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孟廟
廟貌巖巖象,還依母氏開。
因知亞圣德,原是三遷孩。
再澄江漢流,重揭秋陽輝。
彼我同丈夫,吾何疑畏哉。
況今大明時,元氣合大回。
行役不能去,仰止殷徘徊。
廟貌巖巖象,還依母氏開。
因知亞圣德,原是三遷孩。
再澄江漢流,重揭秋陽輝。
彼我同丈夫,吾何疑畏哉。
況今大明時,元氣合大回。
行役不能去,仰止殷徘徊。
孟廟的莊嚴氣象,是依著孟母而開創。由此可知亞圣孟子的品德,源自孟母三遷培養。他如再澄清江漢之水,又如重顯秋陽的光輝。他和我同樣是大丈夫,我為何要疑慮畏懼呢。何況如今是大明盛世,天地元氣正該回轉。我因公務不能久留,滿懷敬仰徘徊難離。
廟貌:廟宇的形貌。巖巖:高大的樣子。
亞圣:指孟子,他被尊稱為亞圣。
三遷孩:指孟子小時候孟母三遷的故事。
澄江漢流:比喻孟子的學說如澄清江漢之水,使思想純凈。
揭秋陽輝:像秋陽般光輝普照,形容孟子思想的光明正大。
行役:因公務而外出跋涉。
仰止:出自《詩經》“高山仰止”,表示敬仰。
此詩創作于大明時期,當時社會相對穩定,儒家思想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詩人在公務途中拜謁孟廟,被孟子的事跡和精神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孟子的敬仰與自我激勵。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借孟子的精神激勵自己。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儒家圣賢的尊崇。
君不見江南琴師海與聰,誰與傳者夢溪公。又不見醉翁詩中沈夫子,聽水作琴琴譜起。
祇今人間何處無琴師,問渠端由渠未知。錢塘東風萬人里,沈家還見奇男兒。
沈家家住鴛湖曲,夜理漁絲朝采菊。菊苦難餐魚又寒,彈出歌聲寄凄獨。
近來攜琴東海行,清音應滑如流鶑。湖園日暖百花嘆,彈徹滿樹春風生。
我不識琴識琴理,為君悲酸為君喜。相逢正值酒錢空,徉狂攘臂紅塵市。
琵琶阮咸休羨渠,相知豈須頻曳裾。醉毛死久髯徐去,洗手空山修樂書。
魚目出泥沙,空村百金珍。
豫章值擁輳,細細供蒸薪。
論材何必多,適用即能神。
托交何必深,寡求永相親。
鮑叔拙羈魯,張生窮厄陳。
茫然扳援際,豈意出風塵。
蒼茫一片莓苔地,隨意觸來還有聲。
定是戰坑余箭戟,不然琴屋貯瓶罌。
名真過客多能記,跡古居人不敢耕。
孫叟有靈應索笑,賦成留此試??錚。
戰國諸公敝一言,磨喉礪舌亂乾坤。
儀秦已作風霆過,范蔡方為河海翻。
榮耀須臾空自喜,真淳毫發了無存。
但憐三代遺孩稚,流血成河暗本原。
共君一夜話三生,語正投機君又行。
溪柳效顰添別恨,岸花和意送離程。
驚時莫問歸巢燕,贈別愁聞求友鶑。
今夜夢中重聚首,雞聲茅店已三更。
釋氏矜傳燈,老莊抱生白。
自言摩尼珠,誰知黑如漆。
荀楊不識性,依舊如夜行。
萬世真日月,四書與五經。
生賢造物意何仁,一本從來只為民。
擇取易中五陽卦,要令到處四時春。
黃扉紫闥終行志,碧水丹山且愛人。
滿縣栽花祇悅目,桑麻雨露是公真。
弄舌儀秦久厭看,無言混沌自安閑。
人心何日無堯舜,道學終天有孔顏。
五鬼不磨吾道義,二秦長是此江山。
窗前宿草根長在,萬古春風去復還。
荒城日暮秋江長,???野熟秋風香。
青天茫茫不知處,扁舟臥入菰蒲鄉。
波深浪靜魚鴨樂,遙林墮影同飛揚。
平生見畫無此本,便欲默寫懸高堂。
須臾雷雨漲深墨,漁戶悉閉收牛羊。
篙人軟語似憐我,拗蓬蓋頭編蒿床。
此時殘怒尚什七,瀟灑幸為清蚊蝱。
無人靜覺物性出,蚯蚓草蟲歌晚涼。
銅山乳竇青最遠,羞縮不似來時妝。
但余田鳥如匹練,雙雙飛點暗煙黃。
山川一日幾變態,人事百年安可常。
停舟起問魚酒戶,此地幾年成戰場。
虹梁羽化新起廢,白骨無數埋前岡。
惆悵令人百憂起,飲客正酣歌發狂。
坐中悲樂誰竟是,歸來玉兔搖滄浪。
剡竹吾問君,班班為誰設。
一登君子堂,逈與凡界絕。
陂龍鱗故鮮,湘娥淚猶熱。
既能露文章,匠手安得輟。
所憐無可娛,如伴枯禪滅。
千金散紅裙,一鏡垂白發。
定非夏侯衣,高堂掛秋月。
嚴親不待高官秩,一刻歡娛勝千日。
趙郎宦薄母八旬,自采芳甘充俎實。
堂前酣酣雙桔紅,童兒見客笑滿容。
有田得耕我亦去,繡衣御史語生風。
鬢發日夜老,神仙那可求。
楊雄識字苦,玄晏著書愁。
碧酒紅蓮夜,朱弦白雁秋。
論心得少暇,同上最高樓。
苦雨忽相貸,名山難久孤。
春泉新雀舌,野苑嫩龍須。
土宇錢王日,風煙釋氏徒。
行人逢不問,松吹自傳呼。
東園嘹嘹還剝剝,有鳥晨饑啄霜木。
天寒蟲豸得幾何,爪觜披猖良為腹。
華堂蝙蝠添毛衣,飛蚊凈盡何處歸。
海山野鶴亦有饑,饑絕不向人前飛。
兒童恨芳草,不識春長在。
簞瓢樂不斷,焉知顏發改。
黃鶴雅入聽,??鴂亦可罪。
混沌何曾死,拱璧莫輕碎。
野馬恣流行,游絲無罣礙。
太極物物一,樂事頻年再。
緬懷良友心,不言默相對。
愿為蛩駏交,共話螻螘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