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 溪山夜雨,摹董北苑
睡云剛醒。大地山河慵不整。白屋清泉。可許閑人作地仙。
矮亭修竹。雞犬為留云里宿。亦可孤蓬。藏在冥蒙不漏風。
睡云剛醒。大地山河慵不整。白屋清泉。可許閑人作地仙。
矮亭修竹。雞犬為留云里宿。亦可孤蓬。藏在冥蒙不漏風。
沉睡的云靄剛剛蘇醒,大地山河還帶著雨意慵懶未整。白墻茅屋旁清泉流淌,能否容許閑人在此做個地仙?矮亭邊修竹挺立,雞犬也似被挽留要在云間棲息。也可乘一葉孤舟,藏在朦朧雨霧中不被風侵。
睡云:指如睡眠般厚重的云靄,形容雨后云氣未散之態。
慵不整:因雨意未消而顯得慵懶,未加整理的樣子。
白屋:樸素的茅屋,多指代隱者居所。
地仙:道教稱居于人間的仙人,此處指超脫世俗的閑適生活。
冥蒙:昏暗迷茫的雨霧狀態。
此詞為摹繪五代畫家董源(號北苑)山水意境所作。董源善畫江南煙雨山水,風格淡遠。詞人觀其畫或憶其風格,以詞筆再現溪山夜雨的朦朧之景,借題畫抒發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創作時間或為詞人游歷或閑居時,心境閑適淡然。
全詞以詞摹畫,緊扣‘溪山夜雨’主題,通過細膩的意象鋪陳與淡雅的語言,再現董源山水的幽遠意境,表達對自然與隱逸生活的追求,體現了詞畫交融的藝術特色。
閨中玻黎盆,貯水看落月。
看月復看日,日月從此出。
愛此日與月,傾寫入妾懷。
疑此一掬水,中涵濟與淮。
淚落水中影,見妾頭上釵。
試問南來雁,何時戰馬閑。
古聞侵柳塞,今見入梅關。
南海潮方怒,西江士不還。
凄涼廣州婦,萬里沒燕山。
于今祇老身,從昔少埃塵。
失蜀年為客,居山石作鄰。
南游宗竺法,西語問巴人。
開戶藤花落,多浮茗椀春。
一溪流水數家村,短櫟長松映蓽門。
不是花通輞川口,祇疑路隔武陵源。
小橋瘦馬行春色,遠浦青山帶雨痕。
樓觀玲瓏云縹緲,須知畫里別乾坤。
萬里平泉夢,誰憐創業難。
已聞封樹伐,敢惜賜書殘。
鷹擊寧論飽,烏棲不奈寒。
長平門下客,知復幾任安。
五日泣江蘺,騷人沉佩褋。
年深吊古客,滿門垂艾葉。
既垂青艾葉,復競畫舟檝。
明時內閣子,供奉進瑤帖。
豈復懷沅湘,歷舜愬往牒。
江流物色改,看畫淚承睫。
仿佛舊居人,指點失故業。
三戶空鳥啼,九疑列如堞。
楊柳遠天色,野風來水涯。
異鄉同夢客,今雨故人家。
越樹夜啼鳥,禹陵冬落花。
悠悠江海意,為爾鬢先華。
秋高天闊雁南翔,游子愀然思故鄉。
重陽正當風雨近,三徑故應松菊荒。
酒酣耳熱狂無益,江空目短愁何長。
青山在望有晴日,我欲振衣千仞岡。
乾坤身世一蘧廬,南北東西總可居。
此去三年韓博士,向來四壁馬相如。
移文早遣仆征米,欹枕夜聽兒讀書。
駕駟乘驄非我事,不如醉兀小肩輿。
隨風泊釣楂,弄日色侵霞。
燒地不鋤草,荒池舊漚麻。
偶尋僧坐石,見落鳥銜花。
餳粥春寒后,多逢楝樹家。
相看隴水云,一夕幾回分。
預恐今宵雨,他年獨自聞。
野花同楚越,江靄雜朝曛。
不得鋤芝術,逢樵卻寄君。
石間道人影,見者恒髣佛。
浮云過列仙,與語呼之出。
身亦竟不出,影亦竟不沒。
含涕謝仙人,天地此終畢。
又冒晴絲向水涯,寒云冉冉護巾紗。
能知綠鬢幾回至,欲行黃冠此處家。
已把掖垣等茅舍,不愁封禪對梅花。
晚風吹袂過船去,看鶴上天沖碧霞。
秋風裊裊雨瀟瀟,兀兀郊居出市遙。
未欠三杯通大道,且欣九日是明朝。
籬邊舊菊猶堪摘,天末新鴻不可招。
莫恨登高無腳力,強搘湘竹造山椒。
東風已掃九衢埃,何事飚輪去復回。
秋信蘋洲涼漸迫,人家蓬戶晝難開。
低田受水祥禾偃,亂石飛空巨木摧。
見說長淮旱無雨,蜚蝗幾欲渡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