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聞
試問南來雁,何時戰馬閑。
古聞侵柳塞,今見入梅關。
南海潮方怒,西江士不還。
凄涼廣州婦,萬里沒燕山。
試問南來雁,何時戰馬閑。
古聞侵柳塞,今見入梅關。
南海潮方怒,西江士不還。
凄涼廣州婦,萬里沒燕山。
我想問一問從南方飛來的大雁,什么時候戰馬才能不再征戰得以休閑。古時聽聞敵軍侵犯柳塞,如今卻見到他們攻入了梅關。南海的潮水正洶涌怒吼,西江的將士一去不返。那凄涼的廣州婦女,遠隔萬里魂喪在燕山。
南來雁:從南方飛來的大雁,常作為傳遞消息的象征。
戰馬閑:指戰爭結束,戰馬不用再上戰場。
柳塞:泛指北方邊塞。
梅關:在今江西大余、廣東南雄交界處的梅嶺上,是古代重要關隘。
西江:指珠江的西江,這里泛指南方地區。
沒:死亡。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但從詩中描述的戰爭場景推測,當時應處于戰亂時期,敵軍不斷侵擾,戰爭范圍擴大,百姓深受其害。詩人目睹這些景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突出特點是通過多個意象和場景的描寫展現戰爭的殘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名氣不高,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宵中風雨除,明蟾界心房。秋堂湛虛白,飛露生浮涼。夜氣之所存,澹然思慮忘。短檠對方冊,一覽四五行。注目曾未久,玄花眩幽光。瞳子罹哀酸,蹙額攢清揚。憤嫌書字細,頻挑燈燼長。遠睇覺暫明,迫觀愈微茫。掩卷重太息,驚心怛中腸。
早歲能文客,中年與世違。有家孀婦少,無子吊人稀。穗帳塵空暗,銘旌雨不飛。依然舊鄉路,寂寞幾回歸。
赤囊前日奏邊書,皂帽何時掩故廬。鳴劍豈知孤憤切,請纓爭笑少年疏。自甘淡泊看松菊,恥學浮沉逐里閭。春日黃鸝西澗草,憶君歸去灌園初。
馬鞍山高數千尺,考槃之阿環大澤。梅花為屋雪為巢,窗戶玲瓏虛室白。諸公袞袞登云梯,若人奚獨能幽棲。澹然素志絕華藻,要令樸俗還標枝。藍關策馬官遠謫,居延牧羝氈盡齧。何如雪飲樂巢居,更與黨家風味別。梨云無夢親如許,膝上兒郎賦冰柱。此生此樂慎勿移,聽取龜巢老人語。
浣花四月天氣和,綵舟翠旂樂莫過。離人千里起遙怨,緩棹一曲浮靈波。惠風曇曇泛蘅杜,流云演演逾關河。終然有懷春復夏,歸去灞浐眠汀莎。
慈親制小履,初試語牙牙。完履竟仍在,親去曷以家。耆壽周甲外,新履式無差。此生著幾緉,眼纈落空花。朅來失坦途,寧非去徑賒。耄耋亦須臾,長思徒吁嗟。昔年曾一夢,蝶我幻翁娃。相望交涕淚,中阻云水斜。今我及故我,疊影塵籠紗。行行重行行,踽踽終海涯。
鄉評推世德,家慶擅華名。桂籍方鐘秀,蘭階剩茁萌。祿分三釜足,官喜一身輕。猶憶班衣后,趨隨進壽觥。
四海龍惟豢,千門狗盡屠。山川無自性,物我豈分殊。道路人相目,蕤賓鐵不孤。昭回彼云漢,歌舞乃呼雩。
投簪本意弄斑衣,痛哭郊原萬事非。玄壤遺封空石馬,白頭殘喘尚荊扉。乾坤有恨身同盡,五十無聞愿已違。細雨山前新草長,寸心何以報春暉。
四海今誰托,飄然未有歸。先生作詩瘦,稚子食言肥。未忍螢枯死,甘隨鹢退飛。故人取堅坐,不為賦無衣。相見各已老,壯懷如昔然。蛟龍夜改穴,風雨暗移船。把酒猶堪醉,逢人懶問禪。還家有馀地,留我買山錢。諸老今無恙,秋來數寄聲。尚能無事飲,猶勝不平鳴。行李虛長鋏,生涯共短檠。江湖日在眼,恐負白鷗盟。荒城足風雨,今日更新冬。草木山嵐暗,人家水影重。漫看文字過,時有簿書逢。目極橫塘路,西樓聞暮鐘。曾子不復見,斯人絕可憐。夢回千嶂里,氣奪萬夫前。異日文章社,平生香火緣。高樓更南望,霜露倚江天。萬事不如意,自然添白須。極知少馀韻,何敢厭窮途。土俗尊魚婢,生涯欠木奴。東行見李白,誰為致區區。空山鶴夜鳴,海風令人驚。對月且愁思,看書終眼明。斗酒不為薄,客帆那計程。猶憐他夜雨,曾作打窗聲。輕帆載曉月,和夢到揚州。木落山光寺,江橫北固樓。漫拋王倕隱,虛有十年游。尚勝劉師命,才因越女留。
稍緩鳴靴不住催,一聲再拜忽如雷。封章進了儀曹退,文武班齊上相來。白發兩年陪賀雪,紫衣數輩小傳杯。賜休退食端何恨,未到西湖探早梅。
憶昔到京畿,與子寓官廨。一見即相歡,不翅舊交快。維時困道涂,驅車久行邁。忽逢弛擔初,欣若身脫械。握手坐氍毹,軟語慰疲憊。情投比粘膠,意愜甚搔疥。項君數過余,滯下喜方瘥。三人互談噱,何殊合糾繣。驂鑣出游衍,古跡探奇怪。路入青蓮宮,駐足聽梵唄。薄晚始旋邸,傾倒形忘瘵。周詳論書譜,從容說詩派。凡習尚浮華,遺音日已壞。作者固繁夥,咸韶混夷韎。瀾倒并波隨,疇能救危敗。顧余樗散材,頻年處卑隘。枘鑿乖方圓,甘遭世俗賣。人將競嘲譏,子乃敦教誡。苦言加箴規,默默使心解。酒酣示新篇,辭源極滂湃。卻類任公子,投竿下群犗。應知藝嘉禾,薅治絕稊稗。讀之神駭驚,秋蛩罷嘶喝。政圖藉薰陶,別還隔遙界。欲叩寢食安,但復占爻卦。浦汭守衡茅,無從豁蒙瞆。譬諸鐵在爐,伊誰鼓風鞴?況乃患沉疴,軀命猶纖芥。侵尋閱暑寒,孱弱乏剛夬。精神盡凋耗,面目多腫噲。布衾暖閣眠,藥貼晴檐曬。年來獲告瘳,書齋仍掃灑。猿鶴亦爭慶,似索煙霞債。綴賦詠雕蟲,攻篆學垂薤。有時看飛泉,四山寂無。思取古遺經,一覽適炙嘬。蘭膏繼日晷,矻矻警昏懈。視已常欿然,進業慚質□。志須成絲枲,未能脫菅蒯。篤信宴安中,懷毒劇蜂蠆。蚤暮自深省,此語諒非祼。近聞子亦歸,親朋樂情話。千里感貽書,殷勤馳一介。而翁幸康強,愧缺床下拜。執簡立臺端,百壬不敢噫。道遠竟莫前,動若飛翮鎩。歲月無停裛,季秋倏已屆。籬菊傍云肥,江山日如畫。軒車幾時來,夜雨一燈掛。明德正可崇,相期各云勱。
龍蹻泠泠踏紫煙,罡風吹向大羅天。白云滿地秋如水,十二瓊樓獨自眠。
巍乎高哉,太山之山三萬八千丈兮,五岳之伯,萬山之宗。上有云官、霞伯、明星、玉女、金堂、石室高重重。三十六天第一洞,是為蓬玄太空之上穹。上帝賜以金篋之玉策,司命下土開群蒙。自從崇伯子,受命告厥功。至今七十二君,壇壝留遺蹤。觸石之云可以一朝雨,天下封突起,化作海島十二金芙蓉。三神尚有劉郎記,五官不受秦皇封。東方有巖名日觀,羊角而上千萬盤屈,始窺大門小戶之天聰。黃河西來如線走其下,齊州九點煙滅濛。秦觀見長安,吳觀見會稽,周觀見洛嵩,圣人登之天下小似東龜蒙。夜聞巨靈蕩蹋西華峰,流血下染洪河紅。嵩高不生帝王佐,常山蛇怪兩首而三瞳。天上金烏下倒景,大星僣曉芒角流妖鋒。鐵道人,手持一雌一雄雙鐵龍。騎龍天關叩天語,夜拜日駕五色披祥虹。天封地禪禮數絕,徵兵三度謠嵩童。博陸侯,狄梁公,虞淵取日扶桑東。太陽當天天下白,照見地下蟣虱金頭蟲。金頭蟲,如蠛蠓。
書封圓細書旨勤,書中字字非虛文。鴻鵠垂翅志霄漢,飲啄不肯隨雞群。堂前趨走典謁者,堂上軟語芝蘭薰。出門月朔忽月晦,敬聽命召寂無聞。覆蕉求鹿不知處,自猜身是淳于棼。官街馬過不聞聲,但見飛蓋飄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