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弦歌十一首 其七 湖就姑曲
赤山湖就頭,孟陽二三月。
綠蔽賁荇藪,湖就赤山磯。
大姑大湖東,仲姑居湖西。
赤山湖就頭,孟陽二三月。
綠蔽賁荇藪,湖就赤山磯。
大姑大湖東,仲姑居湖西。
在赤山湖的湖口處,正值孟春二月、三月之時。綠色的水草遮蔽了生長荇菜的湖澤,這里是湖口與赤山磯。大姑住在大湖的東邊,仲姑住在湖的西邊。
赤山湖:湖名。就頭:湖口。
孟陽:孟春,春季的第一個月,這里泛指二三月。
蔽賁(bì fén):遮蔽。荇藪(xìng sǒu):生長荇菜的湖澤。
磯:突出江邊的巖石或小石山。
大姑、仲姑:指湖神。
《神弦歌》是南朝樂府民歌,多為祭神樂歌。此詩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定,當時江南地區民間多有祭神習俗,這首詩可能是在祭祀湖神時所唱的歌謠,反映了當時的民間信仰和生活場景。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赤山湖的景色及湖神居住方位。其特點是語言質樸、畫面感強。它是南朝樂府民歌的一部分,對于研究當時民間祭神文化和地域風貌有一定價值。
九賢祠外駐車鈴,話別洼尊舊有亭。謝老功名總墅屐,蘇公詩酒著笙瓶。澤周苕霅歌黎庶,目極檣帆接紫冥。三度攀轅無計住,好山一路送篷青。群居廣廈說鳴鈴,問字遲來墨妙亭。濫列吹竽籌借箸,特慚汲綆井羸瓶。依韓已慰詩書愿,懷李無愁云樹冥。最是離情圖不盡,西湖楊柳六橋青。
雷觴淡如水,經年不濡唇。爰有擾龍系,為造英靈春。英靈韻甚高,蒲萄難為鄰。他年血食汝,應配杜康神。
曾向西湖醉寫詩,衰年六十嘆飆馳。一毫無補承平世,萬事俱非老死時。三竺禪窗猿已化,八梅吟冢鶴應悲。花秾月艷今如夢,臥聽長橋笛夜吹。
皓魄盈盈出絳霄,金莖孤倚夜迢迢。尊前風露清砧起,笛里關山一雁飄。楚客狂歌飛白雪,燕臺秋色晃銀橋。合歡況更逢知己,蔣徑梁園漫寂寥。
江門春色自何來,冷燄寒香暗里催。物化共看誰著眼,旅懷獨酌未成杯。勞勞人外虎溪月,落落更殘牛糞煤。野衲不知時序易,數株松樹一瓶梅。擾擾勞生又到春,鐘山投老倦蹄輪。乾坤有恨銷窮臘,江漢無情問隙塵。黑白異同今日夢,枯榮寵辱百年身。匡廬且縱陶潛酒,嬴得酡顏倚雪筠。
圣慈悲愿觀自在,小白花山住道場。海漩三昧覺澄圓,三十二應施無畏。有一眾生發大心,愿度我身及舍識。萬仞峰前撒手過,觀音豈復異人乎。
翁自析薪兒負薪,一生不似此年貧。折除卻得常強健,天定方知果勝人。
蒲柳迎秋不待黃,飽霜松柏正蒼蒼。歸朝譽自傾吳雋,避世情終慕楚狂。操茗豈能趨長史,擊鮮初不溷兒郎。何年小隱還城市,蕭寂門庭日月長。游舊烏衣幾俊人,忘年屬賞性情真。面城差適閑居樂,近市能安里舍塵。羈旅乍違莼菜國,覽揆欣遇菊花辰。君家佳句聊相贈,已是清明六世民。
束發好鼓琴,自謂甚易工。初得一聲似,曠若意已通。學之既十年,茲理彌無窮。吾未忘吾手,焉令諸有空。乳泉滴幽洞,箐木含遠風。至音非可求,只在天然中。
束馬懸厓險,關門郁不開。居然橫戟地,曾此掛弓回。浩蕩妖星落,蒼茫角吹哀。兵家爭間道,為語勒銘才。
立馬飛書萬眾看,雪花滿硯指皆寒。自憐衰憊今如此,枕上裁詩字未安。
不歐、不亞亦不倭,我發雖短未媕婀。我頭不與人同科,可屈、可伸奈我何!垂垂漸覺成盤螺,有如玉山長嘉禾。不似童山空峨峨。隨俗不隨鄉人儺,老子頭顱聊自摩。任人訕笑語言訛,閉門縮頸甘藏窩。道逢獰吏掩而過,抱璧相如避廉頗。自笑楊朱為一毛,有慚膚撓與目逃!幾莖衰發奚堅牢,如斯時世須餔糟。但余未能從時髦,耄矣老夫愛皤皤。
徙倚明霞上百盤,石門天際敞高寒。峰頭生讀黃庭罷,遍禮群仙白玉壇。一線懸崖鳥道通,石床鐘乳斗玲瓏。飛流萬尺無人到,誰縮廬山此洞中。洞底雙龍掛碧流,蜿蜒十里暮云愁。朝來拂拭仙人蹻,攜爾同登十二樓。臺殿崔嵬鎖玉京,白云遙按步虛聲。他時辟谷堪尋汝,絳節雙飛繞太清。萬仞嵯峨霧色重,青天誰削紫芙蓉。扶筇恍憶西游日,玉女盆邊第一峰。鹿田西下接魚磯,千頃寒流照客衣。薄暮亂山風雨過,不知潭底玉龍飛。文采曾驚六代豪,紫薇深鎖白云高。何人為啟藏書穴,搖落青山伴彩毫。絕頂寒云掛玉清,三山何處有蓬瀛。乘風自叱群羊起,不向黃冠道姓名。
去日有近遠,寒暑乃不同。手捉而喙飲,嗜欲南北通。是邦亦洙泗,人可牛與弓。良知盡虛市,妙質老耕農。彼時張曲江,此時余襄公。二子稍穎脫,一洗凡馬空。斯文隔裔土,后生昧華風。閩中要常袞,劍外須文翁。
客從南方來,酌我一甌茗。我酌初不啜,彊啜且復醒。既鑿渾沌氏,遂出華胥境。操戈逐儒生,舉觴還酩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