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其二十二
月冷天高,
風號怒濤。
提殺人劍,
用活人刀。
云淡淡寒江雁影,
山渺渺落日危巢。
見成題目,
眨上眉毛。
萬機頓罷歸來,
也是徒勞。
月冷天高,
風號怒濤。
提殺人劍,
用活人刀。
云淡淡寒江雁影,
山渺渺落日危巢。
見成題目,
眨上眉毛。
萬機頓罷歸來,
也是徒勞。
月色清冷,天空高遠;寒風呼嘯,如怒濤般洶涌。提起破除執著的殺人劍,運用度化眾生的活人刀。云色淡淡,寒江中有雁影掠過;遠山蒼茫,落日下有危巢孤立。現成的題目,就在眉睫之間。即使放下萬種機心歸來,也是徒勞無功。
殺人劍、活人刀:禪宗用語,指對治不同根機的手段。'殺人'喻破除執著,'活人'喻啟發覺悟。
見成:即現成,指當下存在、無需外求。
萬機:指世俗中的各種機巧心思、雜念。
危巢:高險處的巢穴,喻指執著不放的困境。
此偈為禪宗偈頌,或出自宋代禪僧之手。禪宗重視以詩偈傳法,此作可能是禪僧為開示弟子,通過自然景象與禪機結合,強調破除執著、當下即是的修行理念。
全詩融合自然意象與禪宗機鋒,以清冷之景喻空性,用'殺人劍''活人刀'等術語直指修行關鍵,主旨在于破除機心、當下覺悟,體現禪宗簡潔明快、直指人心的文學特色。
許掾能相詣,
潘尼不可攀。
情因朋好重,
老覺宦游閑。
潦倒羞懷刺,
沉冥學閉關。
笑看休浣日,
誰遣獨醒還。
虎已伏,龍已降
獼猴不復窺六窗
萬籟無聲秋夜靜
一輪明月照西江
日暮微風起,
菰蒲葉有聲。
晚煙橫古渡,
皓月滿荒城。
漁火前村暗,
疏鐘遠寺鳴。
篷窗鐙獨伴,
孤客不勝情。
栗里當年節,柯山七字詩。
舉觴非徇俗,懷往要銷悲。
暑絡膚侵凜,風巾鬢颯衰。
多君能醉我,有客更同之。
武帝功德人天果,
圓覺無功真到心。
清凈本然誰會得,
碧蘿深鎖古山岑。
千紅萬蕊彫零盡,安得枝頭數點紅。疑是神人寫春色,鎮長留影在屏風。
舊日驪山宮殿中,玉妃無數舞衫紅。只因歸去蓬萊后,夢作寒花笑北風。
不須羯鼓促春工,一樹霜邊取意紅。寄語玄冥為收拾,莫教人恨五更風。
瀑泉噴落大江深,懶棹扁舟釣柳陰。鶴禁煙花春浩浩,龍門雷火暖骎骎。路隨山勢孤懷壯,風動天機萬籟吟。東閣呼茶清夜話,試將寸草叩洪音。
稻田秋雨一犁深,江上樓臺綠樹陰。使客軺車來穩穩,王侯版籍會骎骎。精神獨得驪黃外,騷雅元非蟋蟀吟。左轄才兼文武職,拱聽當寧賜俞音。
吾道重卷舒,所屬皆真樂。建溪有閒翁,謝事老林壑。結廬面一丘,幽深更磅礴。綠水浮前榮,青山連近郭。齋居竹為床,野服冠用籜。遺后多積書,卻老剩栽藥。先春理鋤耰,課仆事耕作。秋來三徑黃,風葩間霜萼。看云還杖藜,棗熟或自剝。鄰叟時經過,忘情共歡謔。野興不自持,攜琴領孤鶴。有時發商歌,聞者咸驚愕。何人知我心,我心無愧怍。萬古此江山,因君愈恢廓。老我鞅掌懷,卜鄰敢忘酌。撫卷憶鄉山,千重云漠漠。
險路行山塢,
陰風聒土囊。
大云幬厚地,
寒雨灑穹蒼。
側足淩嶔崿,
提心畏虎狼。
將投何處宿,
翹首望茫茫。
輶眇豈任勝婦職
春暾桃蓓未敷蓮
月娥宮額噫神護
旖旎仙舲托使旃
露抽篁,風解籜,滿地碧云皺。筍做吟鞋,不雨也涼透。可堪石上瑯玕,舊題詩處,已點上、綠苔如繡。
滿巖岫。已見落盡輕花,應是立秋后。那里柴門,門內有人否。料伊一樣傷心,羅衣憔悴,也似我、暮寒時候。
大道元無定,如何說覺今。
須知覺了后,不減原初心。
借問覺者誰,未許落言思。
向日華堂下,寒溫祗自知。
北伐經年走傳車,
劉生批答苦紛挐。
閒情賦罷無馀事,
來倚西風看菊花。
散步平江上,濤聲亦壯哉。
有風時卷雪,無雨忽驚雷。
璧月波心轉,銀河天際來。
魚龍眠不穩,俯仰一徘徊。
銀鞍初系馬,愛客一筵同。
袖出河東賦,杯行碣石宮。
辛盤花并綵,藜杖火猶紅。
何日看重席,談經漢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