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 其十二
革心舞干羽,革面血標杵。
漢武勤遠略,八荒無寧處。
郊祀歌天馬,祖禰詫宮呂。
奪我燕支山,庸有利乎女。
夜郎賈蒟醬,間使出深阻。
靡敝憂鬼神,四廟無余祜。
輪臺下尺書,不者亡秦緒。
終漢無外擾,尚論所節取。
無德易以亡,圣言久淪胥。
革心舞干羽,革面血標杵。
漢武勤遠略,八荒無寧處。
郊祀歌天馬,祖禰詫宮呂。
奪我燕支山,庸有利乎女。
夜郎賈蒟醬,間使出深阻。
靡敝憂鬼神,四廟無余祜。
輪臺下尺書,不者亡秦緒。
終漢無外擾,尚論所節取。
無德易以亡,圣言久淪胥。
用德政感化能讓人心悅誠服(如舞干羽),用武力鎮壓只能讓人表面順服(如血濺武器)。漢武帝致力于開疆拓土,天下再無安寧之地。郊祀時高唱《天馬歌》,在祖廟中以禮樂自夸。奪取匈奴的燕支山,難道真對你們有利嗎?為獲取夜郎的蒟醬,派密使深入險地。耗盡國力卻擔憂鬼神,連宗廟都失去福佑。最終頒布《輪臺罪己詔》,否則將重蹈秦亡覆轍。漢代最終未因外患滅亡,在于能有選擇地吸取教訓。沒有德政容易滅亡,圣人的告誡早已被遺忘。
革心:從內心改變,指真心順服。
干羽:盾與雉羽,古代文德教化的象征。
革面:表面改變,指被迫順服。
標杵:標為長矛,杵為棍棒,代指武力。
八荒:八方荒遠之地,指天下。
郊祀:古代在郊外祭祀天地的儀式。
天馬:漢武帝得大宛汗血馬后作《天馬歌》。
祖禰(nǐ):祖先,父死稱禰。
宮呂:音律,代指祭祀樂歌。
燕支山:匈奴境內山名,產燕支草(可制胭脂),匈奴失此山有‘失我燕支山’之嘆。
庸:難道。
女:通‘汝’,指漢武帝。
夜郎:漢代西南古國。
蒟(jǔ)醬:用蒟子制成的醬,可作調料。
間使:秘密使者。
深阻:險峻難行之地。
靡敝:耗費衰敗。
四廟:西漢四位皇帝的宗廟。
祜(hù):福澤。
輪臺:漢代西域地名,漢武帝晚年下《輪臺罪己詔》反思過度擴張。
不者:否則。
亡秦緒:重蹈秦朝因暴政滅亡的覆轍。
節取:有選擇地采納。
淪胥:淪陷、被忽視。
此詩為作者讀史時對漢武帝功過的評述。漢武帝前期積極拓邊(如征匈奴、通西南夷),雖擴大疆域但耗費民力;晚年頒布《輪臺罪己詔》反思政策,避免重蹈秦亡覆轍。作者通過此詩總結歷史教訓,強調德政對國家存續的重要性。
全詩以漢武帝的擴張與反思為線索,批判其前期窮兵黷武之失,肯定晚年罪己之智,最終歸結于‘無德易亡’的核心觀點,是一首典型的詠史警世之作,體現了對歷史規律的深刻洞察。
月地云階暗斷腸,知心誰解賞孤芳。
相逢只怪影亦好,歸去始驚身染香。
渡口耐寒窺凈綠,橋邊凝怨立昏黃。
與卿俱是江南客,剩欲尊前說故鄉。
捐棄不待年,幽魂渺仙嶠。庭下孤鳴鸞,懸鏡恥自照。
帳冷凝素塵,窗虛耿熠耀。平生白頭吟,空然發悲調。
芙蓉望秋零,幽蘭歇芳早。不作雙頭花,翻為斷腸草。
戚戚懷所思,悠悠感衷抱。眷茲白發心,窮年以相保。
人生不過數十年,倏忽韶華指一彈。富貴貧賤于其際,復晞朝露過云煙。
俞子胸中思爛熟,隱居吳興山水間。吳興山水獨清遠,佐以壺觴盡合歡。
幕廬天地勢寥廓,黃壚何妨醉倒眠。紅塵擾擾愁獨醒,常恨不封到酒泉。
古來奇士奇面目,靳以形骸許瓦全。手拄一杖跛一足,圖畫神仙妙并傳。
開元道士李元中,四十年居終南山。魂返七日失其魄,得餓殍尸附無端。
豈是君身有仙骨,果然谷辟得霞餐。君謂修真太艱苦,舉杯一笑樂陶然。
笑我本來非真相,形隨影兮墜區寰。夢化栩栩來春蝶,殼脫蠕蠕出秋蟬。
推之飛潛與動植,莫非大造理盤旋。安能長拼此血氣,飲酒食肉費萬錢。
頓耗精力腐草木,漸使荼毒穿腸肝。身不我有心有我,何以策乎心所安。
為臣當忠子當孝,人世自具不解緣。一朝完身歸太古,斯情賴有酒杯寬。
壺公歲月壺中久,合與徜徉卅六天。遙望宮闕森瑤島,俯瞰世界幾大千。
是時群仙皆廁側,桐君橘叟訥不言。守此智珠勿復失,便是壺天九轉丹。
奚待瑣細談元妙,愛護寶鼎和元田。我聞此言亦頷首,酌以大斗開歡顏。
有酒學仙無酒佛,此情此理何拘牽。酩酊終日樂吾樂,固非學佛亦學仙。
關門從惜別,茅屋自為扃。
山靄分雙樹,春風共一亭。
鶴歸潮海白,鳩喚竹林青。
東望殊清切,橫塘永夜星。
明月不改色,
青山留舊顏。
故人零落盡,
臥聽水潺潺。
庭院陰陰覆薜蘿,尚書祠墓此巖阿。
長才只合從簪筆,晚節猶教學枕戈。
畢竟圣明持法恕,空聞門館受恩多。
平泉花木渾無恙,幾輩西州掣淚過。
樓小能容膝,
檐高老樹齊。
開軒平北斗,
翻覺太行低。
元正啟祚,萬物咸新。
不勞擬議,覿體全真。
到此更須進步,卻來拂子頭上翻身。
東風吹鬢,韶光暗去,怕難支、羈懷情緒。
自聽沙彌拂玉軫,繚垣低處。恍瀟湘、淚啼姚女。
灞亭秋老,楓江雁叫,入清商、彈來如許。
颯颯凄涼小窗下,渾疑煙雨。問梅花、此情誰訴。
山圃歸來花半空,
尊前一別五春風。
新松已自高三箠,
舊塹還須廣十弓。
焉知魚樂我非魚,夢里榮枯覺則無。休學癡蠅貪紙穴,小窗烘日謾跏趺。
小齋斗大四壁立,只著匡床與瓦爐。不涉語言君識否,莫從門外著工夫。
濟時須仗出群才,君去仍登郭隗臺。
夜月共懸雙劍合,春風空悵片帆開。
師門想見傳經立,帝座還看補兗回。
多病故人今落魄,不堪相送重徘徊。
柳裊金絲,梨鋪香雪,一年春事方中。燭前一見,花艷覺羞紅。枕臂香痕未落,舟橫岸、作計匆匆。明朝去,暮天平水,雙槳碧云東。
隔離歌一闋,琵琶聲斷,燕子樓空。嘆陽臺夢杳,行雨無蹤。后會芙蕖未老,從今去、日望歸鴻。愁如織,斷腸啼鴂,饒舌訴東風。
麻鞋相見并霜顛,回首閩山卅二年。
世以神州為博局,天留我輩看桑田。
衰遲未盡平生意,瑣尾翻贏一覿緣。
何但黍離行道感,下車城郭已瞠然。
和風暖日小層樓。人閑春事幽。
杏花深處一聲鳩。花飛水自流。
尋舊夢,續揚州。眉山相對愁。
憶曾和淚送行舟。清江古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