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覺今堂
大道元無定,如何說覺今。
須知覺了后,不減原初心。
借問覺者誰,未許落言思。
向日華堂下,寒溫祗自知。
大道元無定,如何說覺今。
須知覺了后,不減原初心。
借問覺者誰,未許落言思。
向日華堂下,寒溫祗自知。
大道本就沒有固定的形態,如何能說現在才有所覺悟?要知道真正覺悟之后,最初的本真之心不會減損。請問這覺悟之人是誰?言語與思維都難以準確描述。往日在華麗的堂下,其中的冷暖滋味只有自己明白。
元:同“原”,本來、原本。
覺今:指當下的覺悟、覺醒。
初心:最初的本真之心,未被世俗沾染的純粹心性。
落言思:用言語或思維去限定、描述(覺悟的狀態)。
祗:通“只”,僅、只有。
此詩為“題覺今堂”之作,推測詩人或于某名為“覺今堂”的場所(可能為禪院或文人雅集處),因觸景生情而作。詩中探討“覺今”與本心的關系,或與宋代文人融合儒釋道、注重心性修養的思潮相關,具體創作時間與地點已不可考。
全詩圍繞“覺今”展開,否定對覺悟的固化認知,強調覺悟的本質是本心的回歸。通過簡潔的語言與日?;膱鼍?,將抽象的哲理轉化為可感知的生命體驗,體現了詩人對心性本真的深刻思考與推崇。
飄飄天地一癯儒,
問柳尋花未要扶。
老去生涯三徑在,
向來意氣一分無。
尊前乍喜紅潮頰,
鏡里那知雪滿須。
睡起北窗成獨笑,
人閒歧路足崎嶇。
顧家針線巧相同,
酒饌全憑十指功。
此日高堂因待客,
猶令截發作雙鬉。
櫻桃帶雨,近窗櫳低亞。閑里匆匆過春社。
正高城,畫角吹夢無端,天漸曉,夢到水精簾下。
夢殘鶯喚起,卻道書來,小印分明玉人寫。
冷語最銷魂,花待郎歸,待郎歸,可憐花謝。
若留得、西湖柳綿兒,定說與,卿卿似儂游冶。
虛堂風露夜泠泠,閒詠鳧鹥樂在涇。
賞興不忘秋水寺,宦情偏厭綠莎廳。
薇花分影紅連座,曲米浮香綠滿瓶。
更擬滄洲問消息,且教黃鶴養脩翎。
文物湘中盛,
唯公獨最優。
麒麟來瑞世,
鵬鶚快橫秋。
桂籍名方著,
燈窗志少酬。
居鄉多令望,
治國蘊嘉猷。
雪浪如山,
汝能白跳。
愿隨忠魂,
來駕怒潮。
昔聞媧皇石補天,
一拳墮落東海邊。
不如幾千萬劫嚙冰雪,
人間才結梅花緣。
傲骨犖確不可貶,
凍云野鶴翔其巔。
三生以上難紀極,
伐毛洗髓稱癯仙。
霜清月落寡儕偶,
冷香夜夜生春煙。
泊然天與木石性,
米顛逋老相忘年。
孤山距此三百里,
故人招我梅花篇。
霧渚煙汀散客愁,江南佳麗夢中游。
群飛白鷺渾翻雪,翠滴垂楊不受秋。
兇歲蕭條傷稼穡,野情搖曳傍漁舟。
年年負卻莼鱸約,豈為人間斗米謀。
月冷塞垣刁,塵暗西風箑。
所思天一方,飄飄管寧帢。
我欲往從之,問以安樂法。
云深波浩蕩,定自鷗鳥狎。
荷葉浮錢蒲茁芽
鏡潭寧是照魚蝦
只今風月平分了
便趁鵬程萬里賒
菟裘老我可乘藍,
華發蕭蕭雪滿簪。
公擅雄才時面北,
余依禪偈久宗南。
盈眸綠靄環晴嶂,
入望蒼煙鎖暮巖。
欲洗塵氛沁詩骨,
一杯清茗話優曇。
山翁只合坐山房,四壁蕭然一木床。
心為感時空渺渺,鬢因懷舊變蒼蒼。
人閒日月驚何速,物外光陰本不忙。
一枕北窗眠正穩,卻疑身世在羲皇。
玉梅三九,尚懨懨嬌困。疏了緗奩木瓜粉。
倚熏籠,微暖藥碗濃香,應未減,較貼量茶風韻。
起來呼半臂,擁鼻沈吟,雪意垂垂幾時準。
閑煞畫眉人,淺惜輕憐,寫多少,無題詩本。
且莫任、雙鬟拓紗窗,禁不住,黃昏峭寒一陳。
萬兩黃金也消得,
道人有甚相交涉。
家中祖代沒分文,
廣度河沙三界客。
衡門水木恣清華,
路轉西巖隱幾家。
五月涼陰千畝竹,
六時清供一甌茶。
行逢流水聞僧梵,
吟到斜陽落澗花。
自信俗緣消已盡,
不勞千劫謾蒸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