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
蕩艇入南山,晴湖凈如拭。系纜枯樹根,寒煙生微白。
偃臥周山阿,腳步層巖隙。方丈出松巔,亭亭高百尺。
入門逢老僧,塵纓頓若失。說法水月心,妙香浮廣澤。
落花滿空林,披云坐磐石。置身在霄漢,庶以慰營魄。
安得常如此,元言共朝夕。月出竟忘歸,零露沾衣濕。
蕩艇入南山,晴湖凈如拭。系纜枯樹根,寒煙生微白。
偃臥周山阿,腳步層巖隙。方丈出松巔,亭亭高百尺。
入門逢老僧,塵纓頓若失。說法水月心,妙香浮廣澤。
落花滿空林,披云坐磐石。置身在霄漢,庶以慰營魄。
安得常如此,元言共朝夕。月出竟忘歸,零露沾衣濕。
劃船駛入南山,晴朗的湖面潔凈如被擦拭過。把船纜系在枯樹根上,寒冷的煙霧泛起微微白光。仰臥在山坳中,腳步探尋著層巖的縫隙。一座小寺廟出現在松頂,高高挺立有百尺之高。走進門遇到一位老和尚,世俗的煩惱頓時消失。老和尚講解佛法,如水中月般空靈,妙香在廣闊的湖澤上飄散。落花鋪滿了空寂的樹林,撥開云霧坐在磐石上。感覺自己置身于云霄之上,或許能以此慰藉心靈。怎能常常如此呢,真想與高僧一起朝夕探討玄理。月亮出來了竟然忘了回去,露水沾濕了衣裳。
蕩艇:劃船。
拭:擦拭。
系纜:把船纜系上。
偃臥:仰臥。
山阿:山坳。
方丈:指寺廟。
塵纓:世俗的煩惱。
說法:講解佛法。
水月心:像水中月一樣空靈的心。
妙香:指佛法的微妙香氣。
霄漢:云霄,高空。
營魄:魂魄,心靈。
元言:玄言,指道家或佛家的哲理。
零露:露水。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塵世中感到疲憊,偶然來到南屏山,被這里的自然景色和寺廟的寧靜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以表達內心對這種超脫世俗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世俗的厭棄和對自然與禪意生活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將自然景色與禪理融合。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空靈境界的獨特感悟。
五仙騎五羊,何代降茲鄉。
澗有堯年韭,山余禹日糧。
樓臺籠海色,草樹發天香。
浩嘯波光里,浮溟興甚長。
面南一片黑,俄起北風顛。
浪潑巴陵樹,雷燒鹿角田。
魚龍方簸蕩,云雨正喧闐。
想赭君山日,秦皇怒赫然。
新荊棘路舊衡門,又駐高車會一尊。
寒骨未沾新雨露,春風不長敗蘭蓀。
丹誠豈分埋幽壤,白日終希照覆盆。
珍重昔年金谷友,共來泉際話幽魂。
偶背雕籠與我違,四方端佇竟忘歸。
誰家白日云間見,何處滄洲雨里飛。
曾啄稻粱殘粒在,舊翹泥潦半蹤稀。
憑人轉覺多相誤,盡道皤然作令威。
江上青蓮宮,人間蓬萊島。
煙霞與波浪,隱暎樓臺好。
潮門梵音靜,海日天光早。
愿與靈鷲人,吟經此終老。
行盡崎嶇路,驚從汗漫游。
青天豁眼快,碧海醒心秋。
便欲尋河漢,因之犯斗牛。
九霄身自致,何必遇浮丘。
寒月破東北,賈生立西南。西南立倚何,立倚青青杉。
近月有數星,星名未詳諳。但愛杉倚月,我倚杉為三。
月乃不上杉,上杉難相參。眙??子細視,睛瞳桂枝劖。
目常有熱疾,久視無煩炎。以手捫衣裳,零露已濡霑。
久立雙足凍,時向股?淹。立久病足折,兀然黐膠黏。
他人應已睡,轉喜此景恬。此景亦胡及,而我苦淫耽。
無異市井人,見金不知廉。不知此夜中,幾人同無厭。
待得上頂看,未擬歸枕函。強步望寢齋,步步情不堪。
步到竹叢西,東望如隔簾。卻坐竹叢外,清思刮幽潛。
量知愛月人,身愿化為蟾。
巨浸吞湘澧,西風忽怒號。
水將天共黑,云與浪爭高。
羽化思乘鯉,山漂欲抃鼇。
陽烏猶曝翅,真恐濕蟠桃。
華表翹風未可期,變丁投衛兩堪疑。
應緣失路防人損,空有歸心最我知。
但見空籠拋夕月,若何無樹宿荒陂。
不然直道高空外,白水青山屬臘師。
南溟吞越絕,極望碧鴻蒙。
龍渡潮聲里,雷喧雨氣中。
趙佗丘垅滅,馬援鼓鼙空。
遐想魚鵬化,開襟九萬風。
汗漫鋪澄碧,朦朧吐玉盤。
雨師清滓穢,川后掃波瀾。
氣射繁星滅,光籠八表寒。
來從云漲迥,路上碧霄寬。
短翮后飛者,前攀鸞鶴翔。力微應萬里,矯首空蒼蒼。
誰昔探花源,考槃西岳陽。高風動商洛,綺皓無馨香。
一朝下蒲輪,清輝照巖廊。孤醒立眾醉,古道何由昌。
經術震浮蕩,國風掃齊梁。文襟即玄圃,筆下成琳瑯。
霞水散吟嘯,松筠奉琴觴。冰壺避皎潔,武庫羞鋒铓。
小子書代耕,束發頗自強。艱哉水投石,壯志空摧藏。
十年侶龜魚,垂頭在沅湘。巴歌揜白雪,鮑肆埋蘭芳。
騷雅道未喪,何憂名不彰。饑寒束困厄,默塞飛星霜。
百志不成一,東波擲年光。塵生脫粟甑,萬里違高堂。
中夜恨火來,焚燒九回腸。平明梁山淚,緣枕霑匡床。
依泊洞庭波,木葉忽已黃。哀碪搗秋色,曉月啼寒螀。
復此櫂孤舟,云濤浩茫茫。朱門待媒勢,短褐誰揄揚。
仰羨野陂鳧,無心憂稻粱。不如天邊雁,南北皆成行。
男兒白日間,變化未可量。所希困辱地,剪拂成騰驤。
咋筆話肝肺,詠茲枯魚章。何由首西路,目斷白云鄉。
熠燿游何處,蟾蜍食漸殘。
櫂翻銀浪急,林映白虹攢。
練彩連河曉,冰暉壓樹干。
夜深高不動,天下仰頭看。
南云哭重華,水死悲二女。
天邊九點黛,白骨迷處所。
朦朧波上瑟,清夜降北渚。
萬古一雙魂,飄飄在煙雨。
隔政代君侯,多慚跡令猷。
山光來戶牖,江鳥滿汀洲。
雅韻征朝客,清詞寫郡樓。
至今謠未已,注意在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