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 其二 舟次皋亭
胭脂染出相思稿,輕帆畫中留住。錦濕山屏,綃明水檻,紅得溪橋無路。天生艷土。倒萬斛流霞,醉伊鷗鷺。便是仙源,不須重問舊漁父。
湔裙時節過了,正疏疏密密,搖飏煙縷。唾暈堪憐,啼痕似別,全仗輕陰調護。春心自苦。莫認作尋常,妒花風雨。有約重來,美人休怨楚。
胭脂染出相思稿,輕帆畫中留住。錦濕山屏,綃明水檻,紅得溪橋無路。天生艷土。倒萬斛流霞,醉伊鷗鷺。便是仙源,不須重問舊漁父。
湔裙時節過了,正疏疏密密,搖飏煙縷。唾暈堪憐,啼痕似別,全仗輕陰調護。春心自苦。莫認作尋常,妒花風雨。有約重來,美人休怨楚。
如胭脂染就的相思畫卷,輕揚的船帆仿佛停駐在畫中。山色如濕潤的錦繡屏風,水欄似明麗的薄紗,紅花遍染竟讓溪橋難尋路徑。這方水土天生艷麗,如傾倒萬斛流霞,令鷗鷺也沉醉其中。此處便是人間仙境,無需再問當年的武陵漁父。洗衣的時節已過,紅花正疏密相間,在煙縷中輕輕搖曳。那花瓣上的露珠惹人憐愛,似離別的淚痕,全靠輕陰的云朵細心呵護。春心本就自尋煩惱,莫要當作尋常的摧花風雨。若有約重來,美人請莫要埋怨這春的短暫。
胭脂:此處形容紅花艷麗如胭脂染就。
錦濕山屏:錦,錦繡;山屏,如屏風般的山,形容山色如濕潤的錦繡。
綃明水檻:綃,薄紗;水檻,水邊欄桿,形容水欄明麗如薄紗。
萬斛流霞:斛,古代容量單位;流霞,流動的云霞,此處形容花團錦簇如流霞傾泄。
仙源:化用桃花源典故,指如仙境般的所在。
湔裙時節:古代春季婦女洗衣的時節,代指初春。
唾暈:指花瓣上圓形的露珠,如唾沫留下的痕跡。
妒花風雨:指摧殘花朵的風雨,常喻指阻礙美好事物的外力。
此詞為舟行至皋亭(今杭州附近)時所作。春日舟中,作者見兩岸紅花盛景,山青水秀,觸發對自然之美的感慨;又因花期將過,花影朦朧,生出發自內心的憐惜,遂以詞寄情,記錄此刻的所見所感。
全詞以‘舟次皋亭’所見春景為線索,上片濃墨重彩描繪紅花遍染的艷麗之景,下片轉寫花影朦朧的嬌弱之態,由景入情,既贊自然之美,又憐美好易逝,末句‘有約重來’更添溫情。語言精致,意境交融,是一首刻畫春景與情思的佳作。
一代姚崇未易才,行邊新色李臨淮。
智囊隃度機奇中,獻廟雷仝議久諧。
繞涿除非崔氏藝,隱宮長是太常齋。
金錢志墓尋常事,抵死英雄恨不埋。
滿地紅飛成畫景。馀別院、短柯風冷。化工不肯棄零縑,也抹上、胭脂粉。
春來酣處歸期緊。聽一夜、小樓雨陣。子規生怕看花遲,特喚起、春眠醒。
下山雖幸免顛躋,驟雨冥冥步轉迷。白馬已翻青嶂去,黃鸝猶戀綠林啼。人皆有路通霄漢,我獨無橋渡澗溪。且傍田塍攲側過,從教甲子混涂泥。
連宵風雨太飄飖,頗訝龍吟意氣豪。三座危橋過不易,一溪湍水漲能高。棲遲王事嗟何及,咫尺威顏敢告勞。袖取豐年天上去,洗泥準擬醉香醪。
寶熏降自九重天,再款龍祠禮亦專。謝雨歸來還得雨,今年必定作豐年。彌天膏潤人皆喜,連日奔馳我獨賢。回首家山今不遠,固應慚恨不歸田。
門橫野水席凝塵,
束缊誰能問乞鄰。
除是千廬貴游客,
中林時復訪幽人。
把袂江亭歲欲徂,春風依舊長?蕪。楚天漠漠人南北,君向秦中我向吳。
惜別看花并馬游,天涯此日共淹留。萍蹤倏忽隨流轉,碌碌風塵易白頭。
話別江亭日欲晡,片帆風送下姑蘇。他年訪我衡門下,松竹蕭然一老夫。
杯酒淋漓話轉濃,嶺云籠樹暮重重。清時投劾非高尚,直道從來世不容。
渭樹江云此地分,且捐武事共論文。關西理學今誰主,屈指儒林已到君。
老大愁相別,紛紛鬢欲斑。
雨封明月峽,水礙白鹽山。
迢遞看持節,逡巡聽賜環。
西江如箭急,數寄尺書還。
六師奮威棱,大將咸鷹揚。
吾皇嗣洪業,講武肅萬方。
命閱三大營,組練耀日光。
載旌建前茅,列校開長揚。
群蒐技擊盛,七萃簡視良。
泰阿挾飛刺,繁弱各蹶張。
行將破匈奴,指顧平西羌。
所期樹勛伐,勒駿書旂常。
冰天桂海滿才名,皓發童顏稱上卿。
江右到來三尺重,扁舟歸去一帆輕。
雪消南浦傷心碧,梅吐西湖撲鼻清。
欲卸朝衫恐難必,壽朋胥試有深情。
江雨迷離江水浮,
隔江遙指五層樓。
望中不敢攜吟管,
吹笛仙人在上頭。
自來寶婺天險,控閩關粵戶。落帆近、八詠樓邊,煙起亂山日暮。正野烏、如啼似哭,哀聲聒遍江頭樹。嘆荒涼滿眼,古城冷云堆絮。
卻憶前朝運盡,動地捲、暗塵征霧。黑云都、鐵騎臨江,火荼千隊紅素。倚長劍、天回紫電;攢繡鎧、霜明金縷。壓雙溪,一片刀光,驚鷗泣鷺。
淮南開府。百戰歸來,破家團一旅。明月下、椎牛饗士,灑血嬰城,炮激紅珠,箭飛白雨。梯沖舞合,蚍蜉援斷,湯池鐵嶂終何用,忽長鯨、蹴浪飛空渡。兜鍪擲去,薪樓風捲朱殷,百口一時焦土。
而今城下,戰壘銷殘,剩敗蘆折苧。且莫問、初平廟貌,帝女仙蹤,鐵嶺琴書,繡川歌舞。但攜杯酒,赤松山畔,細尋斷簇呼皋復,寫招魂、些付鹍弦柱。不知天上英靈,被發騎龍,暫時下否。
性為形之主,形乃性所依。
二者不終聚,性盡形可遺。
所以古志士,生死唯自持。
敏皇若不逮,蓄念人豈知。
修短何足介,圣凡更共之。
肖形百年中,百年能幾時。
奄忽溘朝露,此生亦虛縻。
百年白鹿得奇觀,雙澗風聲六月寒。七里每勞千里夢,九峰長作五峰看。兩知堂近流風在,獨對亭高縮地難。敢擬峨眉論小大,山連震澤水漫漫。
曾向廬山賦鹿鳴,呦呦千古有馀情。釣游地近憐新筑,弦誦風微愧老生。點易不知吾發短,聽歌還愛此泉清。偷閒尚記東曹夢,花柳前川策杖行。
嫁女楚楚造漆器,中人之家所有事。是第不為吳隱之,乃援象箸王杯例。
趣焚之火持急裝,徒步南登太守堂。堂上掄杖下堂詈,十二圍腰倒平地。
匍伏受責起牽衣,苦留不住飄然歸。徽州固是脂膏地,爾母瘠民吾樂饑。
何哉石城鄒吏目,以言謫官飯不足。其父來視之,怒其不養捶之哭。
兩家義方非中庸,中庸之道惟癡聾。
歷境取艱辛,會心在冥契。萬象驟生滅,稍縱即已逝。
陶野孟郊新,兼之殊絕詣。真體氣內充,老至律漸細。
所以論詩旨,不矜小巧慧。憶我交君久,斗韻森們閉。
空潭瀉古春,得句劇妍麗。漂泊轉西南,蜀黔游積歲。
歸媵詩百篇,坐對攬悲涕。君騁絕足塵,我苦匏瓜系。
六籍懸天壤,辣手鑿胸胃。惜哉君畏酒,曷由蕩蔭翳。
萬壑隔蒼梧,群峰榮睥睨。字字裂精誠,誠言動微睇。
作也如何愛。讀也如何愛。
讀也忙忙作也忙,忙里閑工在。
在也由人會。會也由人再。
再添會處會逾多,多亦忙何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