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馬太監
羈雌啼過定山春,
零落先朝一內臣。
長憶九重天子事,
還悲七尺丈夫身。
青宮伴久書因熟,
紅本批多字愛勻。
閒向教門隨禮拜,
白巾偏稱尚衣人。
羈雌啼過定山春,
零落先朝一內臣。
長憶九重天子事,
還悲七尺丈夫身。
青宮伴久書因熟,
紅本批多字愛勻。
閒向教門隨禮拜,
白巾偏稱尚衣人。
失群的雌鳥啼叫著飛過定山的春日,前朝的一位內臣如今已零落孤寂。常常回憶起在帝王身邊的往事,又悲嘆自己空有七尺男兒身(卻為宦官)。長期陪伴太子讀書因而熟稔典籍,批紅奏疏多了字跡更顯工整勻稱。閑暇時到宗教門庭隨眾禮拜,白色頭巾正適合這位管理服飾的舊人。
羈雌:失群的雌鳥,此處喻指孤寂的馬太監。
先朝:前朝,指馬太監曾侍奉的舊朝。
內臣:宦官,此指馬太監。
九重:代指帝王居所,借指皇帝身邊的事務。
青宮:太子東宮,因太子居處常以青宮代稱。
紅本:明代經皇帝用朱筆批答的奏疏。
教門:宗教門庭,可能指佛教或民間信仰場所。
尚衣人:管理皇帝服飾的宦官,此處指馬太監的舊職。
此詩或作于明代中后期,馬太監為前朝(如明世宗、穆宗朝)內臣,曾侍奉太子(青宮)、參與批紅(紅本),后因朝代更迭或年老退居。詩人通過贈詩,記錄其從宮廷近侍到閑居禮佛的轉變,反映明代宦官群體‘身近天顏卻身份特殊’的典型命運。
全詩圍繞馬太監的生平際遇展開,前半寫其孤寂現狀與身份矛盾,后半補敘舊日職責與當前生活,既展現宦官群體‘伴君近、地位微’的特殊處境,又以個體命運映射歷史變遷,是明代宮廷題材詩歌的典型之作。
傷禾壞舍事堪危,云尚重重雨尚垂。
人意皇皇今若此,天心漠漠欲何為。
濤傾萬丈蛟龍吼,樹濕千枝鳥雀悲。
四載窮荒看不慣,直教抱病下書帷。
相逢白眼撐高天,骯臟風塵不受憐。
衰殘我是張十二,邁秀君為員半千。
四海交窮惟守黑,千秋業就獨思玄。
國門豈是書縣處,努力懸書日月邊。
照人精采駐元戎,
與我驅馳錄近功。
想見玉簫聲遠夜,
亂芟篁竹剉春蔥。
草堂住在清溪上,雨歇秋林郁森爽。
幽人無事日憑欄,俯瞰流泉愜心賞。
泉流百折穿翠微,涼波粼粼秋日輝。
飛空琮琤韻琴筑,濺石錯落翻珠璣。
幽人對此情怡懌,頓覺煩襟坐來息。
一聲何處歌滄浪,云水蕭蕭動來碧。
人不見,相見是還非。
拜月有香空惹袖,惜花無淚可沾衣。
山遠夕陽低。
人間難畫是相思,
只畫瑤臺絕世姿。
脩到他生須記得,
謝娘庭院雪來時。
竟似山陰雪夜船,有懷安道卻徒然。
登樓尚滯艱難日,投筆徒悲壯盛年。
潮勢遠吞孤鶴岸,笛聲高遍晚鴉天。
幾家村店沉吟處,又向舟師索酒錢。
玉階授鉞借前籌,
上相提兵破貝州。
騎火照山催召驲,
紫宸殿上啟金甌。
易傳三圣至仲尼,炎炎秦火乃見遺。
經中獨無一字疑,正須虛心以受之。
世衰道散吁可悲,我老欲學無碩師。
父子共讀忘朝饑,此生有盡志不移。
一見便見,八角磨盤空里轉。一得永得,辰錦朱砂如墨黑。
秋風吹渭水,已落云門三句里。落葉滿長安,幾個而今被眼瞞。
鬧籃方喜得抽頭,退鼓而今打未休。莫把乳峰千丈雪,重來換我一雙眸。
非風幡動唯心動,
猶涉廉纖強指陳。
大地未曾添寸土,
不知誰是點頭人。
臘雪欺梅,春灰瀝酒。過江人落東風后。
狂名消與短衣裝,離心紛若長亭柳。
燕館霜繁,梁園月瘦。卅年景物供懷舊。
白頭費淚與江南,亂花歧路愁時候。
榴花開正紅,杏子熟已赤。
谽谺倚天嶂,戌削出水石。
小驛有幽意,江風滿青壁。
悠然一杯酒,勞汝萬里客。
長安此北去,古人多遺跡。
蕭條干戈后,俛仰關塞迫。
宿師苦饋餉,諸將飽恩澤。
三嘆復出門,危梯欲何適。
二仲遙憐散若萍,還家凄絕借都亭。
妻孥總歷羊腸險,花月寧教犀首醒。
春水鰣魚三月白,秋風天闕六朝青。
平生游侶焦琴在,塵鞅勞勞且暫停。
白帝城春草木深。十年無復醉花陰。滿懷剩粉恩難絕,回首斜橋淚不禁。
波渺渺,信沉沉。棹歌休向月中尋。典衣沽酒尋常事,寧惜佳人纏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