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維舟君山看月二首 一
汗漫鋪澄碧,朦朧吐玉盤。
雨師清滓穢,川后掃波瀾。
氣射繁星滅,光籠八表寒。
來從云漲迥,路上碧霄寬。
汗漫鋪澄碧,朦朧吐玉盤。
雨師清滓穢,川后掃波瀾。
氣射繁星滅,光籠八表寒。
來從云漲迥,路上碧霄寬。
浩渺的湖水鋪展著澄澈的碧綠,朦朧中月亮如白玉盤般升起。雨師清除了世間的污濁,河神掃平了湖中的波瀾。月光閃耀使繁星暗淡失色,清光籠罩八方一片寒意。月光從遙遠的云間涌來,前路在碧空下顯得格外寬闊。
汗漫:形容水面廣闊浩渺。
澄碧:清澈碧綠的湖水。
玉盤:比喻月亮。
雨師:神話中掌管雨的神。
滓穢:污濁、雜質。
川后:傳說中的河神。
八表:八方之外,指極遠的地方。
漲迥:指云氣涌起,距離遙遠。
碧霄:藍天。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中秋佳節,乘船停靠在君山時,被眼前的月色所觸動而創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在旅途中欣賞美景,心境較為閑適。
這首詩描繪中秋君山月夜之景,主旨是贊美自然美景。其特點是意境開闊,想象豐富。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和獨特感受。
品目寒松天語憂,遂良須鬢照千秋。
手栽陵樹成新蔭,想對薰弦散郁憂。
絕世明姿韜未得,中朝儒效僅能收。
七旬太保方承賜,同向耆陰社里游。
五十登途別舊鄰,
廣文寒署涉通津。
歸來七十還加七,
多見人間五輩人。
嫣紅姹紫江南路。黃昏一陣簾纖雨。
新月上雕梁。蘭閨卸晚妝。
香衾曾共擁。私比桐花鳳。
清夢欲成時。空山叫子規。
流水斷橋,壞壁春風,一曲韋娘。
記宰相開元,弄權瘡痏,全家駱谷,追騎倉皇。
彩鳳隨鴉,瓊奴失意,可似人間白面郎。
知他是:燕南牧馬,塞北驅羊。
啼痕自訴衷腸,尚把筆低徊愧下堂。
嘆國手無棋,危涂何策,書窗如夢,世路方長。
青冢琵琶,穹廬笳拍,未比渠儂淚萬行。
二十載,竟何時委玉,何地埋香。
肅我嚴駕,登彼絕阪。目極天淵,曾不知遠。
曜靈舒光,樂彼鰷鰋。杲日既升,我徒既盈。
愿言斯適,至樂無聲。撫躬增愧,臨深可驚。
陟彼崇高,慨覽遐宇。前跡可究,興亡可悟。
安得英雄,廓彼神武。澤及飛沉,致馨梁甫。
黃金為骨松為姿,
道高曾鄙天人師。
有言遺我千古奇,
無人知,石虎吞卻木羊兒。
春風庭院少遲留,
爛熳紅英帶雨羞。
最是花邊情緒惡,
看花狼藉為花愁。
江鄉舊侶多零落,詩酒過從獨有君。
小別那知成永訣,他年誰與定吾文。
難忘共步橋邊月,未忍回看渡口云。
一卷芳華初禊草,幾回吟諷對爐薰。
東坡與子由,詩句每惻楚。
終身彭城夢,未遂對床雨。
老泉玉淵洄,彌感青松樹。
讀君告哀文,舌撟不能語。
渺矣澎湖嶼,海中天一涯。
島開環四面,民聚約千家。
風剝山無樹,潮侵石有花。
捕魚生計足,不解植桑麻。
花信風高雨又收。風雨互遲留。無端燕子,怯寒歸晚,閑損簾鉤。
彈棋打馬心都懶,攛掇上春愁。推書就枕,鳧煙淡淡,蝶夢悠悠。
秦篝小炷銷宮餅。繡衾一疊文鴛冷。儂已不成眠。知伊更可憐。
晨光生牖里。曉幕長孤起。春夢太分明。關人半日情。
誰云瓊管遠,聞說似青丘。
奇甸三千里,仙居十二樓。
波搖南斗近,月迥夜珠浮。
莫更隨槎往,飄飄犯女牛。
北望盧龍,痛精衛、魂填溟漲。何幸得、南樓老子,下官無恙。
千里相思風雨夕,十年重過江湖上。笑故人、只有一杯莼,為君餉。
飛蝶夢,游絲漾。騎馬地,朝雞唱。算半生白發,星星愁釀。
笠澤煙波宜載酒,泰山日觀聊攜杖。再休提、宋玉賦秋風,悲哉狀。
新雨濕柔沙,清溪繞岸斜。一輪殘日影,幾片遠天霞。薄靄生秋草,微風拂徑花。牛羊歸牧笛,散入野人家。
嵐氣落高岑,崎嶇石徑深。空山驚馬足,清磬豁人心。穿峽泉聲咽,凌霄樹影森。松濤傳萬壑,盈耳海潮音。
暫借維摩室,氈分十笏寬。蕨薇留客意,雞酒故人歡。云凈秋空碧,山深露氣寒。老僧先入定,獨憑石闌干。
杰閣倚諸天,當窗璧月圓。澗光澄夜氣,山影淡秋煙。心目空千古,虛靈凈萬緣。非關灰木者,寂滅學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