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蕭荷花祠
古廟陰林野火青,亂螢秋雨渚云腥。
波濤不洗曹娥恨,環佩空歸湘女靈。
銀燭雙懸吹裊裊,錦帆孤逗落冥冥。
殷勤欲采蘋花薦,尤睹清霜拂幔鈴。
古廟陰林野火青,亂螢秋雨渚云腥。
波濤不洗曹娥恨,環佩空歸湘女靈。
銀燭雙懸吹裊裊,錦帆孤逗落冥冥。
殷勤欲采蘋花薦,尤睹清霜拂幔鈴。
古老的廟宇隱藏在陰森樹林中,野火閃爍著幽綠的光;秋雨里亂螢飛舞,洲渚上的云仿佛帶著腥味。洶涌波濤也洗不掉曹娥的怨恨,湘水女神的魂魄徒然歸來。銀燭成雙懸掛,燭光裊裊搖曳;孤獨的錦帆在昏暗的暮色中停泊。我滿懷誠意想采蘋花來祭奠,卻只見清霜吹拂著幔帳上的鈴鐺。
陰林:陰森的樹林。
渚云腥:洲渚上的云仿佛帶著腥味,形容環境的陰森。
曹娥恨:曹娥為救父投江,其怨恨指她的悲慘遭遇。
環佩:本指女子佩戴的玉佩,這里代指湘水女神。
裊裊:形容燭火搖曳的樣子。
錦帆:華麗的船帆。
逗:停泊。
蘋花:一種水生植物,常用來祭祀。
幔鈴:幔帳上的鈴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一個秋雨之夜泊船于蕭荷花祠,周圍陰森的環境觸發了他的情思,聯想到歷史上的悲劇人物,從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動蕩、民生疾苦,詩人借景借古抒發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和典故抒發對悲劇人物的同情與自身的哀怨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廣為人知,但展現了詩人較高的藝術創作水平。
茅屋擁紅爐
聊在山中宿
枉卻幾上燈
無書供夜讀
憶賦思玄意獨深,山川蕭瑟幾登臨。百年祇合持螯醉,萬事何妨擁鼻吟。海上斷云秋漠漠,天邊落木歲陰陰?;綇]岳風流遠,此日詞人可共尋。
門巷蕭條轍跡回,病馀空愧草玄才。竹林已喜群賢集,蘿徑還期二仲來。寒日隱山孤磬起,殘霞臨水暮鴻哀。江邊歲晚梅花發,應對幽香數舉杯。
南畝猶勤馌,東郊尚晚春。
如何蠶未老,不見采桑人。
心非禪代荀文若
目識奸雄許子將
身茍未亡終篡漢
不知何德比文王
漾舟歸路興何賒,
水樹低涼一道斜。
菱蔓蒹葭都卷盡,
芙蓉炯炯獨開花。
今春閏好。怪重陽菊早。滿檻煌煌看霜曉。喚金錢翠雨,不稱標容,瀟灑意、陶潛詩中能道。
不應夸絕艷,曾妒春華,因甚東君意不到。又似鎖,三千漢女,偏教明妃、怨西風邊草。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龍山,醉狂吹帽。
京城重元宵,鰲火及明發。
士女嘻以游,清歌繞天闕。
胡彼風雪雱,而有此蕭瑟。
陰晴固難定,茲會胡可必。
行樂須少年,人生易華發。
從此復何為,且盡杯中物。
遙想京中暑氣闌,
猶思上苑有冰紈。
山莊咫尺何曾遠,
欲進瑤池一笑看。
十載河間學
三雍奏玉除
篋馀前代草
閣有秘方書
隱幾冠仍籜
清齋食是蔬
西園最相憶
飛蓋更何如
我昔初游筆架山,重巖絕巘窮躋攀。夕陽滿天下山去,山靈笑我真癡頑。
夢中來呼渴睡老,汝昨看山愛山好。好山不向月中看,誰識此山天下少。我歡躍起歡相迎,山靈挈我隨之行。騰地直上一千丈,此山屹立如在不夜城。九閽咫尺通帝京,四邊寂靜無人聲。舉頭不見團團月,卻是廣寒舊宮闕。萬戶千門無點塵,珠斗銀潢共清絕。此時姮娥露真面,云錦衣裳飏紅電。須臾放出大光明,融結此山成一片。山耶月耶兩不知,浩浩長空亙秋練。
山靈語我此奇景,除卻此山無處見。此山南來第一真洞天,今作窮妻湯沐縣。繞縣遍種丹桂花,靈根來自海市鮫人槎。云是結璘使者手贈春風芽,此山樵童漁女一一皆以花為家?;ㄩ_花落一十二萬載,古樹今樹不斷香橫斜。偶然桂子月中墮,當作瑤池靈藥可。白兔誰聞天上舂,青鸞自寄山中果。人生得入此山游,仙箓何事更向佺鏗求。此山一草一木一猿一鶴俱是不凡品,而況餐煙吸露之靈修。
我心默默方然疑,忽聞侍從傳語山靈知。近來吳剛老病疲,其屬八萬四千戶,斤斧往往乖常儀。一去蓬萊十日不復返,聞其爛醉蒲桃新酒無醒時。頃間問游下方客,落落冰玉無俗姿。吳剛修月不稱職,今后其人客代之。
山靈賀我促我頓首謝,我有我志請畢今夕語。我之學儒僅僅知謳?,我之學農僅僅習耕稼。其他一切愚過移山公,而況生平懶同嵇叔夜。塵世不愿受羈勒,天府何堪任驅駕。幸為更乞恩外恩,曲恕草茅蟣虱臣。七寶樓臺非我事,匠材別選寧無人。
山靈對我長太息,叱咤一聲如霹靂。驚回春夢落河海,依舊青鐙閃蓬壁。東窗指顧榑桑紅,照見此山最上芙蓉峰。
繡衣曾染禦爐香,
玉尺頻承黼座光。
風憲一官依北闕,
文星三度照南方。
尚書望重司喉舌,
宗匠才高備棟梁。
小草幸蒙親手植,
愿隨萊綵晉霞觴。
都講才人幔絳紗。羅胸流略自名家??蓱z絕代南州女,猶寫前朝北勝花。
傾國恨,又天涯。東風吹淚暗胡沙。青松紅杏牛腰卷,持抵傷春意未賒。
香檀素手。緩理新詞來伴酒。音調凄涼。便是無情也斷腸。
莫歌楊柳。記得渭城朝雨后??吐访C!锥葨|風春草長。
蒼天長保紅顏好,蒼天莫遣紅顏老。攜手祝蒼天,百年同枕眠。
蟾蜍圓幾月,潘鬢驚凋謝。桃葉是同鄉,相親無別腸。
朱顏暈酒,方瞳點漆,閑傍松邊倚杖。不須更展畫圖看,自是個、壽星模樣。
今朝盛事,一杯深勸,更把新詞齊唱。人間八十最風流,長帖在、兒兒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