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無夢歸天臺 其一
天臺峻極橫海濱,金庭紫洞多真人。
先生舍道心照鄰,上有羲軒為逸民。
玉韞深山珠在水,圓折如虹難自晦。
萬乘知名欲見之,來謁西清頻召對。
亭亭孤云本無心,瑯瑯仙骨時所欽。
牢讓賜金兼好爵,俄辭堯闕復丘林。
事載緹紬誠可貴,跡寄煙霞愈無累。
還同麟鳳遇皇明,暫出巖扃作祥瑞。
天臺峻極橫海濱,金庭紫洞多真人。
先生舍道心照鄰,上有羲軒為逸民。
玉韞深山珠在水,圓折如虹難自晦。
萬乘知名欲見之,來謁西清頻召對。
亭亭孤云本無心,瑯瑯仙骨時所欽。
牢讓賜金兼好爵,俄辭堯闕復丘林。
事載緹紬誠可貴,跡寄煙霞愈無累。
還同麟鳳遇皇明,暫出巖扃作祥瑞。
天臺高聳橫在海邊,金庭紫洞有很多仙人。先生舍棄道心照亮鄰里,上古有伏羲、軒轅時代的逸民。美玉藏在深山,珍珠沉在水里,圓潤光澤如彩虹般難以自隱。皇帝知曉他的名聲想見他,他來西清殿多次被召見應對。他如孤云般高潔無心名利,仙骨不凡為時人所欽佩。堅決辭讓賞賜的金錢和官職,不久就辭別朝廷回到山林。事跡記載在史冊誠然可貴,蹤跡寄托于煙霞更無牽累。就像麒麟鳳凰遇到圣明之世,暫時走出山林成為祥瑞之兆。
峻極:高聳至極。
金庭紫洞: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真人:道家稱存養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
舍道:此處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可能指放下對某種道的執著。
羲軒:伏羲和軒轅,代指上古賢君。
逸民:古代稱節行超逸、避世隱居的人。
韞:收藏,蘊藏。
圓折:指物體的光澤、色彩等圓潤而有折光。
萬乘:指帝王。
西清:皇宮西部清靜之處,為皇帝研讀經史、召見大臣之所。
亭亭:孤高的樣子。
瑯瑯:形容清朗、高潔。
牢讓:堅決辭讓。
堯闕:借指朝廷。
丘林:山林。
緹紬:赤黃色的絲織品,常用來裝書,這里代指史冊。
巖扃:指山洞的門,借指隱居之處。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知,張無夢受到皇帝召見,但他不慕名利,堅決辭讓賞賜和官職,回歸山林。作者可能是在張無夢回歸天臺時創作此詩,以表達對他的贊美和敬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文人對這種高潔、超脫的隱士較為推崇。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張無夢不慕名利、回歸自然的高尚品格。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隱士的欣賞和對高潔品質的追求。
今歲花開幸粗康,
雖貧卻乃士之常。
秋亭玩罷歸來好,
竹影扶疏旭日涼。
影落秋池陰,斜陽在高樹。
荷根互偃仰,流光一朝暮。
園草日以黃,游客不如故。
層云出海子,重臺接城廡。
蕭條昨過往,林木長煙露。
嬉游上京地,士女雖無度。
自昔富庶邦,不謂變墟墓。
轅駒困芻秣,君子逐雞鶩。
孰知茶荈賤,已損饔飧數。
嗟嗟葉下禽,饑無殘餌哺。
五月重逢介玉觴,萬年茀祿詠鴛鴦。
平生愛客同嚴武,佳日吟詩拓菽莊。
益莢階蓂真瑞事,斟蒲樽酒正濃香。
雙星耿耿中天耀,覓句登堂頌壽康。
綺陌換斜陽。地老天荒。憑誰商略藕花塘。一語平生都說盡,只有悲涼。
廿載海生桑。孤抱微茫。還愁風雨近蠻鄉。留得瀟湘殘夢在,各自回腸。
江村暮色正蕭然,月在澄江水在天。
投分兩年蓮社約,銷魂今日木蘭船。
梅花臘近含情待,菊蕊寒深著意妍。
期爾穗城春色好,相逢應在百花前。
客枕難禁夜,醨樽不解愁。秋聲歸草樹,霜力到衣裘。
依約江南夢,留連海畔州。君休問新句,只有大刀頭。
細數平生舊,誰人到白頭。飄零無藉在,生死任羈愁。
太白今詩伯,元龍昔勝流。吾衰已如許,何得奉君游。
郁郁中原,蕭蕭老鬢,不如歸弄晴秋。計數間茅屋,罨畫東頭。
每當月吐長溪口,水明夜、雪鏡冰毬。幾村風葉,半灣煙渚,牧唱樵謳。
好趁淰淰寒流。去窈窕崎嶇,歷壑經邱。只離情還戀,梁苑朋游。
他鄉老輩如君少,新詩句、兀奡空幽。一樽尚暖,片帆聊卸,暫為君留。
昔年云中士,被褐離塵表。
相逢契夙心,結我平生好。
臨別海門東,贈以玄芝草。
殷勤再致辭,教壽浮丘老。
至今不敢遺,終身愿持保。
但恐風雪深,與時同枯槁。
金剛南際老番王,
反著襕衫入大唐。
牛首旃檀都賣了,
唯垂鼻孔不囊藏。
匯進群奸卒召戎,
萌芽培養自熙豐。
當時手植留遺愛,
只有巖前十八公。
解呼威羽歸丹穴,
可縛單于獻漢宮。
四面八方籠不住,
許來分坐此山中。
洛表樓堪倚,燕陲望不窮。
秋聲南送雁,寒意北隨風。
斂暝關云黑,銜規苑日紅。
凋年霜霰惡,慎勿損荊叢。
時人都說處貧難,我處貧時適所安。
得斗陳倉心便足,賒壺魯酒意猶歡。
囊常羞澀無由計,詩思豪吟盡可觀。
一事凄涼真受氣,朔風吹我布袍單。
赤山湖就頭,孟陽二三月。
綠蔽賁荇藪,湖就赤山磯。
大姑大湖東,仲姑居湖西。
衡門終日掩荒苔,
歲晚寒梅取次開。
斜入倒窺霜雪后,
嘉平臘近有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