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公餞子敦軾以病不往復次前韻
君為江南英,面作河朔偉。
人間一好漢,誰似張長史。
上書苦留君,言拙輒報已。
置之勿復道,出處俱可喜。
攀輿共六尺,食肉飛萬里。
誰言遠近殊,等是朝廷美。
遙知送別處,醉墨爭淋紙。
我以病杜門,商頌空振履。
后會知何日,一歡如覆水。
善保千金軀,前言戲之耳。
君為江南英,面作河朔偉。
人間一好漢,誰似張長史。
上書苦留君,言拙輒報已。
置之勿復道,出處俱可喜。
攀輿共六尺,食肉飛萬里。
誰言遠近殊,等是朝廷美。
遙知送別處,醉墨爭淋紙。
我以病杜門,商頌空振履。
后會知何日,一歡如覆水。
善保千金軀,前言戲之耳。
你是江南才俊,面容有河朔人的豪邁偉岸。人間的一條好漢,誰能比得上張長史你。大家上書苦苦挽留你,只因言辭笨拙總是得到拒絕的回復。先把這些事放在一邊不再說,無論出仕還是歸隱都令人欣喜。你與眾人同車出行,有遠大的前程。誰說遠近有別,無論在哪都是為朝廷效力的美事。我遠知送別之處,大家醉后揮毫,墨汁盡情灑落在紙上。我因病閉門不出,只能像誦讀《商頌》一樣徒自跺腳。不知以后何時能再相聚,這一次歡聚就像潑出去的水難以再得。希望你好好保重貴體,前面說的話只是玩笑罷了。
江南英:江南的才俊。
河朔偉:河朔人豪邁偉岸的氣質。
張長史:指子敦。
報已:得到回復,這里指被拒絕。
出處:指出仕和歸隱。
攀輿:拉著車子,這里指與眾人一同出行。
食肉:指有好的前程。
杜門:閉門。
商頌空振履:《禮記·學記》載,學《商頌》時要‘振鷺于飛’,這里表示自己只能徒自跺腳,無法參與送別。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子敦要前往某地任職,眾人設宴為其餞行,蘇軾因病未能參加,于是再次依照之前的韻腳寫詩表達自己的情感。當時蘇軾在仕途中也有諸多經歷,對友人的出行有感慨和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子敦的惜別與祝福。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形象地塑造了友人形象。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蘇軾的代表作,但也體現了蘇軾詩歌情感豐富、語言自然的特點。
迢遞行蹤逐斷蓬,與君溝水各西東。
夢遙衡岳啼猿外,書到山城細雨中。
別后又看春草碧,宵來喜見燭花紅。
江淮濕霧連朝暮,苦憶蠻天滯郝隆。
江樹猶傷舊國春,
肯因冷澹與時新。
風來誰撼千林雪,
一洗人閒桃李塵。
金絲煙是草中妖,天下何人喙不焦?
聞說內廷新有禁,微醺不敢廁宮僚。
誤國何人作計疏,
滿朝元未識真儒。
至今恨卻無頗牧,
不念丘原起日無。
買斷春風榆莢錢。拋殘紅日柳絲鞭。王系歸去劇堪憐。
鸚鵡窺翻雙陸局,珊瑚擘亂十三弦。晝長無事不教眠。
鄴下王孫今勝流,
相逢三伏凜生秋。
未嘗一日可無竹,
似是前身王子猷。
習僻厭平阡,歧道入榛莽。
笮足不肯回,牽拂堅初往。
稍進不見天,竹葉大逾掌。
隙處迷煙云,日腳不落壤。
直躬礙枝干,漸傴安得仰。
兩袖競翅張,冒棘先用顙。
導者未識誰,后趾蹴前緉。
人獸盡無音,但聞碎籜響。
三里幸出叢,目光久矘?。
始見樵子行,寸心翻惚恍。
畫舸搖搖逐曉寒,江云飛盡亂峰攢。
垂楊故作千行綠,楓樹誰知一夜丹。
萬古《風》《騷》存澤國,五湖煙景問漁竿。
好山過去休回首,留取歸時對面看。
欣逢季海。問訊幽居欣自在。
大雅馳聲。解挹清芬王秀卿。
難能脫俗。頑鈍如今知不足。
花欲重榮。頭白甘為小學生。
長沙卑濕賈生悲,司馬投荒遠過之。萬里瘴鄉憐逐客,千秋風雅是吾師。
愚溪草長無遺宅,鈷鉧潭空有斷碑。愁作招魂裁楚調,淺斟明水薦江蘺。
瀟湘斜繞郡城隅,古廟還如屈大夫。自厭文章驚俗眼,遂教溪壑盡名愚。
香燈夜冷啼山鬼,煙雨春深怨鷓鴣。惆悵詞人多落魄,潮陽南望隔蒼梧。
一自嘉禾見,于今歲幾多。飛騰公可那,流落我如何。
舊說金能點,今成鏡失磨。未甘終痼疾,還復向醫和。
遠地書郵絕,長年屬望勞。要期親帚柄,寧憚學舟操。
愧守藩籬小,難窺墻仞高。秋風滿天地,不廢候蟲號。
夫子不識字,
達磨不會禪。
御樓看射獵,
不是刈茅田。
還望梅峰半,茅齋起寂寥。徑通巖頂石,樓瞰海門潮。蟬嘒風中竹,蝸行雨后蕉。澄心點《周易》,滴露在林椒。
石室峰頭坐,巉巖直接空。云遮江樹白,日射海波紅。松鼠盤藤蔓,莎雞隱竹叢。長懷觀蜃市,樓閣散柔風。
光堯倉卒幸山陰,或者訛傳蹕再臨。
長算決于春思殿,捷書來自殺胡林。
奔逃尤甚騎豬窘,懲創從前飲馬心。
強作凱歌殊下俚,不如商頌有遺音。
尺素東來蜀道長,交游誰問老馮唐。
官貧祇欠尊中酒,客久能添鏡里霜。
錦水曾聞遺圣跡,閬州何事斷人腸。
杜陵詩卷今猶在,為訪橋西舊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