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其一 萍鄉必東館
無風輕燕。繚繞深深院。晝永人閑簾不卷。時聽鶯簧巧囀。
清和天氣陰陰。南風初奏薰琴。喚起午窗新夢,愁添一掬歸心。
無風輕燕。繚繞深深院。晝永人閑簾不卷。時聽鶯簧巧囀。
清和天氣陰陰。南風初奏薰琴。喚起午窗新夢,愁添一掬歸心。
沒有風,輕盈的燕子在深深的庭院里盤旋繚繞。白晝漫長,人閑無事,門簾也不卷起,不時聽到黃鶯婉轉的鳴唱。天氣清和而略帶陰云,南風初起,像奏響了薰琴。喚醒了午窗下的新夢,增添了滿懷的歸鄉愁緒。
鶯簧:形容黃鶯的鳴叫聲如笙簧般婉轉。
清和:天氣清明和暖。
薰琴:代指南風的和暖,典出舜作五弦琴歌《南風》‘南風之薰兮’。
一掬:一捧,形容愁緒之多。
詞作可能創作于詞人途經江西萍鄉必東館時。旅途中暫居的閑適環境,觸發了對家鄉的思念,故借庭院景象與天氣變化抒發歸心。
全詞以庭院午后的靜謐景象起筆,由閑適轉入歸心之愁,語言清新,情感含蓄,展現了詞人旅途中的思鄉之情,是小令中情景交融的典范。
徽學諸孫亦俊游,
舌端造化挽洪流。
慨然投筆從裘馬,
要學班超萬里侯。
落魄滯江皋,
三年一布袍。
長貧真到骨,
眾論尚吹毛。
摧抑名偏盛,
艱難志愈高。
撫時還慟哭,
賈誼是吾曹。
醉濡三斗墨淋漓,為寫江亭送別詩。風雨閉門人病久,山花迎處馬行遲。楚江萬里來迢遞,越曲三聲唱別離。此日送君思往事,京華回首不勝悲。
寒潮急雨上江樓,青草沙邊艤一舟。人醉東風殊可畫,鳥歌斜日又堪愁。阮生送客能青眼,元亮求官尚黑頭。安得病軀生羽翼,陪君走馬到皇州。
瀟湘江上,有郵筒寄我,玉臺新詠。睥睨吟壇雄樹幟,肯讓須眉辭騁。刻玉為腸,鏤冰為骨,團雪為情性。鯉魚風好,送詩吹過煙艇。
除卻蘇氏蘭言,謝家絮語,今日應推鄭。密詠恬吟渾不厭,云外尚留馀韻。笑我壺廬,愛君錦繡,樣子描無準。瓣香私爇,存心當可遙證。
春風春雨。醞釀春如許。三十六陂芳草路。尚記昔年游處。
漠漠翠羽金英。菜花開近清明。好是江南二月,者般滋味香清。
落花已如此,
春雨一何深。
之子隔流水,
荒雞產暮陰。
寥寥谷口跡,
寂寂汾亭心。
紛我慨多想,
同君抱膝吟。
鷲嶺拈花,少林得髓。
病痛一般,脈息有異。
脈得著目前見鬼,脈不著死而不吊。
巖花灼灼黍離離,
正我東橋送客時。
一曲驪歌情不盡,
嶺南天外白云飛。
指揮若定真無敵,欲洗乾坤仗甲兵。曾見八千隨項羽,可能五百死田橫。中州風雨哀殘壘,末路英雄算劫枰。一樣步兵登廣武,世間豎子又成名。
草草恩仇似此休,不妨胡越與同舟。十年世論同瑜亮,一旦天心判項劉。長白未應王氣盡,上蒼又見帝星不。江波滾滾橫長槊,料否兒孫作楚囚。
列子御風旬五日,莊周稱壽八千秋。
歸歟煙雨濛濛景,萼集班衣剩勸酬。
櫻桃花里置行廚
一榼瓊漿數尾鱸
勇趁紅芳集賓履
玉山傾倚照冰壺
寒山凄絕暮煙斜
舊日村原見幾家
草長甫田驚宿雉
人稀落木亂啼鴉
畏兵相避真如火
攜友長征未有涯
夙慕中原文獻地
到來拂面起塵沙
曉天梅潤喜追涼
湖上夷悠興自長
清耳要聞蒲稗雨
挐舟深入水云鄉
秋氣不渡海,客心長抱山。
萬里一以判,悵望摧朱顏。
河漢莽迢遰,夢寐勞往還。
策策西風來,音塵勿相關。
依然小搖落,何必沅湘間。
曾逐狂飆取意飛,一時春色便依稀。舊叢還有香心在,卻被西風管領歸。
露濕燕脂淚臉寒,獨將幽恨倚闌干。精神不比籬邊菊,莫把尋常醉眼看。