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九十三首 其二十四
元正啟祚,萬物咸新。
不勞擬議,覿體全真。
到此更須進步,卻來拂子頭上翻身。
元正啟祚,萬物咸新。
不勞擬議,覿體全真。
到此更須進步,卻來拂子頭上翻身。
新年開啟福運,萬物都煥然一新。不用費力去揣度思量,直接體悟本體就能保全真性。到了這個境界更要有所進步,要在拂子頭上翻轉騰挪(寓意突破常規)。
元正:指正月初一,新年開始。啟祚:開啟福運。
咸:都。
擬議:揣度思量。
覿體:直接體悟本體。全真:保全真性。
拂子:佛教用具,此處有象征突破常規、超越境界之意。
此詩為偈頌,偈頌常用于佛教表達教義、開示等。可能創作于新年之際,作者借新年萬象更新的景象,向修行者傳達一種不斷進取、突破自我以達到更高精神境界的禪理。當時佛教盛行,修行者們注重通過各種方式領悟佛法真諦,作者以此偈頌啟發眾人。
這首偈頌主旨在于借新年之景,勸勉修行者不斷精進,突破固有思維,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其特點是將日常景象與深刻禪理相結合,語言通俗卻富有深意,在佛教偈頌文學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對后世修行者的思想啟發有積極作用。
青山相送草茸茸,
二月桃花客路秾。
家學相公敷教遠,
中興天子赍恩醲。
芝傳西省泥初熟,
桐拜南宮葉可封。
惆悵倦游辭賦客,
長楊春色聽晨鐘。
頹然一醉墮華顛,皓月當空照大千。蟲語喧時人語寂,莫嫌露冷早酣眠。
一庭明月半庭花,矯首行行學八叉。銀漢無聲光皎潔,可曾見到泛仙槎。
崇高極富貴,巖壑見朝廷。
盤道屯千乘,列柏棲萬靈。
伊來圣皇游,非余德敢升。
良月蠲吉朔,攀天叩明庭。
時雨應泠風,開煙出丘陵。
仙華潤春丹,交樹蓋秋青。
肅肅洗神志,坦坦躋元扃。
既知中天峻,不待超八纮。
翼如兩嶂趨,緯彼四岳亭。
將睹三光正,端居心載寧。
兀坐形忘入眇微,泊然無事亦無思。個中若得真消息,先報維摩長者知。
一絲急急一絲遲,觸物蒼茫若有思。流水高山新作操,十年留待伯牙知。
萬事縱橫似亂絲,道人莫道便無思。五湖風起浪如屋,祇問鸕鶿知不知。
峴首人亡無限悲,高陽客散有馀思。急來相就一游樂,明日東西渾未知。
十年祇有一鐘期,淚落相望百爾思。寂寞廣陵無復見,崩騰霖雨幾人知。
天畔靈巖已昔聞,
石橋花雨正紛紜。
楓林亂掩浮圖出,
黛色遙從泰岳分。
古殿橫闌迷赤箭,
秋泉帶葉下青云。
伊蒲會罷僧廚飯,
倚杖看碑到日曛。
砥柱遙瞻峰絕奇,抗懷千古更誰知。
二公分陜王風遠,六國圖秦霸業衰。
竹影草堂傳魏野,墨痕池水愛張芝。
勞勞馬首空徵逐,日暮停車有所思。
細雨斜風拂面吹,杏花欲謝柳新垂。此行不為憐春色,也學清明上冢兒。
一望鯤池幾斷腸,輿中不語淚千行。自憐身是裙釵輩,無復年年拜墓傍。
歷盡千秋劫,巍然古鶴樓。
澹煙浮漢市,殘日見黃州。
遠樹云中出,長江天際流。
何人夜吹笛,望遠不勝愁。
歷歷孤煙起遠岑,
蜂腰橋隱綠楊陰。
小亭坐久忘歸去,
不住清蟬頭上吟。
丈夫失志為黃金,采蕨歸來返照臨。
食息茍存憑短劍,貧居如洗有孤琴。
篝燈永夜渾忘寐,抱膝疏窗只謾吟。
長至寒梅花正發,雪中清賞慰愁心。
把酒花前,俛仰乾坤,猶剩吾曹。憶西清奉引,曾陪汲黯,南冠憔悴,同祭皋陶。諫草空焚,釣竿長把,三徑荒蕪仲蔚蒿。長安道,嘆東門黃犬,幾度悲號。
于今華發蕭蕭,但痛飲狂歌興未消。向蓮社參禪,無人能解,醉鄉娛老,有脫而逃。白眼看他,飛揚跋扈,蜾裸螟蛉之二豪。三年后,看兩家兒子,誰似枚皋?
萬仞嵯峨鳥道難,
劍輪揮處骨毛寒。
泥牛昨夜歸滄海,
吸得西江水盡乾。
倉卒難當曳落河,高談因果奈君何。
更堪琴客能招賄,豈有文人解荷戈。
士盜虛聲成事少,戰遵古法誤人多。
義軍血變陳濤水,千載傷心杜老歌。
塞外爭傳風義詞,去梯玩月幾人知。生生死死鷗盟在,三十年來系夢思。
不辯前身與后身,名山踐約豈無因。小山叢桂容招隱,重洗鉛華為寫真。
朝霧蒼茫暮雨低,恰如梅子欲黃時。
三分半是行人淚,莫怪行人鬢已絲。
燈前微雨惜黃昏,想費慈闈夜倚門。
知汝悅親能有道,不應惟種北堂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