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有懷用東坡黃州寒食韻
新火滿山城,余餳送寒食。
花柳尚僵臥,對之增嘆惜。
素居緬古歡,愔愔汎瑤瑟。
巖云蔽屋角,翠滴簾波濕。
覽勝惱詩魂,澆愁憑酒力。
回首故園春,煙繚桐花白。
新火滿山城,余餳送寒食。
花柳尚僵臥,對之增嘆惜。
素居緬古歡,愔愔汎瑤瑟。
巖云蔽屋角,翠滴簾波濕。
覽勝惱詩魂,澆愁憑酒力。
回首故園春,煙繚桐花白。
新火燃遍了山城,吃剩下的糖粥送走了寒食節。花柳還仿佛在沉睡,面對它們更增添了我的嘆惜。獨居時緬懷往昔的歡樂,靜靜彈奏著瑤瑟。山巖上的云遮住了屋角,翠綠的水汽仿佛滴濕了簾波。游覽勝景攪擾了詩魂,只能靠酒力來澆愁。回首故鄉的春天,煙霧繚繞著潔白的桐花。
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節再起火,稱為“新火”。
余餳(xíng):吃剩的糖粥,餳指用麥芽或谷芽熬成的糖稀。
僵臥:指花柳好像還在沉睡未醒。
素居:獨居。
愔愔(yīn):安靜的樣子。
汎瑤瑟:彈奏瑤瑟,汎通“泛”,這里指彈奏。
覽勝:游覽勝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外地獨居,在清明時節,看到山城的景象,觸景生情,懷念起故鄉,從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較為平靜,但詩人個人處于一種孤獨思鄉的心境中。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清明時節的思鄉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將眼前之景與內心之情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風卷飛花自入帷,一樽遙想破愁眉。
泥深厭聽雞頭鶻,酒淺欣嘗牛尾貍。
通印子魚猶帶骨,披綿黃雀漫多脂。
殷勤送去煩纖手,為我磨刀削玉肌。
飄零洛社數遺民,詩酒當年困惡賓。
元亮本無適俗韻,孝章要是有名人。
蒜山小隠雖為客,江水西來亦帶岷。
卷卻西湖千頃葑,笑看魚尾更莘莘。
送君應典鹔鹴裘,憑仗千鐘洗別愁。
脫帽風流余長史,埋輪家世本留侯。
子河駿馬方爭出,昭義疲兵得少休。
定向秋山得佳句,故關黃葉滿行辀。
柏臺霜氣夜凄凄,風動瑯珰月向低。
夢繞云山心似鹿,魂驚湯火命如雞。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歲神游定何處,桐鄉知葬浙江西。
君為江南英,面作河朔偉。
人間一好漢,誰似張長史。
上書苦留君,言拙輒報已。
置之勿復道,出處俱可喜。
攀輿共六尺,食肉飛萬里。
誰言遠近殊,等是朝廷美。
遙知送別處,醉墨爭淋紙。
我以病杜門,商頌空振履。
后會知何日,一歡如覆水。
善保千金軀,前言戲之耳。
黃樓南畔馬臺東,云月娟娟正點空。
欲共幽人洗筆硯,要傳流水入絲桐。
且隨侍者尋西谷,莫學山僧老祝融。
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湯餠潑油蔥。
昌身如飽腹,飽盡還當饑。
昌詩如膏面,為人作容姿。
不如昌其氣,鬰鬰老不衰。
雖云老不衰,劫壞安所之。
不如昌其志,志壹氣自隨。
養之塞天地,孟軻不吾欺。
人言魏勃勇,股栗向小兒。
何如魯連子,談笑卻秦師。
慎勿怨謗讒,乃我得道資。
淤泥生蓮花,糞壤出菌芝。
頼此善知識,使我枯生荑。
吾言豈須多,冷暖子自知。
誰能斗酒博西涼,但愛齋廚法豉香。
舊事真成一夢過,高譚為洗五年忙。
清風偶與山阿曲,明月聊隨屋角方。
稽首愿師憐久客,直將歸路指茫茫。
我哀籃中蛤,閉口護殘汁。又哀網中魚,開口吐微濕。
刳腸彼交病,過分我何得。相逢未寒溫,相勸此最急。
不見盧懷慎,烝壺似烝鴨。坐客皆忍笑,髠然發其羃。
不見王武子,每食刀幾赤。琉璃載烝?,中有人乳白。
盧公信寒陋,衰發得滿幘。武子雖豪華,未死神已泣。
先生萬金璧,護此一蟻缺。一年如一夢,百歲真過客。
君無廢此篇,嚴詩編杜集。
天下幾人學杜甫,誰得其皮與其骨。
劃如太華當我前,跛?欲上驚崷崒。
名章俊語紛交衡,無人巧會當時情。
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柳絮飛時筍籜斑,風流二老對開關。
雪芽我為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惠山。
竹簟涼風眠晝永,玉堂制草落人間。
應容緩急煩閭里,桑柘聊同十畝閑。
上黨攙天碧玉環,絕河千里抱商顏。
試觀煙雨三峰外,都在靈仙一掌間。
造物何如童子戲,寫真聊發使君閑。
何當挈取西征去,畫作圍床六曲山。
昔飲雩泉別常山,天寒歲在龍蛇間。山中兒童拍手笑,問我西去何當還。
十年不赴竹馬約,扁舟獨與漁蓑閑。重來父老喜我在,扶挈老幼相遮攀。
當時襁褓皆七尺,而我安得留朱顏。問今太守為誰歟,護羌充國鬢未斑。
躬持牛酒勞行役,無復杞菊嘲寒慳。超然置酒尋舊跡,尚有詩賦镵堅頑。
孤云落日在馬耳,照耀金碧開煙鬟。邞淇自古北流水,跳波下瀨鳴玦環。
愿君談笑作石埭,坐使城郭生溪灣。
南行度關山,沙水清練練。
行人已愁絕,日暮集微霰。
殷勤小梅花,仿佛吳姬面。
暗香隨我去,回首驚千片。
至今開畫圖,老眼凄欲泫。
幽懷不可寫,歸夢君家倩。
狄生臂鷹來,見客不會揖。踞床咤得雋,借筯數禽入。
短后椈豹裘,猶濺猩血濕。指呼索酒嘗,快作長鯨吸。
半酣論刀槊,怒發欲起立。北方老猘子,狂突尚不縶。
要須此慓悍,氣壓邊烽急。夜走追鋒車,生斬活離級。
持歸獻天王,封侯穩可拾。何為走獵師,日使群毛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