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劉緘三座師七秩
繡衣曾染禦爐香,
玉尺頻承黼座光。
風憲一官依北闕,
文星三度照南方。
尚書望重司喉舌,
宗匠才高備棟梁。
小草幸蒙親手植,
愿隨萊綵晉霞觴。
繡衣曾染禦爐香,
玉尺頻承黼座光。
風憲一官依北闕,
文星三度照南方。
尚書望重司喉舌,
宗匠才高備棟梁。
小草幸蒙親手植,
愿隨萊綵晉霞觴。
您曾身著繡衣沾染御爐的香氣,手持玉尺屢次承蒙帝王的恩光。擔任監察要職依傍朝廷,文曲星三度照耀南方(指多次主持南方科舉)。您有尚書的聲望執掌喉舌要職,具宗匠之才堪為國家棟梁。我如小草有幸蒙您親手栽培,愿效仿老萊子獻彩衣,敬上美酒為您祝壽。
繡衣:漢代侍御史所穿的繡衣,后代指御史官職。
禦爐香:宮中御爐的香氣,代指在朝廷近侍的經歷。
玉尺:比喻選拔人才的公正標準。
黼座:皇帝的座位,代指帝王。
風憲:御史監察之職。
北闕:代指朝廷。
文星:文曲星,喻指文才出眾者。
喉舌:比喻傳達帝王旨意的重要官職。
宗匠:指學術或技藝上有重大成就、堪為宗師者。
萊綵:用老萊子斑衣娛親典故,指孝養長輩的美行。
霞觴:盛滿美酒的酒杯,祝壽之辭。
此詩為作者在座師劉緘七十壽辰時所作。劉緘或曾為作者科舉考官(座師),且多次主持南方科舉(‘文星三度照南方’),作者通過此詩贊頌其仕途功績、才德聲望,并表達栽培之恩的感激與祝壽之情,反映清代科舉背景下的師生情誼。
全詩以祝壽為核心,前半闋贊頌座師的仕途榮耀(‘繡衣’‘風憲’)與才德(‘宗匠’‘棟梁’),后半闋直抒感恩(‘小草幸蒙’)與祝壽(‘萊綵晉霞觴’),結構嚴謹,情感真摯,是清代典型的壽師類詩歌,兼具文學性與歷史價值。
永晝嬪嬙小燕闌,投壺雅戲集清歡。眾中最覺天機巧,平送筠籌覓倚干。
瓊花何意也愁人,且遣當杯酒入唇。萬事揚州成舊夢,三生杜牧失前身。雷塘螢火猶侵夜,官閣寒梅待放春。吟罷新詩轉惆悵,二分明月竹西塵。
歸自沙丘后,因專定策功。國由中府令,帝在望夷宮。
遠眼模糊望不真,曉窗寂寞問歸人。有形字更憑誰指,無譜書偕造物論。極浦生潮初潤玉,晴沙如雪宛鉤銀。奇山宕外留題遍,北到幽燕西到秦。
架垂馬乳收論斛,港種雞頭采滿船。黿鼎若為占食指,曲車未用墮饞涎。
中年哀樂總無端,鏡里頭顱漸改觀。姓氏人嗤盲子夏,布衣自愧老方干。名心未凈時漚起,世味略嘗猶酒酸。差幸先人遺業在,不須饘粥鬻儒冠。
延秋門冷夜啼烏,寶玦王孫泣路隅。已棄此身同腐鼠,有威平日假妖狐。北庭飛雪行頭遠,南斗流星應象殊。待唱迎鸞收野哭,五陵佳氣未全無。
我有不平事,君有游俠風。相逢易水上,與君道隱衷。憶昔負意氣,結交杯酒中。君既遭家變,我正哭途窮。銷磨名場里,音問屢不通。去年君來訪,喜君氣如虹。今年君復過,勸君理舊功!誰知別君后,遇暴折我躬。君為我感憤,慷慨欲從戎。感君意氣重,肝膽古英雄。喑嗚風云壯,抑塞天地空。寶劍切切鳴,光芒照眼紅。遇讎逝不避,利刃試新礱。
卜居太史乍江潭,攜酒仙郎更夕嵐。戶列三峰天上下,堂開六洞地東南。侵階瀑色懸空翠,八座云光散郁藍。十里衙齋山路近,盡教明月候歸驂。暫解朝紳臥越臺,重飛仙舄傍崔嵬。寒巖雪噴雙龍下,疊嶺云驅萬鷲回。花木平泉春縹緲,藤蘿谷口暮徘徊。臨池莫詫山陰興,今日登高盡賦才。
昆崙左右兩招提,中起孤高雉堞西。不見燒香成宿霧,虛傳裁錦作障泥。螢流花苑飛星亂,蕪滿春城綠發齊。長憶憑欄風雨后,斷虹明處海天低。
六朝臺榭好山川,丞相遙分造化權。兩府規模遵故事,二南風什聽新篇。平反庶獄棠廬外,約束諸侯玉帳前。莫訝依依戀行色,壽藩書命最多年。
寶地珠林隱白沙,曾隨行客過柴車。遙想故人開梵處,毿毿花雨落加裟。江東紙價近能高,詞客春來興倍豪。老去才情渾短盡,空勞雪繭到東皋。
愛汝忘年叟,遺予不韻詩。自言曾著述,到老負襟期。懶去樵空葉,狂來釣廢絲。相逢何草草,一別即留思。
天氣困人梅雨后。百計難排永晝。門外驪歌又。銷魂最是分離后。一樣飄零因奮斗。千里情懷依舊。國事增心疚。莫將別淚盈羅袖。
象戲宮娥共雅歡,團團犀玉布牙盤。蹉車避馬尋常事,卻是堤防疊炮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