
洗缽家家事一同
新羅不在海門東
因行掉臂趙州老
身在煙蘿第幾重
黃鵠恣冥翮,寒松挺貞干。縱爾寡諧合,允為明哲嘆。舅氏甘隱淪,幽棲抱璀璨。冒枕白云多,隱幾青山亂。巖扉暮靄浮,風樹空音散。流坎任所止,豕鹿聊為伴。不苦揚雄吃,而愛長卿慢。原阡竭心力,愚谷安昏旦。翻嫌鹿門叟,累彼妻孥爨。
橫塘度單舸,五湖凈如縞。山障疑無路,花曲潛通島。主人墊角巾,有類郭有道。檐間下塵榻,盤中剝新棗。夕照去庭柯,片月流青昊。千仞覽德輝,昭回振遠抱。尊酒不及亂,玄言自論討。道以沉寂超,人與煙霞老。置我丘壑間,宛然似舅好。
君早抱奇質,獲與有道親。
微官漫不遇,泊然安賤貧。
心夷語自秀,一洗世士陳。
使其養(yǎng)以年,鮑謝焉足鄰。
縹緲松寥山,積翠下無路。風籟鐘微茫,鶴跡云散聚。如聞定中僧,禪窟勸小住。牽月濯巾瓶,江光漾高樹。
荒蒲亂葦簇人煙,
指點江州一望間。
惜取看人閑目力,
琵琶亭上看廬山。
鑿破鴻濛路便通,云山萬里笑談中。何來聲勢如雷震,絕妙機關用火功。窗戶千門開向日,輪回百轉動生風。莫怪九州成鐵錯,蕩平軌道自西東。百年夷禍此胚胎,萬軸如飛去又來。駿馬終嫌千里鈍,金牛何事五丁開。云山過眼真同幻,眠食從心且自陪。不盡秋風涼意感,蕭蕭蘆荻傍車栽。
玉鏡多情,烏衣無夢。春寒側側疏簾重。誰家初試素羅衣,滿階微雨梨花凍。
不入紅樓,不來畫棟。纖纖剪向云間弄。竹窗筠幾主人貧,年年與爾閑居共。
剛是沿溪飄泊。忽又隨風前卻。暗地恁相夸。可憐他。
那個輕紈兜住。何處碧紗籠去。到處只惺惺。卻輸卿。
玉醴浮雙井,金瓶灑八公。會當行汲去,不是后園中。
改邑君莫問,枕流誰可同。泠然飲仙液,云水思無窮。
京邸從游道誼長,
遙聞惡耗倍心傷。
平生有累慚高足,
此劫無辜更斷腸。
冷宦家風性樸素,
碩儒學術本循良。
可憐垂老還鄉(xiāng)日,
嚼齒含糊為國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