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寮李簿病免
賦就歸來柰別何,浣溪秋色入驪歌。
三年節操經冰雪,一病身名付薜蘿。
按劍每拚知己少,擁途尤自野人多。
故山北望千馀里,此去縣知水不波。
賦就歸來柰別何,浣溪秋色入驪歌。
三年節操經冰雪,一病身名付薜蘿。
按劍每拚知己少,擁途尤自野人多。
故山北望千馀里,此去縣知水不波。
你寫就歸鄉之賦卻無奈離別,浣溪的秋色融入離別的歌聲。三年來高潔的節操如經冰雪,一場病讓你將身名托付隱者生活。常按劍感嘆知己太少,路上卻有許多質樸的百姓。北望故鄉千里之外,此去深知心境平靜無波。
同寮:同僚。
簿:主簿,古代地方官職。
病免:因病免職。
賦就歸來:用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典故,指辭官歸隱。
驪歌:離別的歌。
冰雪:比喻高潔的節操。
薜蘿:薜荔、女蘿,代指隱者的服飾或居所。
按劍:手按劍柄,喻因世態炎涼而警惕或感慨。
野人:此處指質樸的鄉野之人。
縣知:深知,縣通“懸”。
水不波:水面無波,喻心境平靜。
此詩應為作者與李簿同僚數年后,李因疾病辭官歸鄉時所作。送別的地點或在浣溪,時值秋日,作者通過詩中“三年節操”“病免”等詞,可見二人共事較久,對李的品格有深切認知。
全詩圍繞“送別病免同僚”展開,前兩聯寫離別之景與李簿的高潔、退隱,后兩聯感慨世情與百姓情誼,尾聯以歸鄉的平靜作結,既贊其品節,又抒離別情,是一首情感真摯的贈別詩。
悠悠返行舟,異鄉非我居。興盡復來歸,夢覺心于于。我非汗漫游,何必窮海隅。歸心逐去鳥,風波阻脩途。不比鴟夷子,扁舟向五湖。舊宅有松菊,秋色未蕭疏。西城薄有穫,無勞事贏馀。開樽會鄰曲,幽樂當何如。
紅云朵里紫霞杯,敕使今朝四度來。意一堂中開九帙,太微星里現三臺。呂氏早皆期正獻,范家晚竟相忠宣。不成二十年聲望,久坐難兄一舊氈。眾芳搖落此何時,爭看江梅拆一枝。相去小春才四日,調羹消息不應遲。黃花晚節香愈勁,老圃秋容景更奇。欲侑瓣香無好語,且偷忠獻一聯詩。
有驗如有神。
遍閱諸瓢盡,如師了悟難。詩無蔬筍氣,貌帶竹松寒。破衲挐云補,殘經帶月看。定回崖雪霽,萬象只空觀。
黃鳥飛飛去復回,鮮紅嫩碧破蒼苔。春風初識才交語,一片深心卷未開。雙雉朝飛棲晚蓬,歸來何處落花風。山中久絕行人跡,誰種端陽一丈紅。
濃綠新春酒,疏紅隔水花。官人坐馬醉,江路繞山斜。桃李成春徑,牛羊散暮沙。林泉無宿客,興盡且還家。
天時人事兩相關,和氣絪缊覆載間。涌地銀堆千尺浪,攢空玉立萬重山。中郎持節吞氈臥,大將平淮奏凱還。往事悠悠何足論,且祈豐稔解愁顏。
遼陽在何處,妾欲隨君去。義合齊死生,本不誇機杼。誰能守空閨,虛問遼陽路。
拓出娘胎真破石,迷云混雨一番番。江山千萬平方里,神思五千上下年。宇宙茫茫飄泊里,時空忽忽變遷間。此心將托終何托?一讀南華淚一潸。
為愛秋容淡似余,誰令云錦爛吾廬。一從嬌殿千花后,老圃春回九月馀。豈待先生披絳帳,疑徵晚節被丹書。海棠亦有秋時種,香色元來總不如。
河畔青青草,征馬為君秣。馬亦顧其群,詎能與君別。關山邈以長,咫尺難可越。攜手立斯須,燕婉已離闊。風吹吳會云,何由到京闕。汀洲采蘭苕,及此芳未歇。
鳳歷從天下,千官列陛前。青陽壺史奏,黃帕侍中傳。周禮存頒朔,堯書重紀年。白頭供奉里,慚愧得春先。
秦烏啼啞啞,少婦在邊姑。在家婦從萬里拾,夫骨恨身不與夫。同歿一兔百逐良可憐,形影相依今十年。鏡中寧使斷綠發,頭上安可無青天。夫入九泉無復見,何日登堂見姑面。妾無錦字織回文,妾無胡笳寫哀怨。代妾陳情范子勛,放妾還家宋將軍。妾年至死何以報,愿夫再生姑不老。
陽回春色滿神州,又著征鞭作遠游。五夜不乾紅蠟淚,數年空敝黑貂裘。難忘柳絮吟庭畔,尤憶梅花折隴頭。此去宜城三百里,心隨江水共悠悠。
未曉清風生殿閣,經旬赤氣照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