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居洪衙埕即清初洪經略承疇故第,今尚有祠堂在焉
香火荒涼破廟空,
廣庭灌木自成叢。
可憐遺臭真千古,
此巷如今尚姓洪。
香火荒涼破廟空,
廣庭灌木自成叢。
可憐遺臭真千古,
此巷如今尚姓洪。
祠堂里香火稀少,破敗的廟宇空蕩蕩的,寬廣的庭院中灌木自然地生長成叢。可惜這人留下千古罵名,到現在這條巷子還姓洪。
洪經略承疇:即洪承疇,明朝大臣,后降清。經略是他的官職。
遺臭:留下壞名聲。
洪承疇本為明朝重要官員,松山之戰后投降清朝,在當時及后世都引起很大爭議。詩人看到洪承疇故第如今的荒涼破敗,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洪承疇變節行為。特點是借景抒情,語言直白。它反映了大眾對變節者的唾棄,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傳統的忠義觀念。
人生萬幻一氂輕,
須筑銅駝萬里城。
莫道斜陽光不遠,
斷霞收盡十分明。
陰陽爻象此為宗,
殺活機頭看變通。
玉女退身功后位,
木人引步異中同。
一塵不受能虛廓,
萬像無遺卻混融。
借得因緣成現用,
玲瓏八面盡家風。
愁恨余生,誤了春花又秋月。賴典衣沽酒,琴邊得趣,提壺酬影,胸中無物。杯冷腸初熱。槎枒事更難慰貼,醒耶醉欲飲還停,與商量暮天雪。
年去年來,芳樽迎送,知春甚時節。趁凍云籠屋,仍傾余醞,蕭齋罷卷,堪燒殘葉。無語江山暝,人間世化為夢蝶。陶然去,一覺間眠,算今生是徹。
鈴索依依勉護持,
東風沉醉獨凝思。
綠珠又值傷春節,
碧玉重逢未嫁時。
陌上吳歌歸緩緩,
秦中燕草感離離。
蹇脩早被來遲怨,
夢里愁中不自知。
羅浮仙子美豐姿,
歷盡風塵染不淄。
倩得陳玄圖玉貌,
題封遠慰故人思。
拂袖金門不可招
中丞清節楚山高
西江義旅雙龍劍
南國干城一豸袍
九鼎銘功藏石室
孤舟垂釣入云濤
丈夫出處俱無忝
銀漢遙瞻彩鳳毛
嶺南萬里歸來客,潁上六年多病身。未死誰言猶有命,長閑豈復更尤人。眼看世事知難了,手注遺編近一新。點檢平生無幾恨,濁醪初熟正逢春。
文章習氣消未盡,般若初心老漸明。粗有春秋傳舊學,終憑止觀定無生。維摩晚亦諧生事,彌勒初猶重世名。須發來年應更白,莫留塵滓溷澄清。
執手何須嘆路歧,
如弦大道任君之。
好將請劍批鱗膽,
自有回天轉日時。
云外翔鸞依北斗,
林間倦鳥繞南枝。
遙憐牛李門前客,
得似扁舟一局棋。
才騎竹馬逐兒曹
轉眼相逢總二毛
顧我不才慚襪線
嗟君長病臥蓬蒿
曾投月下陳遵轄
枉憶霜前范叔袍
幾度倚樓天外望
桐江惟有客星高
種蓮長江邊,
藕生黃蘗浦。
必得蓮子時,
流離經辛苦。
尖頭船子蕩田邊,
莼線秋來處處牽。
更向越來溪畔去,
吳娘雞豆點茶鮮。
荒城古堞衛河濱,
箬裹青鹽艇作鄰。
碧瓦朱扉猶有廟,
玉魚金鳳已無人。
縱酒疏狂不治生
中陽有土倚兄耕
晚遭亂世成功業
更向公前與仲爭
感子抱書還故丘,
丁丁伐木念相求。
不愁此別當炎夏,
即恐重逢是異州。
絕澗雨深垂螮蝀,
亂山日落叫鉤辀。
南歸定足三冬學,
聽爾鳴鞭賦遠游。
錦瑟驚弦破夢頻,
無因重見玉樓人。
鳥啼云竇仙巖靜,
夢入天臺石路新。
芍藥比容花比貌,
暖煙如粉草如茵。
人間只道三山遠,
猶隔千山與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