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述懷呈滌生師用何廉舫太守除夕韻同次青仙屏彌之作 其九
死者已矣存者散,故園惆悵不勝春。
諫爭袁盎新承召,坐嘯孫登樂守貧。
往事悠悠同逝水,諸公袞袞共扶輪。
杜陵流落江湖久,老向人間逐后塵。
死者已矣存者散,故園惆悵不勝春。
諫爭袁盎新承召,坐嘯孫登樂守貧。
往事悠悠同逝水,諸公袞袞共扶輪。
杜陵流落江湖久,老向人間逐后塵。
死去的人已經逝去,活著的人也各奔東西,故鄉讓人惆悵,春意也難以消受。像袁盎那樣敢于諫爭的人剛得到征召,而如孫登一般的人則安于守貧。過去的事情如流水般悠悠遠去,諸位達官貴人共同推動著局勢發展。我像杜甫一樣流落江湖多年,年老了還在人間追隨他人的腳步。
袁盎:西漢大臣,以敢于直諫聞名。這里借指敢于諫爭之人。
孫登:三國時魏國人,隱居不仕,好讀《易》,善嘯。此處表示安貧樂道之人。
袞袞:連續不斷,常用來形容眾多、相繼。
杜陵:指杜甫,杜甫曾自稱“杜陵野老”。
這首詩是作者寫給曾國藩(滌生)的,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經歷了親友的離世、離散等變故,社會處于動蕩之中。作者或許仕途不順,如杜甫般漂泊江湖,在這樣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抒發人生感慨,表達對故舊離散的哀傷和自身漂泊的無奈。它在藝術上用典精妙,意境深沉,展現了作者較高的文學素養。
昔予丁丑冬,一月舉二子。節應嘉平初,相距越旬耳。是時計父年,四十四齡始。韶光忽以邁,予既七十矣。隙駒夫何常,人生一彈指。兩兒并及壯,舉子若相俟。去秋與今春,厥歲為壬癸。天敘兩孫行,依次射蓬矢。老夫對之狂,挲摩溢私喜。緬懷千載上,競述二程美。亦生壬癸年,歷系森可紀。吁嗟黃口雛,敢與先賢擬。維茲歲干符,益應動仰止。興發成孤吟,揮毫授側理。異日捧遺章,庶幾念前軌。古人泣祖硯,奮力著芳史。
繩繩厥承,忠厚之教。庶其紹之,以食斯報。
自愛清游自愴神,五千里外獨歸身。馬嘶平野呼鷹吏,犬吠寒沙射雁人。直北關山初合凍,近南氣候漸知春。蒼苔白石梅花路,長憶驅車魯水濱。
曉來新霽上簾櫳。頃刻透春風。竹葉欣欣浮白,梅花漠漠燃紅。乾坤收拾,塵埃掃蕩,談笑雍容。還我金甌無缺,今年拭目群雄。
前岡新路捷,后岡舊路長。負薪歸長路,捷路有豺狼。
翩翩黃叔度,瀟灑絕塵襟。自是風流況,兼之蘭蕙心。標清疑片玉,價重愧雙金。無柰別離急,相思錦水深。
舍筏求香偈,因泉演妙音。是明捐俗網,何獨在山林。繚繞藤軒密,逶迤竹徑深。為傳同學志,茲宇可清心。
此個散人姓賈。悟徹身軀是假。急急便投真,物外修完純嘏。純嘏。純嘏。內飲何須持斝。
嫵媚復嫵媚,不道李與桃。阿嬌十四著繡袍,錦襦雙佩并州刀。自從貞觀見天子,宮妝靚麗珠鞋高。親挑佛燈誦佛語,邂逅君王淚如雨。未央前殿恰垂簾,白馬道場齊抱杵。提兵誰遣太法師,縳賊親煩長公主。大云經梵不足聽,天堂火發延御屏。雨露新歸奉宸監,浮屠鬼戰金輪庭。李花不開媚娘舞,海內紛紛爭好武。道旁誰遇觸邪冠,骨肉不如巖下土。
阿姊卻從何處來,芙蓉有露濕香腮。相呼相應棹船去,知是鄰家斗鴨回。
花到上林開。
庭戶無塵雜,軒楹凈埽除。爐煙消晚坐,簾日照晨梳。清逸吟邊興,騫騰醉里書。時看問奇者,來覓子云居。樹影覺秋疏,山光映晚除。溪毛和雨薦,石發任風梳。艾蒳窗馀篆,蕓暉架有書。呼兒具毫楮,應欲賦閑居。閑懷聊自適,老態詎難除。白發從千丈,清風每一梳。眾峰陪獨詠,孤枕伴群書。況有能吟侶,時來慰索居。
康王疋馬渡江時,北望誰能有所思。洛社末由恢土宇,臨安何忍奉郊祠。兩朝和議愁通表,一卷褒忠漫有詩。只賴皇天知此意,墓林長聳向南枝。
才消溽暑又秋涼。籬下菊花香。安排樽酒邀詩友,共來賞魏紫姚黃。玉露迎風輾轉,瓊枝弄影低昂。爭奇斗艷到重陽。晚節更稱強。梧桐葉大空搖蕩,擋不住凜洌寒霜。唯有此君獨秀,卓然傲立群芳。
細細沙痕落,流金在井泉。山人邀我飲,化骨共為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