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十六首 其九
非風幡動唯心動,
猶涉廉纖強指陳。
大地未曾添寸土,
不知誰是點頭人。
非風幡動唯心動,
猶涉廉纖強指陳。
大地未曾添寸土,
不知誰是點頭人。
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只是心動,這還屬于細微繁瑣的勉強解釋。大地不曾增添一寸土,不知道誰才是真正領悟的人。
廉纖:細微、繁瑣。
點頭人:指領悟佛法真諦的人。
此詩創作于禪宗思想盛行時期,當時禪門公案的討論頻繁,詩作者可能針對禪門中對一些公案解釋過于繁瑣的現象而作,表達自己對禪理領悟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探討禪理的領悟,批判拘泥于言語解釋的做法,強調真正的領悟應超越言語。它體現了禪宗簡潔直接的風格,在禪宗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
桂林佳絕處,人道勝匡廬。山好石骨露,洞多巖腹虛。崢嶸勢相敵,溫厚氣無馀。可惜登臨地,春風草木疏。
漢主離宮太液傍,舞臺妝榭映垂楊。林穿翡翠渾無色,花拂瓊蕤并是香。
憑闌一望白云重,松竹蕭森裛露濃。樹外連漓流不斷,依稀如聽秣陵鐘。
林密戶稍陰,草滋階欲暗。風光蕊上輕,日色花中亂。相思不獨歡,佇立空為嘆。清談莫共理,繁文徒可玩。高唱子自輕,繼音予可憚。
九五飛龍寶殿高,朝回常倚赭黃袍。星祥一過天王目,長夜經綸不厭勞。
豫章官逸遠,直筆非謗史。天遣來黔涪,詩鳴配子美。
風雨罷天涯,坐處萬蟬聲咽。遙想騷人狂狷,擁嵯峨高節。隔江船鼓已沈沈,臂縷還輕絕。休恨更闌枕上,任鬢邊橫雪。
寒骨千年飲恨埋,馀哀空寄望思臺。縱令曲沃精魂見,寧與商山羽翼來。趙虜典刑何足正,周公畫像可憐開。忍心本自窮兵起,巫蠱焉能作禍胎。
摘歸羅袖滿,行與美人隨。鉤弋拳難啟,兜羅手易垂。橘林無此種,花氣有馀吹。歲歲留過臘,芬芳總不衰。
車兵絕多膂力,黃奴全沒心肝。可惜金昌致踣,輸他醉死長安。
步出清涼界,山川入望來。云光宮闕近,野色畫圖開。地可登高賦,人宜避暑杯。不堪仍送遠,徙倚思悠哉。
久病鮮塵事,溪山遂相安。欲知生息意,自樹庭中蘭。靜睹花葉榮,春風吹亦難。新禽弄佳吹,小水生微瀾。同在天地中,安能測其端。夜澄眾境寂,月小松聲寒。言念御風人,感茲清露漙。悲來心自微,凄然竟長嘆。月至林木異,心空來遠聲。草根幽響奏,小葉孤螢明。靜念既有在,久之無可名。輕云自閑暇,坐久山風鳴。微雨偶然過,清心相向生。鳥亂南山云,日照南山綠。東風語流鶯,相吹還斷續。撫彼石上泉,平生自云足。浮榮不常御,回薄無停矚。茍非女蘿枝,焉能事屈曲。峨峨高山松,漾漾深溪淥。持此云外心,一謝西飛鵠。灼灼山半花,閑閑水中藻。茍無松柏心,飄零向誰道。蜉蝣炫衣裳,楚楚苦不保。野老惜春色,間籬薙青草。青草忽已繁,蘭蕙日已老。蘭蕙日已老,我心當奈何。人生貴適意,所樂豈在多。卓然負書翁,悠悠謝山阿。
酒熟行間便酒筵,何如諸老共花前。風軒有興還邀客,嘉會難逢肯吝錢。懶服苓參方外士,不離詩酒地行仙。元神共等乾坤老,莫問今年是去年。
落日蕭蕭天已昏,梅花月色暗銷魂。冷風古道無人跡,一樹枯楊蓋墓門。
春江淥凈帶晴煙,曉發蒼梧萬里船。酒盡長亭賓客散,有人極目楚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