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登樓和叔存侄
日澹霜明雨意慳,楓林稻隴褧衣斑。小樓觸目秋容好,得似蕭晨起看山。
放浪煙霞我亦曾,誤憑宵夢繞觚棱。眼明一片蠶崖雪,便擬支筇最上層。
一秋吟思奈天慳,醉面無因點纈斑。袞袞簿書成底事,朝來爽氣在西山。
錐刀較計我何曾,商略人生且摸棱。九萬里風鵬背闊,倚欄不隔碧霄層。
日澹霜明雨意慳,楓林稻隴褧衣斑。小樓觸目秋容好,得似蕭晨起看山。
放浪煙霞我亦曾,誤憑宵夢繞觚棱。眼明一片蠶崖雪,便擬支筇最上層。
一秋吟思奈天慳,醉面無因點纈斑。袞袞簿書成底事,朝來爽氣在西山。
錐刀較計我何曾,商略人生且摸棱。九萬里風鵬背闊,倚欄不隔碧霄層。
日光暗淡霜色明亮雨意稀少,楓林與稻田如淺紅衣衫色彩斑駁。小樓上滿眼秋景美好,可與蕭晨早起觀山媲美。我也曾放浪于煙霞之間,卻誤將夜夢纏繞在宮闕邊角。眼前一亮見蠶崖積雪,便想拄杖登上最高層。整個秋天吟詩的思緒被天公吝惜,醉臉無緣泛起酒暈的紅斑。繁瑣的公文能成何事?清晨的爽氣全在西山。我何曾計較微小利益?談論人生暫且模棱兩可。九萬里風下鵬背寬廣,倚欄望去不隔云霄層。
慳(qiān):稀少,吝嗇
褧(jiǒng)衣:用稀疏細葛布制成的淺紅色衣服,此處形容楓林稻田的顏色
觚棱(gū léng):宮闕的屋角,代指朝廷
蠶崖:地名,今四川都江堰附近有蠶崖關
支筇(qióng):拄著竹杖
錐刀:比喻微小的利益
摸棱:同“模棱”,指態度不明確
九萬里風:化用《莊子·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典故
此詩為秋日晚晴時登樓與侄子叔存唱和之作。詩中“袞袞簿書”或暗示作者時有公務煩擾,通過登樓望景,借秋景抒懷,反映其對自然的向往與超脫世俗的心境。
全詩以登樓望秋為線索,既描繪明麗秋景,又融入對人生的思考。前半寫景超逸,后半抒情淡泊,借“鵬背”“碧霄”意象升華主題,展現豁達胸襟,是一首情景交融、理趣兼備的秋日即景詩。
春風汐社斗吟筆
南北甘陵初合一
惜哉騷壇射雕手
大敵當前亦臂失
雨寒亡賴甚,兼值歲云殘。
老去逢辰懶,年荒度臘難。
門嘗稀出入,性只任眠餐。
粗得調心法,無營夢亦安。
陰岑難辨曉,黑暗總宜眠。
大夢觀生事,長貧謝俗緣。
骨高仍似馬,坐冷并無氈。
只道為儒苦,儒官苦更然。
殘冬猶足戀,雪雨太無情。
大地疑長夜,高天不肯明。
四鄰皆握粟,合境未休兵。
徒有魚腸在,終宵迸匣鳴。
豪氣元龍老愈真,昂藏七尺見嶙峋。
冰天雪窖鍊奇骨,鬼火罡風鍛劫身。
文字平章幾知己,怨恩緣起悟來因。
棘荊遍地需人理,何日當途為刷新。
枇把門巷櫻桃樹。個儂曾遇。畫衣縹緲水沉熏,不辨香、來何處。
忽似驚鴻翔去。凌波微步。洛川伊水向東流,八斗才、情空賦。
邊城二月河冰開,千里萬里春風來。
春風吹面雪如掌,忽聞凍雨灑窗響。
念君當上古輪臺,令我臨風發遐想。
昔人征戰今人耕,劍河飲馬雪海行。
輪臺城頭漢月白,走馬川邊一川石。
石應爛盡月常明,來照霜前夜行客。
賀蘭山樹青未青,送行多向十里亭。
男兒投筆封萬戶,莫言此去常辛苦。
美人帳下晝彈箏,大將營中夜撾鼓。
只道儒冠能誤人,卻將毛穎自隨身。
呼兒牽過大宛馬,騎出陽關不見塵。
賦就歸來柰別何,浣溪秋色入驪歌。
三年節操經冰雪,一病身名付薜蘿。
按劍每拚知己少,擁途尤自野人多。
故山北望千馀里,此去縣知水不波。
人兮不羈,虎兮不縛。是四憨癡,成一火落。
雖然合眼只一般,也有睡著睡不著。
無固無必,挨肩促膝。
人夢不祥,虎夢大吉。
世上有誰知,天臺云羃羃。
我今從帝為司糾
更有何人植柏臺
佳人美且仁,
獨立若為鄰。
水凈見斜領,
愁多宜暮春。
惱公從小慣,
西子自來顰。
莫學盧家婦,
新妝閱世人。
妝臺歌扇說當年,舞破江山國化煙。艷跡一池驚再遇,荷花荷葉亦圓圓。
阮軺康楫交稱異,靈廟碑陰伯仲間。身入儸儸誰共語,眼明片石爨龍顏。
河水細如線,峰峰見兀硉。散石亙中流,奔雷喧日夕。山寒鳥不飛,微雨灑衣濕。牽纜百尺高,隔樹明人跡。
薪煙望目勞,群虎見跳擲。長吏本涼德,敢怪爾充斥。四顧井邑荒,吁嗟悼行役。
云興何山頭,雨歸何澗底。
焉知造化功,但見郊原美。
藹藹黍稌興,離離婦子喜。
既歡耕者情,亦完仕者理。
哀哉醉飽中,感召其有以。
得雨且悲歡,觀稼宜終始。
往問力田翁,一雨寧足矣。
秦皇酒甕邊,古有釣魚磯。
我來必竟日,時挈雙鯉歸。
白鷺真可人,常先孤棹飛。
高詠江練句,令人憶玄暉。
灼日炎方息,連云搆已殘。
行人多色慘,啼鳥亦聲酸。
燕乳辭巢去,鼯饑掠果餐。
無情應有恨,長寢夕漫漫。
還聞翁仲哭,空見石羊眠。
萬斧樵邱木,千犁踏壟田。
夢魔人逐鹿,機網雀銜蟬。
因悟閻浮界,誰為解脫仙。
青山原遞主,芳草若含情。
百舌撩春夢,千林帶殺聲。
荒村連市徙,官道絕人行。
嘆息西流水,誰與挽洗兵。
一枰楚漢陣分明,
馬走車飛俟隙乘。
我更徹宵看結局,
落花多處剔殘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